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圖:Toney</p><p class="ql-block">美編號:9855429</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冼星海</b>,是中國近代著名作曲家、鋼琴家、音樂教育家,被毛澤東主席贊譽為“人民音樂家”。更是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和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其創作的激蕩家國情懷不朽之作《黃河大合唱》,傳唱大江南北,鼓舞了一代中華兒女頑強斗爭、救亡圖存。2009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紅色土壤深厚的廣州市南沙區欖核鎮湴湄村,是“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故里。專程驅車到此拜謁,探尋其紅色足跡,領略其一生為人民的光輝業績,學習感悟其在逆境中堅韌不拔、愛國主義與藝術創新相結合的民族擔當精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來到湴湄村,首先參觀了位于星海路 42 號的村委辦公樓一樓的陳列館。館中展示了冼星海生平各個時期的活動圖片和文字介紹,較完整地反映了這位人民音樂家光輝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湴湄村黨群服務中心一層右側為冼星海故里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步入星海故里紀念館,展廳建筑面積不大,約120平方,以紅色和黃色為主色調,以冼星海生平時間為順序,綜合運用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系統展現了冼星海音樂革命生涯、人格魅力以及與欖核鎮家鄉情懷等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覽分為三個區域:生平瀏覽區、杰出作品區(通過展柜和情景展示)、聆聽互動區,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冼星海的生活軌跡,通過“星夜的大海”“求學之路?永無止境”“為民族發出怒吼”“新音樂運動的旗幟”“在延安的日子”“魂系祖國”等六大部分,串起各個時期的重大成就和主要精神,再現其短暫而偉大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1945年10月30日),曾用名黃訓、孔宇,中共黨員。祖籍廣東番禺(今廣州南沙區欖核鎮),出生于澳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冼星海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星夜的大海(童年)</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出生于澳門船工家庭,是“疍家人”后代,家中以捕魚為生。出生時父親已去世,兒時艱苦。疍家人自娛自樂的咸水歌是冼星海最初的藝術營養,也對他日后的音樂創作帶來了一定影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求學之路?永無止境(少年)</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少年的冼星海顯出音樂天賦,先后就讀于嶺南大學附中、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國立藝術??茖W校音樂系等進修小提琴、鋼琴。1928年進上海國立音專學小提琴和鋼琴,并發表了著名的音樂短論《普遍的音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9年遠赴巴黎勤工儉學,從師于著名提琴家帕尼·奧別多菲爾和著名作曲家保羅·杜卡。1931年考入巴黎音樂院,在肖拉·康托魯姆作曲班學習作曲理論與作曲,在充滿藝術氣息的巴黎,年輕的冼星海創作激情如泉噴涌。留法期間,創作了《風》《游子吟》《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等十余首作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為民族發出怒吼(青年)</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愛國青年冼星海1935年回國后,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開始發揮自己的能力,用音樂激勵中國人民,用音樂表達自己的愛國心,<span style="font-size:18px;">值得所有人銘記。</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此過程中,冼星海創作了很多著名抗日革命歌曲和大量戰斗性的群眾歌曲,并為進步影片《壯志凌云》《青年進行曲》,話劇《復活》《大雷雨》等譜寫音樂??箲痖_始后參加上海救亡演劇二隊,后去武漢與張曙一起負責開展救亡歌詠運動。1935年至1938年間,創作了《救國軍歌》《只怕不抵抗》《游擊軍歌》《路是我們開》《茫茫的西伯利亞》《祖國的孩子們》《到敵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種類型的聲樂作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紀念館收藏展出了冼星海在抗戰時期使用過的樂器等珍貴文物,它們曾在烽火歲月中奏響激昂的旋律,見證了抗戰時期的波瀾壯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冼星海使用過的小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冼星海使用過的單簧管</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館內還巧妙運用先進的音響技術,精心挑選不同時期冼星海的經典創作曲目循環播放,讓游客身臨其境感受藝術家的家國情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樂譜聆聽</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新音樂運動的旗幟(在延安)</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8年10月1日,冼星海與錢韻玲奔向了去延安的紅色之路。在周恩來的安排下,他們以旅行結婚的名義離開武漢,輾轉千里,在途中結成了伴侶,于11月3日順利到達延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冼星海與妻子錢韻玲</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延安,冼星海擔任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課,為培養革命音樂人才作出了貢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學之余,創作了《黃河大合唱》《生產大合唱》等不朽名作。