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我又上學了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岳紅朝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為了提高政法戰線廣大干部們的 政治、業務素質,提高理論水平,早日實現干部隊伍的“四化”,全國舉辦各省電視廣播大學法律專業班。1985年9月16日,河南省電視廣播大學焦作分校法律專業班正式開學。我也參加了,為半工半讀學習制。開設23門課程:馬列主義哲學、毛澤東思想、政治經濟學、法學基礎理論、基礎寫作學、中共黨史、中國法制史、邏輯學、憲法學、刑法學、國際法、婚姻法、刑事訴訟法、民法、繼承法、國際私法、民事訴訟法、勞動改造法、經濟法、刑事偵查學、司法文書、法醫學、公正律師與民事調解、勞動教養條令等。我們為機關班(第六班,原來67名學員,最后只剩下24人),老師:郭 迅、馬克儉、林振松、郭光熙、張 毅、王懷臣等。我任班長。學生證號為:第850711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上電大的第一篇作文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我又坐在課桌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為了提高政法戰線廣大干部們的法律專業知識;提高理論水平;提高干部們的政治、業務素質;早日實現全國法律常識普及工作;完成干部隊伍的革命化、知識化、專業化、年輕化的早日實現;全國舉辦了各省電視廣播大學法律專業班。河南省電視廣播大學焦作分校法律專業班正式開學了。大家都爭先恐后的報名,積極參加,我也同樣報了名,又坐在了課桌前,上學了。</p><p class="ql-block">說來也可笑,當時剛一說上學,各種議論、各種說法都有。就連我那五歲的兒子聽說我又上學了,也嘻嘻哈哈地笑個不停,說什么:“啊!嘻嘻......爸爸上學啦,可笑不”?</p><p class="ql-block">是的,在某種意義上說是有點兒可笑,連我自己也曾想過不上了。自己想:第一,以前我上過北京大學、軍校,雖說沒有多少知識,但總認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差不多了;第二,上學的滋味咱知道,真乃:十年寒窗甚艱辛也;第三,上電大,時間三年,形式不脫產,試想,那該會遇到多少困難、費多少心血啊!第四,一旦中間出現間隔,學習跟不上,考試不及格,那不就前功盡棄了嗎?</p><p class="ql-block">但是,我又想:第一,正象我們黨中央在黨的全國會議上講的那樣:“我們現在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時代和任務不同了,要學習的新知識確實很多。這就更要求我們努力針對新的實際,掌握更多的新的理論”。時代在前進,形勢在變化,任務不同了,那就更需要我們學習,否則將會被社會所淘汰;第二,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猶如神”。毛澤東主席也曾說過:“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在社會生產大發展的今天,如果不懂專業,沒有知識,不會管理,又沒有開拓進取的精神是不行的,是趕不上時代的步伐的。只有學習,努力刻苦地學習,才有我們的出路,才是我們應該具有的態度;第三,社會在發展,歷史在前進,要求我們就要不斷地更新我們的知識,向知識海洋的深度、廣度不斷進軍,才能跟上前進步伐,如果都不學習,或放松學習,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組織,我們的一個團隊,何時才能得到社會對我們的要求。我們的那一丁點的文化知識,實在是太少了,因而,我報上了電大視聽生,我又坐在課桌前了。</p><p class="ql-block">由于工作需要,不能都去全脫產地學習,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我們半脫產學習,那也就很不錯了,課堂上是學習知識的一個很重要的機會和場所,但不是唯一的。正象達爾文講的那樣:“我們學到任何有價值的知識都是由自學得來的”。抓緊課堂上的學習故然重要,但我們還要抓緊課外點滴時間進行學習、探討,以彌補由與工作忙不能全脫產學習的不足。