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山萬戶巷盤曲,百橋千街水縱橫。中國是橋的故鄉,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紹興,典型水城,是一本漂在水上的書,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因水而有橋,因橋必有景,美名“萬橋之鄉”。看一座橋,就是看一段歷史,一種文化,一個故事,一縷情絲,一方煙火,一場回憶。來紹興“橋一橋”,邂逅人世間最情長的地方。世界上有千千萬萬個地方,有的地方令人神往。江南水鄉里的橋不僅架在了緩緩流淌的河流上,更架在了歷史的畫卷中,它們將看過的風景和故事顯在斑駁的石板上,向如今的人娓娓道來。</p><p class="ql-block"> 有人說到了八字橋才算到了真正的紹興,我來了,晨曦微露,站在八字橋上憑欄而眺,沿河民居錯落有致,黛瓦白墻,恬淡素雅,古橋老樹,綠水民居,盡顯江南水鄉風韻。橋下流水悠悠,仿佛在訴說著那段舍生取義的歷史。橋畔,日常生活的氣息撲面而來:陽光照耀下早起洗漱、打水的老人,枝頭小鳥叫聲,構成了一幅幅寧靜致遠的畫面,有著家的溫馨與自然,是一處充滿生活氣息的美麗景致。八字橋是讀書人家國情懷的最好見證,據傳,北宋宣和末年,八學子趕考遇險,幸得紹興客棧老板俞來佑救助。病愈后,金兵犯境,他們投筆從戎,為國家戰。約定戰后歸來取財,40年后僅一人歸與俞老板踐約。時光若是倒回到800余年前,這橋上定然是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在這里,你可以南望會稽山,西眺大善塔。在南宋的《嘉泰會稽志》中,此景被稱為“河梁風月”,有河、有橋、有船、有人家,無限風光入畫來。</p><p class="ql-block"> 來紹興旅行,駐留在古橋上,呼吸著它的氣息,打量著它的前世今生。它從何時出現?歷經怎樣的故事?承載了多少的悲歡離合?看透了多少的人世情長?思想恣意地馳騁著,就像推開了一扇緊掩的木門,走進了另一種歲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越城是一個非常溫柔和充滿書卷味的江南水鄉,這里是魯迅的老家。印象最深的是走進倉橋直街時,看到舊屋窄巷間時有人群穿過,走幾步路就能碰見臭豆腐、蘿卜絲餅等本土特色小吃攤位,熱鬧又不失溫馨,這種煙火氣給人以慰藉。</p> <p class="ql-block"> 八字橋,位于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蕺山街道八字橋直街東端,地處八字橋歷史文化街區廣寧橋、東雙橋之間。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間(1201年~1204年)以前。兩橋相對而斜,狀如八字,故得名。八字橋的結構為石梁橋,建在3條河道的匯合處,由主橋和輔橋組成,共有4組臺階。為三街三河交叉的四向落坡設計。橋東為南、北落坡,成八字形。橋西為西、南落坡。成八字形。橋二端的南向二落坡也成八字形。八字橋是紹興歷史文化的象征之一。八字橋結構簡潔、建筑穩固,體現了南宋紹興地區建橋技術的成熟,為研究宋代的橋梁建筑技術和中國橋梁史的重要實物例證。2001年6月25日,八字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紹興古橋群與第五批全國重點物保護單位八字橋合并,名稱:紹興古橋群。</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江堰市|
绥化市|
佛山市|
平乐县|
辉南县|
资中县|
依安县|
绩溪县|
邮箱|
界首市|
安远县|
武山县|
永吉县|
宜都市|
红河县|
余庆县|
旺苍县|
敦煌市|
遵义县|
无棣县|
平遥县|
广德县|
永善县|
德惠市|
谷城县|
呼玛县|
浦城县|
依兰县|
闸北区|
科技|
建昌县|
迭部县|
原阳县|
微山县|
丘北县|
华阴市|
措勤县|
兴宁市|
淅川县|
伊吾县|
焉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