特別是國人最為耳熟能詳的《黃河大合唱》,在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里,傳唱大江南北,極大地鼓舞了民族士氣,振奮了民族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抗敵救國的精神武器,是中華民族不朽的英雄樂章,激勵著無數中華兒女團結一心、勇毅前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澤東曾評論《黃河大合唱》:百聽不厭;周恩來也為之題詞: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茅盾曾評價道:它那偉大的氣魄自然而然使人鄙吝全消,發生崇高的情感,光是這一點也就叫你聽過一次就像靈魂洗過澡似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星海在延安期間(1938年11月到1940年5月),創作了六部大合唱、兩部歌?。ㄒ徊课赐瓿桑?、幾十首群眾歌曲并繼續寫著他的《第一交響樂》。這是星海在創作上大豐收的時期,音樂像潮流一樣從他筆下流出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冼星海與盛家倫(中)、</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 class="ql-cursor">?</span>華君武(左)(1939年冬,延安)</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9年3月11日晚上,冼星海受邀參加歌詞朗誦會。在西北窯洞里,伴著一盞昏暗的油燈,25歲的光未然(組詩《黃河大合唱》創作者)朗誦起一首長詩:“朋友!你到過黃河嗎?你渡過黃河嗎?你還記得河上的船夫拼著性命和驚濤駭浪搏戰的情景嗎?……”,在場的人都被深深地感動了。冼星海猛然站起來,上前一把抓住歌詞,激動地說:“我有把握把它譜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春的延安十分寒冷,生活也異常艱辛。“在一個簡陋的窯洞中,冼星海連續創作六天六夜,完成了《黃河大合唱》的全部譜曲?!?lt;/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38-1940在延安</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9年6月,冼星海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12月轉為中共正式黨員。是年8月女兒冼妮娜出生,父親去莫斯科時才兩歲,父親去世時女兒6歲,父女<span style="font-size:18px;">連最后一面也都沒有見到。女兒</span>對自己父親的印象還停留在兩歲的時候,很模糊。冼妮娜現已86歲,獨居無子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冼妮娜是冼星海唯一的女兒,與《黃河大合唱》在同一年誕生。她曾聽母親錢韻玲回憶,當時延安的生活條件很艱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冼星海一家(1940年5月)</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冼星海(前左二,懷抱妮娜)與“魯藝”音樂系教職員(1940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魂系祖國(赴前蘇聯時期)</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為中國知名的音樂家,冼星海受到蘇聯的邀請,為蘇聯制作的大型紀錄片配樂。按照黨中央安排,冼星海1940年赴蘇聯為創作《八路軍之歌》收集素材,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因肺炎病在蘇聯莫斯科克里姆林宮醫院病逝,年僅40歲。是年4月,在病中完成最后的作品《中國狂想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5年11月14日,在延安舉行冼星海追悼會,毛澤東親筆題詞“為人民的音樂家冼星海致哀”。故被稱為“人民音樂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時代的音樂巨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冼星海的人生經歷可謂豐富而艱苦。在短暫的40年生命歷程中,他經歷了從一個普通貧苦船工的子弟,到音樂家,再到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轉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冼星海大事年表</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冼星海1940年1月9日的日記,這幾句話格外醒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個音樂工作者要為他終身的音樂事業革命、音樂工作奮斗到底,直到他離開世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個音樂工作者,一定要有遠大的眼光,偉大的魄力,永遠望著遠大的前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個音樂工作者,一定和民眾結合在一起,為民眾、為偉大的中華民族不懈地奮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星海日記</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紀念館收藏展出了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冼星海選集》等眾多書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冼星海故里紀念館外景,圍墻和花園的裝飾品大量使用了音樂元素、音樂符號,樂器雕塑比比皆是。一磚一瓦、一水一田,都鐫刻著紅色基因與文化傳承的印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時代強音》雕塑采用超現實藝術手法,將小提琴結合五線譜音符通過虛實、夸張進行創作。音樂是冼星海的生命,琴在人在,小提琴不僅是音樂的工具,更是靈魂的載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時代強音</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永恒之路》由透雕人物和浮雕地圖共同組成。