</p><p class="ql-block">當我又坐在課桌前上課時,我想了很多很多。</p><p class="ql-block">上電大學習,有這么好的條件,有這么好的機會,那就應該珍惜,要做到:努力、努力、再努力!刻苦、刻苦、再刻苦!常言道:“千淘萬漉雖辛苦,吃盡狂沙始到金”。“書山有路勤為經,學海無涯苦作舟”。我學習的方針是:刻苦、認真、奮斗、靈活;我學習的原則是:進取、系統、創新、力爭;我學習的目的是:提高、提高、再提高!</p><p class="ql-block">老師的批語:語言簡練,結構嚴謹,內容好,立意正確。但,結尾寫的對學習目的有待磋商。</p><p class="ql-block">分數:ABC</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5年9月24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上電大的第二篇作文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小雨中的回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雨,深秋的小雨,清涼的小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的小雨、連霪雨。</p><p class="ql-block">煙霧彌漫的天氣將大地上似火的柿樹、滴翠的白楊、涂丹的月季、金黃的秋菊,呈現出一派層林盡染、五彩繽紛的景象,象涂上了一層陰陰霧霧的暮色。</p><p class="ql-block">今天下著蒙蒙小雨,我騎車到市里辦事,不知怎的,當走到那根電線桿前,不由自主地停了下來,去年深秋的一件事,又一幕幕地出現在眼前。</p><p class="ql-block">那是去年深秋的一個夜晚,我們機關組織完學習后,在小雨中,我騎車向家急趕。這天晚上天氣很冷,斷斷續續的小雨下個不停,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見五指,路上行人很稀少,昏暗的路燈在暮雨中昏昏閃閃,人們就是借著這種光在路上無聲地各自急行著。</p><p class="ql-block">突然我隱隱約約地看見,在路旁電線桿下躺著一個人,并且不停地蠕動著和不時地發出令人心驚的呻吟。我停下車來一看,原來是位女同志。她全身已經被淋的濕漉漉的,倉白的臉龐淌著不知是淚水、雨水、還是汗水。</p><p class="ql-block">我上前問道:“喂!同志,你怎么了?”她勉強睜開眼睛,看到了我,眼睛突然發光,驚喜的神色中又強忍痛苦地說:“我病了,現在走不動,同志救我,救......”</p><p class="ql-block">“啊,原來是這樣。”我情不自禁地說道。可是這里離醫院還有一段路程,我一個人怎么辦?我猶豫了。抬頭遠望,猛然間看見我們機關的胡大剛同志騎車過來。我驚喜若狂,急呼:“喂,大剛快來!”</p><p class="ql-block">他放慢了速度,停下車來問道:“干什么?下著雨還不快走?”我說:“大剛,你看看這位女同志病了,咱們把她送往醫院吧,我一個人困難。”他欣然同意。我們一同將她攙扶到了市第二人民醫院。</p><p class="ql-block">送到醫院后,醫生、護士持懷疑的態度倒審問起我們來了:“你們是怎么回事?”我們說明情況后,他們還是不相信,最后讓他們看了工作證,又看我們是兩個人,并且從病人的眼神中看出證明我們不是壞人,才接受給病人看病。經珍斷,該女同志患的是“急性心絞痛”,需要住院治療。</p><p class="ql-block">后來,我們從她的微弱的斷斷續續地話音中得知她是市B公司的統計員,愛人出差不在家,家中有她母親和小女,并告訴了她家的地址。</p><p class="ql-block">我們把她安頓好后,又到她家告訴了她母親后,才自慰地松了口氣,推著自行車在小雨中緩緩向家走去......</p><p class="ql-block">這時,連霪幾天的小雨,終于停歇了,可以肯定,秋日晴朗的明天,定是火紅的太陽,蔚藍色的天!</p><p class="ql-block"> 老師的批語:主題鮮明,助人為樂,精神可佳,豈止是兩個人,簡直是一代人的高尚情操,多么難能可貴啊!結尾簡單了點。