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座贛州城,半部宋代史。”贛州,別稱“虔州”,江西南大門,是宋代36大城市之一,“據五嶺之要會,扼贛閩粵湘之要沖”,自古就是“承南啟北、呼東應西、南撫百越、北望中州”戰(zhàn)略要地。</p> <p class="ql-block">在軍門樓旁的城墻上,樹立了個哪咤側臥氣球。</p> <p class="ql-block">郁孤臺自唐代開始便是贛州著名的游覽勝地,虔州八境之一,又為清代八景“三臺鼎峙”中的一臺。</p> <p class="ql-block">郁孤臺在唐代宗時就有記載,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南宋淳熙初年(1174),著名詞人辛棄疾在贛州任江西提點刑獄時,曾留有名作《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一詞:“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郁孤臺從此名揚海內,后人多有慕名來訪者。</p> <p class="ql-block">郁孤臺,李渤、蘇東坡、辛棄疾、岳飛、文天祥、王陽明、郭沫若等歷代名人都曾在這里留下過詩詞。其中,與郁孤臺淵源最深的,要數(shù)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他在贛州任職時,留下名詞《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郁孤臺從此名揚天下。</p> <p class="ql-block">郁孤臺辛棄疾的這首《菩薩蠻》詞,作于他擔任江西提點刑獄時。1129年,金兵侵擾江西,殘殺百姓,使這一帶遭受極大破壞。辛棄疾在江西任職期間,曾登過郁孤臺,想起發(fā)生在這里的那場歷史悲劇,撫時感事,情不能已,于是題寫了這首詞。郁孤臺下,贛江之水滾滾流去。辛棄疾似乎從這江水中,看到了抗金志士悲憤的淚水和逃難百姓痛苦的淚水。詞人把“清江水”和“行人淚”聯(lián)系在一起,以水寫淚,表達了幾十年來國破家亡的深深悲痛和無比憤恨。此時此刻,詞人年華流逝、壯志未酬的悲憤淚水,也流進到浩浩的贛江里,匯入到“行人”的淚水中。</p> <p class="ql-block">紀念壇位于八境臺下的龜角尾公園,地處章貢兩江合流后的贛江源頭。2004年11月18日至20日,第十九屆客屬懇親大會在“客家搖籃”贛州舉行,由贛南、閩西、粵北的與會客家人捐贈建造紀念壇和紀念鼎,于當年11月19日落成。紀念鼎由船只沿著客家先民南遷路線,跨長江,入鄱陽湖,溯贛江而上,過十八灘,運抵客家先民南遷紀念壇。</p> <p class="ql-block">客家先民南遷紀念鼎,位于贛州城區(qū)龜角尾公園的客家先民南遷紀念壇。 [2]紀念鼎是在江蘇南京完成鑄造的,歷時3個多月。紀念鼎耗資54萬元,高5米,直徑4.1米,重達8噸,仿照西周時期大克鼎,由青銅鑄造而成,是客家地區(qū)第一大鼎。鼎上刻219個字的銘文,銘文文體為志銘體,紀念鼎銘文是由華南理工大學客家研究所所長譚云亨先生所題,銘文分紀和頌兩個部分,銘文說明了鑄鼎的緣由、時間、地點及其意義,記載了客家發(fā)展的歷史,敘述了客家人的事跡,頌揚了客家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及客家人的精神,是一篇寓意深遠、文辭優(yōu)秀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八境臺建于北宋嘉佑年間(公元1056-1063年),位于贛州市城北的章水和貢水合流處,是贛州古城的象征。今臺高三層,仿古建筑,全臺高28.5米,總面積574平方米。臺依城墻而筑,原為木結構,幾次毀于火。1983年仿宋式重建。飛檐斗拱,畫梁朱柱,雄偉壯麗。</p> <p class="ql-block">贛州城墻,位于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qū)章江與貢江交匯地帶的江畔。 贛州古城始建于晉代。現(xiàn)保存較完整的磚城墻,修建于北宋年間。贛州城墻從西津門沿章江至八境臺,從八境臺沿貢江經涌金門、建春門至原百勝門旁、今東河大橋止,共3664米,城高5一7米,城面寬4一6米;保留有北門、西津門、建春門和涌金門四座城門, 八境臺和西津門2座炮城,馬面1座和部分警鋪。 </p> <p class="ql-block">贛州古浮橋長約400米,連接貢江的兩端,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纜繩相連而成,始建于宋乾道年間(1163—1173),已有800多年歷史。整座浮橋分為33組,用纜繩把它們連接起來,然后用鋼纜、鐵錨固定在江面之上。過去贛江水運繁忙的時候,每天早上9:00和下午4:00都要開啟一次,讓船只通過。</p> <p class="ql-block">通天巖石窟,位于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qū)西北郊,開窟造像從晚唐(846~907年)持續(xù)到北宋(960~1127年)。通天巖石窟分布在忘歸巖、龍虎巖、觀心巖、通天巖、翠微巖五處,共有窟龕315個,題刻128處。龕形均為圓券形淺龕,造像題材多為燃燈佛、毗盧遮那佛、菩薩、羅漢等。 通天巖石窟現(xiàn)存唐朝至宋代的石龕279個,石刻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國的摩崖題刻128品。</p> <p class="ql-block">贛南甜橙,又名贛南臍橙江西省贛州市特產。贛南臍橙年產量達百萬噸,原產地江西省贛州市已經成為臍橙種植面積世界第一, 年產量世界第三。 全國最大的臍橙主產區(qū)。贛南臍橙果大形正,橙紅鮮艷,光潔美觀,可食率達85%,肉質脆嫩、化渣,風味濃甜芳香,含果汁55%以上。贛南臍橙已被列為全國十一大優(yōu)勢農產品之一,榮獲“中華名果”等稱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海县|
伊春市|
桐庐县|
上林县|
凤翔县|
萨嘎县|
成都市|
迁安市|
开江县|
浮梁县|
天门市|
陕西省|
建昌县|
英德市|
榆中县|
上犹县|
凤翔县|
恭城|
东至县|
崇文区|
平山县|
南城县|
古田县|
烟台市|
扶绥县|
休宁县|
姚安县|
吉首市|
临洮县|
响水县|
曲沃县|
加查县|
西乡县|
岚皋县|
裕民县|
栾城县|
阳原县|
威宁|
长子县|
民丰县|
永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