透雕作品創作原型來自于1935年冼星海與四位中國留學生在法國巴黎盧森堡公園的合影;浮雕地圖則以絲綢之路等為背景,圍繞其在新加坡求學和蘇聯時期創作經歷這兩個重要人生階段,將愛國、求真、國際友誼、大愛等品質性格賦予在音樂中,展現了冼星海一生的足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透雕人物?與四位中國留學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在盧森堡公園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浮雕地圖?國外求學和創作之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冼星海的音樂創作展示墻,概述其<span style="font-size:18px;">成就舉世矚目,</span>具有極其珍貴的現實價值和廣泛的借鑒意義。冼星海之所以能成為偉大的人民音樂家,不僅由于他扎根于將音樂創造匯入了民族救亡運動的偉大革命實踐之中,更在于他根于對祖國和人民的無比熱愛,扎根于對民族音樂的深刻理解和創新性繼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部分音樂作品及研究評論</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國際友誼》由三塊浮雕組合而成。中間的浮雕展現的是冼星海指揮哈薩克斯樂隊演奏的場景;左右兩側的浮雕以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曾經居住、工作過的建筑物(阿拉木圖集體農夫之家、庫斯塔那伊音樂館辦事處)為背景,呈現哈薩克民族舞蹈、音樂、服飾等特色異域風情元素。背景中的樂譜取自冼星海為歌頌哈薩克民族英雄——阿曼蓋爾德所創作的交響詩《阿曼蓋爾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國際友誼》浮雕</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星海故里紀念館過星海路,對面就是星海公園。該公園小而精,種有龍柏、榕樹、鳳尾竹和椰樹等許多樹木。樹蔭下、涼亭里,都是村民平日休憩聊天、休閑娛樂的場所。村民安居樂業,顯得生活非常悠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星海公園</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公園正中央,立有冼星海身著八路軍軍裝,手拿著指揮棒的銅像,表現的是冼星海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指揮音樂系學生演唱《黃河大合唱》的場景,像在指揮著一場永恒的樂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冼星海銅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街心花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宣傳欄莊嚴醒目,兩側圖畫為冼星海事跡介紹,為紅色教育場所,傳承星海精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上世紀20年始,欖核鎮成為中共地下工作者活動的重要地區之一,開展過轟轟烈烈的運動,建立過抗日游擊區,是廣州地區的革命老區鎮、廣東省最早的農村黨支部誕生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園西門及公園內,布滿各種音樂元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星海故里一一南沙區欖核鎮,地處廣州南沙區西北部,不僅是古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門戶,也是新時代“一帶一路”重要節點。湴湄村文化藝術創作氣息濃厚,有著豐富的“星海文化資源”,隨處可感受到鮮活的星海文化。通往村中主干路被命名為“星海路”,村中交錯縱橫的街巷,分別以“星海街”“星河街”“海生街”來命名,公路邊兩旁房外墻上,繪滿了以冼星海人生經歷及創作歌曲為主題的彩繪涂鴉……處處體現薪火相傳的星海精神,在宣傳星海紅色文化的同時推進鄉村振興經濟發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鎮內河網縱橫交錯,土地肥沃,76條河涌風景如畫,極具嶺南水鄉特色,素有“魚米之鄉”之稱。據介紹,因欖核鎮位于珠江口附近,歷經潮漲潮落,沖洗堆積,灘涂上形成形狀像橄欖核土堆聯片而成灘地?!皽啊睘槟嗨疄┑兀颁亍笔情L著草的岸邊,由此稱為湴湄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向湴湄村村部樓后,“收割”“豐收”農業觀光梯道和香云紗非遺產業基地和非遺體驗館的壯闊景觀盡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村部樓背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欖核鎮不僅是紅色熱土,還是非遺沃土。這里擁有400多年的香云紗生產歷史,被紡織界譽為“軟黃金”的獨特手工藝瑰寶,堪稱嶺南文化的一張獨特名片。2015年,欖核鎮香云紗染整技藝入選第五批廣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欖核鎮也是全國四大香云紗生產基地之一,在湴湄村等地均設有香云紗的生產基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欖核鎮</span>既是冼星海故里,又是革命老區,富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迷人的</span>水鄉風光,豐饒的物產,純樸的民風,濃郁的鄉土文化。2021年,星海故里湴湄村被列入中組部、財政部“建設紅色美麗村莊工作”試點名單,是廣州市第一個入選紅色美麗村莊試點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星海文化不僅是歷史符號,更是城市文明的紐帶。欖核獨特的文化符號,滋養著一代代欖核人奮勇向前。到此游觀,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就像臧克家紀念魯迅寫到的:“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棋牌|
溆浦县|
晋城|
珠海市|
青川县|
新兴县|
九江县|
古交市|
东兰县|
收藏|
东乌珠穆沁旗|
永嘉县|
三都|
茌平县|
布拖县|
神木县|
长春市|
句容市|
龙泉市|
阜宁县|
柘荣县|
山东省|
呼图壁县|
泽普县|
大同市|
准格尔旗|
大安市|
天津市|
吴忠市|
庆阳市|
什邡市|
新野县|
青阳县|
呼伦贝尔市|
新巴尔虎右旗|
玉树县|
临高县|
蒙阴县|
肇东市|
迁西县|
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