</p><p class="ql-block">分數:ABC</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5年10月21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上電大的第三篇作文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夜,靜悄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夜,靜悄悄!</p><p class="ql-block">時針已指二十三點三十分了。本來十月的金秋就天朗氣清,金風送爽。深秋的月夜更是天高明朗,蔚藍色的天空金星閃爍,彎月高懸。市內的燈火萬盞生輝,天上地下構成了一幅美妙的畫卷。</p><p class="ql-block">這幾天,因為我們電大要進行期中測試,老師布置的復習題甚多,時間緊迫,不得不在深夜加班。</p><p class="ql-block">這時,實在感到身體疲倦了,頭漲大了,又聽到肚中嘰哩鼓漉的聲音,啊,餓了。我伸伸酸痛的懶腰,揉揉發紅的雙眼,搓挫發硬的手指,放下筆答,合上書本,信步走出大院向街上走去。</p><p class="ql-block">當我走到最進新開業的“焦南如意酒店”時,看到里邊還有不少客人在用飯飲酒,我也走了進去。</p><p class="ql-block">這個酒店不算大,但很干凈,布置擺設典雅得當,乳白色的墻壁上畫有幾幅山水風景畫,并附有幾首題詞。其中有一首贊蜜蜂的:“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一語道出了他們的服務宗旨。</p><p class="ql-block">聽說這家酒店是由西于村幾戶農民集資開辦的,生意興隆,辦的不錯。</p><p class="ql-block">我找了個靠墻南角的一個空位子坐下,要了一碗羊肉燴面,慢悠悠地吃起來。</p><p class="ql-block">這時進來兩位看樣子是剛下火車過路的衣著樸素而整潔的老同志。他們要了小菜,買了一壺酒,樂呵呵地邊飲邊聊起來。</p><p class="ql-block">一個說:“老劉哥,先在這兒歇會兒,你把咱村的變化先給我嘮嘮。”聽語音可知他們是在路上碰到的老兄弟。</p><p class="ql-block">那個姓劉的喝了幾盅酒,吃了幾口菜,慢條斯文地說開了:“張老弟,現在咱們家鄉啊,可不是你在家那陣子啦,回去看看吧,會讓你吃一驚的。咱們村這幾年托共產黨的福,辦起了化肥廠,水泥廠,果脯廠,塑料廠等十幾個小廠;開設了西醫、中醫珍所;增開十幾飯店、酒館、旅店、商店;打出了幾口機井,家家戶戶按上了電燈,接通了自來水管;買了電影、汽車、拖拉機;好多農戶都有了電視機,電風扇,收錄機;我們也向電機化發展啊,光去年多種經營就收入好幾百萬元呢!”</p><p class="ql-block">姓劉的越說越有勁,越說聲音越高。姓張的圓瞪雙眼,身子向前傾斜,聚精會神地聽著,還不停地點頭和發出贊嘆聲。我也聽的入了神,忘記了吃燴面。</p><p class="ql-block">姓張的不吃不飲,一再催著對方快說,好象對方講的每一句話,每一件事,都是給他吃的定心丸,飲的甘甜酒。</p><p class="ql-block">姓劉的好型很得意,很自豪。他洋洋得意,滔滔不絕。他又吃又喝。又點燃了一支煙。接著說:“咱們村啊,這幾年變化的還有:全村集資蓋起了占地幾十畝的小學新校舍;村中大路鋪上了柏油馬路;蓋起了村辦公大樓;擴建了中學;鄉政府還在咱們村,擴建了人民衛生院、郵電局、交通站、太行機械廠、無線電修理部、虎頭山農場等等。”</p><p class="ql-block">他又點燃了一支煙。繼續說:“農業生產年年豐收。由于政策兌現,科學種田,小麥畝產由原來你在家時的300斤,猛增到800斤以上。現在還出現了一個新的氣象,大伙種細糧的多了,吃粗糧的幾呼不見了。生活上講究的多了,吃、穿、住、用的都變了,不象你在家的時候。你看我這身衣服那可要幾十元呢。”</p><p class="ql-block">姓張的又問:“那水果、核桃、柿子收成如何?”</p><p class="ql-block">“啊!那還用說”,姓劉的接著說道:“大豐收,大增產啊!......”他們的會話還在繼續。</p><p class="ql-block">時針已過零點,我走出飯館,不知是吃了燴面的緣故,還是聽了他們的會話,感到渾身精神,腳步輕快。</p><p class="ql-block">夜更深了。</p><p class="ql-block">在這千家寂靜,萬戶無聲的月夜里,我站在陽臺,遠眺東方,直聽,遠處傳來了幾聲滾滾向東遠去的長笛聲......