<p class="ql-block"> 4月15日,從加德滿都飛抵成都天府機場,因次日午后四點多鐘轉機沈陽的間隙,得以偷得半日閑。</p> <p class="ql-block"> 16日早飯后,打車首站抵達圣德寺塔,當地人更習慣喚它簡陽白塔或白塔公園。</p> 踏入公園,青磚鋪就的小徑旁,塔身已在綠樹掩映中露出一角。這座始建于南宋慶元三年的佛塔,歷經八百余年風雨,依舊以37.9米的雄姿矗立天地間。十三級密檐如層云疊翠,磚石仿木結構的斗拱飛檐間,依稀可見宋代建筑的典雅風骨。 <p class="ql-block"> 方形須彌座邊長11.2米,基座上雕刻的蓮瓣紋雖已被歲月磨去棱角,卻仍透著莊重古樸的氣韻。</p> <p class="ql-block"> 塔旁有個展覽館,我到達時還沒到開館時間,但我見到退休老館長,他向我介紹了一些簡陽歷史和文物。</p> <p class="ql-block"> 東漢石棺靜靜陳列在展覽館,棺蓋上伏羲女媧人首蛇身的圖騰,以簡練線條勾勒出遠古先民的宇宙想象。</p> <p class="ql-block"> 離開白塔,乘1路公交車到石橋古鎮,最先去看的是那座上世紀的火車站,候車室落寞站在鐵路邊。幾條延伸向遠方鐵軌,仍在日色下射出寒芒,但是它只為貨運專屬。</p> <p class="ql-block"> 石橋古鎮,這座自宋代便見諸記載的古鎮,曾是川中水陸要沖。明末清初至建國初期,沱江碼頭上商船云集,錢莊票號林立,素有"川中第一鎮"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 如今漫步街頭,百年前的老房商號舊址仍在,雕花門樓雖已褪色,卻依稀可見當年輝煌。</p> <p class="ql-block"> 橫跨小陽溪的石橋板縫里鉆出的野草在風中搖曳,橋欄上鑿痕清晰可辨。</p> <p class="ql-block"> 古鎮里,一處紅磚樓墻壁刷上幾個潔白大字“簡陽酒廠博物館”</p> 走進廠房內,蒸餾,晾糟,出酒,貯藏等釀造環節依稀運作。地面架柜還擺放著大大小小壇壇壇罐罐。 <p class="ql-block"> 酒糟的氣味沁入鼻孔,工人們在葦席上鋪涼酒糟。另一邊是蒸餾大鍋。</p> <p class="ql-block"> 青春照相館,無論門臉還內部都保留當年的模樣,那熟悉膠片品牌、洗像暗房、展窗的照片,都讓我們想起舊有的時光。</p> <p class="ql-block"> 彎彎古街的石板上儲藏著歷史的記憶,老房檐角也閱盡舊日滄桑。</p> <p class="ql-block"> 古鎮里老茶館的茶壺里還冒著熱氣,竹桌竹椅依舊承載往日的清閑。</p> <p class="ql-block"> 墻角的黃葛樹撐開綠蔭,幾位老人坐在門檻外舊事常談。</p> <p class="ql-block"> 青菜裝在竹籃,籃邊擺著老秤盤,秤桿上的準星是價格公平,先義后利。</p> <p class="ql-block"> 老街的背后是斑駁的土坯墻,墻皮剝落處露出的是竹篦子木柱、清代的青磚。</p> <p class="ql-block"> 繁華落盡后,這里更多是寂靜:年輕人搬進了新城的電梯房,老宅多已人去樓空,有些院落蛛網密布,有些墻體開裂滲水。</p> <p class="ql-block"> 保護與開發的矛盾在此格外尖銳。是任其在風雨中漸漸堙沒,還是引入商業資本重塑面容?站在空蕩蕩的老街上,看著檐角低垂的燈籠,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悵惘。</p> <p class="ql-block"> 臨近正午,聽聞古鎮外的"健康羊肉湯"名震川渝,便循香而至。灶上的大鍋咕嘟作響,乳白的湯頭翻滾著,舀上一碗,撒把翠綠蔥花,濃郁的鮮香便撲面而來。夾一箸薄如蟬翼的羊肉,入口即化煙火氣瞬間驅散了旅途的疲憊。</p><p class="ql-block"><br data-filtered="filtered"></p> <p class="ql-block"> 半日時光,仿佛穿越了千年——從宋代佛塔的靜默,到明清古鎮的喧囂,再到現代文明的沖擊,簡陽如同一位滄桑老者,在時光長河里訴說著變遷與堅守。或許每座古城都有自己的宿命,但愿那些承載著歷史記憶的磚瓦,能在時代浪潮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棲身之所,既不被遺忘,也不被辜負。</p> <p class="ql-block">游覽于2025.4.16</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县|
太和县|
卢龙县|
井陉县|
达尔|
昂仁县|
抚州市|
城固县|
晋江市|
民勤县|
扶风县|
遂平县|
伊春市|
民勤县|
宝坻区|
中方县|
金川县|
武邑县|
利川市|
旬邑县|
定西市|
依安县|
通许县|
湄潭县|
兴仁县|
屏东县|
富锦市|
桐城市|
社旗县|
柳州市|
布拖县|
曲靖市|
盈江县|
黄龙县|
琼结县|
宜州市|
九龙县|
虞城县|
灯塔市|
巴彦县|
开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