</p><p class="ql-block">老師的批語:題材好,通過老劉老張之口,道出了我們農村在黨的</p><p class="ql-block">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所起的巨大變化,歌頌了黨的政策,歌頌了勤勞智慧的人民,讀來實在鼓舞人心。</p><p class="ql-block">開篇扣題新穎,結尾較好,寓昧深情,但語言有點平淡。</p><p class="ql-block">分數:ABC</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5年12月10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上電大的第四篇作文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秋 風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個送別夏天的,便是你----秋風。</p><p class="ql-block">你邁著輕盈的腳步來了,你吹著綿長的葉笛來了,在高高的樹梢上,在小河的碧波上,早一片片綠葉上,為什么這樣喜形于色?哦,是在歡慶金色季節的到來。那么,你就是收獲的前奏曲吧!</p><p class="ql-block">秋風,如一管快樂的短笛,遍野里吹著。幾聲綿邈,幾聲歡快,幾聲深沉。讓人們去追憶春天布谷鳥聲中播種的歡欣,追憶酷暑下耕耘的艱辛......你悠久的笛韻,吹得人們的夢香甜甜的,吹得人們的心醉甜甜的。掰玉米棒子的婦女,摘蘋果的姑娘,澆菜園子的老伯,搖耬的壯漢,無不陶醉在你那清朗、明快的旋律之中。于是,望天,天高;看地,地闊。人們的心,想得也渺渺地高了;人們的胸懷,展的也朗朗的闊了。</p><p class="ql-block">爽爽的,涼涼的,凈凈的,你在大地上漫行。不象春風裹著昏昏的干燥,也不象夏天裹了灼灼的燎熱,更不象冬天寒風裹了凜凜的嚴冷。少女們說你是透明的薄紗,把天空擦拭的湛藍湛藍的;莊稼人說你是柔情的手帕,把人們脊背上、額頭上積郁的夏熱揩去了,把人們筋骨上纏繞的疲倦揩掉了。詩人說你是天湖里飄流下來的碧泉,蕩滌著污垢,蕩滌著塵埃,使萬物凈化,天地一新。藝術家又說你是輕音樂,為人們創造了恬靜、幽雅、舒適的境界......</p><p class="ql-block">秋風,你有情時,情切切;無情時,冷森森。當你走到打谷場上,便把該揚棄的,揚棄了;把該留下的,留下了。把飽滿、充實的谷粒,留給了收獲者,而把那空虛、干癟的秕糠,毫不留情地吹走了。</p><p class="ql-block">你為大地清除著衰亡,清除著枯萎,清除著死跡。被你吹走的,是死亡的一群;被你留下的,卻是真正的生命啊。秋風,你為死亡者送行,你為新生敏開路。因此,大自然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更新,才有了一年又一年的繁榮。</p><p class="ql-block">我在秋風中漫步,來到谷地,捕捉到一片秋風,是金色的;來到棗林,捕捉到一片秋風,是紫色的;來到蘋果園,捕捉到一片秋風,是紅色的;來到棉田,捕捉到一片秋風,是潔白色的......哦,秋風,原來你就是大自然的一支五彩畫筆,在大地上畫著成熟,畫著豐富,畫著飽滿,畫著燦爛。 </p><p class="ql-block">秋風呵,你知道嗎?我的心頭也是一片沃原。來吧,在我心頭重彩濃墨地描畫吧!我也期望著成熟、豐富、飽滿、燦爛!</p><p class="ql-block">老師的批語:語言豐富,語重心長。既有贊美,又有贊嘆。既有描寫,又有感慨。</p><p class="ql-block">分數:ABC</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5年12月18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上電大的第五篇作文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月 夜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傍晚,夜色籠罩了天空,一輪明月從云中悄悄地探出頭來……</p><p class="ql-block">俗話說月色如水,果真不錯,流水般的月光靜靜的灑落在地上,整個小區像籠罩著一層薄薄的銀紗,顯得那樣寂靜又祥和,月光透過紗窗,鉆進屋來,灑在窗臺上,窗臺仿佛鍍了一層銀,亮閃閃的,純靜又迷人。</p><p class="ql-block">窗外,月光透過斑駁的樹葉,將皎潔的月光毫不吝嗇的,一股腦的傾倒在地上,地面如同鋪了一層碎銀子般,晶瑩的亮著,那月亮如同一只銀色的小舟,漂泊在稀疏的枝葉間。</p><p class="ql-block">那月亮一會兒躲進白蓮般的云朵里,同星星玩捉迷藏,一會兒露出小臉,“咯咯”的笑著,一會又鉆出來,將清瑩的月光毫無保留的獻給了夜歸的人們,夜晚,清風徐徐,讓人感受到絲絲涼意。</p><p class="ql-block">月光灑在湖中,平靜的湖水宛如一面銀白色的鏡子,映出墨綠的樹叢,連綿起伏的群山,高聳的亭臺、樓閣,色彩斑斕的霓虹燈以及那一輪彎彎的明月,構成了一幅令人如癡如醉的夜景圖。倏爾,一陣微風吹過,湖面蕩起層層漣漪,波光粼粼,湖面好似一面未打磨的鏡子,一起一落,起伏有致。</p><p class="ql-block">抬頭仰望,那輪明月像一葉小舟般在黛藍色的天空中遨游,月亮彎彎的,又似一把鐮刀在天空這片肥沃的土地上收割莊稼,夜幕已經拉開,天的間有的只是淡淡的月光和幾顆頑皮的小星星,夜深了,星星調皮的眨了眨眼睛,躲回云彩里睡覺去了,天空中只有一輪明月,靜靜的發著淡淡的光芒。</p><p class="ql-block">月光似水,如銀,悄無聲息的普照著世間萬物…… </p><p class="ql-block">正象唐代作家劉方平·月夜</p><p class="ql-block">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p><p class="ql-block">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p><p class="ql-block">夜靜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夜里。</p><p class="ql-block">北斗星傾斜了,南斗星也傾斜了。</p><p class="ql-block">今夜才知春天的來臨,因為你聽那被樹葉映綠的窗紗外,唧唧的蟲鳴,頭一遭兒傳到了屋子里來了。正象盧 殷:</p><p class="ql-block">露下涼生簟,無人月滿庭。難聞逆河浪,徒望白榆星。</p><p class="ql-block">樹繞孤棲鵲,窗飛就暗螢。移時宿蘭影,思共習芳馨。</p><p class="ql-block">老師的批語:不錯,又有自己的看法,又摘錄的古詩。</p><p class="ql-block">分數:ABC</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6年1月26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上電大的第六篇作文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電大,我愛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河南省電視廣播大學焦作分校法律專業班正式開課已經一年多了。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酸甜苦辣都嘗到了,艱難困苦的開頭已經過去,現在身心都已適應了這種學習方法、環境。并從中吸取到了知識營養,得到了無限的樂趣,嘗到了甘露的乳汁,進而從心底摒發出誠摯的心聲:電大,我愛你!</p><p class="ql-block">為了提高政法戰線廣大干部們的法律專業知識;提高理論水平;提高干部們的政治、業務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早日實現全國法律常識普及工作;完成干部隊伍的革命化、知識化、專業化、年輕化的早日實現;以適應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需要。為此,全國舉辦了各省電視廣播大學法律專業班。這種新穎的、高效的辦學方法,很受廣大政法干部、知識青年、求知欲望迫切的人們的熱烈歡迎。</p><p class="ql-block">經過一年多的學習,使我深刻地體會到了這樣的一種哲理:“忙中有趣,忙中有樂!”</p><p class="ql-block">自從參加學習以來,確實忙上加忙,苦上加苦!</p><p class="ql-block">在家里。</p><p class="ql-block">自1984年春天從部隊轉業到地芳后,長時間內沒有個安身之地,愛人常年有病,要吃藥打針,三個孩子上學,要照顧,要吃喝,我自己充當了:既當爹又當娘,既是醫生又是護士,既是炊事員又是洗衣機,既是輔導員又是縫紉機,既是采購員又是分發工!那種忙而艱辛的味道真乃“一言難盡”!</p><p class="ql-block">上班后。</p><p class="ql-block">每天打老遠的地方拖著已經累的差不多的身體去上班,那更是一場沖刺,科里兩個科長只我一個“兵”,那就可想而知。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熱的冷的,苦的酸的,大的小的,那一樣不由咱去辦,那一樣不由咱去做。加班加點,早上班遲下班,更不別說。</p><p class="ql-block">上電大。</p><p class="ql-block">自上電大后,更是忙而艱辛。一是自己那一丁點知識,基礎差,在那概念啦、觀點啦、原理啦、規律啦、抒情啦、雜文啦、散文啦、法理啦......中爬來爬去,游來游去的,整天弄的頭昏腦漲。二是上下班、上電大、做飯洗衣,種菜喂雞,安頓子女與病人。晚上聽課回來,整理筆記,復習功課,看上幾頁精彩的課外讀物,準備第二天的食物,洗補脫下來的衣服,看上一段晚間新聞。一天的時間都是用分分秒秒來計算的,晚十二點以前睡覺那就稀罕了。三是上電大,還要當一個班的班長,每課必到,不得遲到早退,許多額外負擔接踵而來,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常言道:“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是的,要想取的好成績,得到幸福、樂趣的,不付出艱辛的勞動及代價是不可能的。</p><p class="ql-block">雖然上電大是艱辛的,但是,老天爺卻慷慨地恩賜給了我一個健康結實的血肉之軀;善意的上級領導給予了我無比的關懷和信認;可親的老師們循循善誘的教導給了我們打開通向勝利坦途的金鑰匙;時間老人沒有吝惜他的光陰,偏袒地給我點點滴滴比金貴的時間;豐富的教材和課本給了我登上高峰的云梯;上帝呼達給了我一個和睦幸福的家庭、賢惠的妻子和三個聽話的孩子;這一切的一切都給了我無限的力量,無比的勇氣,無窮的精力,無止的境界,催人奮進。</p><p class="ql-block">可告慰的是,艱辛的勞動必然結出豐碩成果,辛勤的耕耘必然獲得豐收之果,奮進的拼搏必須取得良好的成績。現在,我愛人的病好了,已經上班了;三個聽話的孩子,個個成績優良,名列一、二;我本人,三年來連續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模范學員等。</p><p class="ql-block">現在我才嘗到了忙中之趣、苦中之樂,我感到我是目前世界上最幸福的、最富有的、最值得的。</p><p class="ql-block">電大,我不但愛你,而是深深地愛上你!</p><p class="ql-block">電大,我之所以愛你,是因為你給了我早已渴求知識的溫暖的懷抱,讓我大口大口吸吮你潔白的乳汁;是你使我嘗到了忙中之趣、苦中之樂、無限的幸福;是你使我懂得了“只有艱苦奮斗、奮勇拼搏、辛勤耕耘,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的道理!</p><p class="ql-block">我早已就暗暗地下了決心,要在今后的學習中一定努力刻苦、堅韌不拔地去摘取理想的豐碩成果;以不辜負時代對我們這一代人的期望!</p><p class="ql-block">奮勇的拼搏吧,辛勤的耕耘吧!沖過黎明前的艱辛,攀登過陡峭的道路,光明而平坦的大道就在面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師的批語:語言聲情并茂,體會深刻,相信你一定會取得好成績,努力吧。</p><p class="ql-block">分數:ABC</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6年10月19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上電大的第七篇作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動 力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時間過的真快,在電大學習已經一年多了。</p><p class="ql-block">一年來的學習生活,歸納起來,總的感覺就是:苦中有樂,忙中有趣,學習,再努力地學習。</p><p class="ql-block">這方面在上一篇作文已經敘述過了,在這里不再累贅。</p><p class="ql-block">前幾天我慈祥的,為我們姐弟妹們操勞一輩子,操碎了心的,滿頭銀絲,但身體硬朗的老母親從老家前來看望我們。她老人家的到來,給我本來稍為平靜的心,又激起了波瀾。</p><p class="ql-block">上大學,本來就是我夢寐以求的心愿,更是我爺爺、父母親早已給我們姐弟妹們訂下的目標和要求。這次她的到來,就是為我上好電大,送動力的。第一憶往事,第二送大隊的“慰問信”。</p><p class="ql-block">往事,辛酸而憤慨的往事,是我父母親作為教育我們的最好教材,我們已經不止一次地聽過了,但每聽一次都有每一次的收獲和進步。這,就是動力。</p><p class="ql-block">在那萬惡的舊社會,我們窮人目不識丁,殘遭地主老財的盤剝欺壓。我家原來有五間平房,為給奶奶看病,被迫將房子“租借給桑老財五間平房暫住”。契約寫好,桑老財念了一遍,就雙方按了手印。但事過三年,當我爺爺去向桑老財要房子時,狼心狗肺的桑老財拿出的契約卻是“租借桑老財五間平房暫住”。一字之差,失之千里。因他有“人證”、“憑據”具在!不講理的縣衙更是認錢不認理的。故,因為一個字,使我家連遭禍殃:奶奶被活活氣死,姑姑被迫當了童養媳,爺爺奔走他鄉,父親到處流浪。</p><p class="ql-block">當時他們不懂得什么“法”呀、“權”呀的,只牢記一個道理“沒有文化,不行”,“不識字”是要遭殃的!</p><p class="ql-block">因此,到任何時候,我們姐弟妹們上學,都是萬分支持的。這次我母親到來,就是怕中途停學,來“勸”我堅持下去的。</p><p class="ql-block">第二動力,就是她老人家來送村黨支部給在外地工作的本村籍的干部、職工的“慰問信”。慰問信上說:1985年是咱村農、牧、林、副等騰飛發展的一年,總產值四百一十萬元,比前年増長了百分之五十;投資三十萬元新建了學校,家家有余糧、余款......</p><p class="ql-block">多好的形勢啊!從我們的村的變化,看全國的騰飛。為了更大的發展,就更需要文化、人材,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p><p class="ql-block">一年多來的學習雖然很辛苦,但艱苦的勞動必然結出豐碩成果:我原來貧乏的頭腦漸漸地充實起來,懂得了不少知識和學問,工作也沒有耽擱。</p><p class="ql-block">學習,只有學習,才能不辜負前輩們的殷切希望;才能談得上為振興中華做貢獻。</p><p class="ql-block">這就是我的體會,也是我努力的方向,更是我得到的動力。</p><p class="ql-block">努力吧,光明的前途在向我們招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師的批語:主題新穎,結構嚴謹,是篇好作文。繼續努力吧。</p><p class="ql-block">分數:ABC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6年10月30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思念在夏雨纏綿的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岳紅朝</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15日傍晚,我站在九樓的陽臺上,凝視著窗外遠山、土地、高樓、馬路、汽車和帔著雨衣、打著雨傘急促地向家里奔跑的人們。</p><p class="ql-block">窗外暮色向晚,透過那扇玻璃窗向外看,隱隱約約有些發藍,窗外正下著夏日的小雨,淅淅瀝瀝,打在窗前的那兩株龍爪槐樹葉上發出沙沙響聲,窗外的世界一片朦朧,給我的房間里鍍上了一層淡淡的陰影。我小心翼翼地按下房間燈的開關,屋里的燈光頓時與窗外的漆黑形成對比,光影透過玻璃,刺穿這夜的朦朧,夜晚的雨霧在燈光下飄忽,還有樹的暗影顯得有點神秘。我看看窗外,再看看我的房間。兒子上夜班,老伴因女兒家有點事去了女兒家,小孫女被她媽接走去洗澡。</p><p class="ql-block">我一個人在家顯得冷清。看了會兒電視,也覺的沒有興致,看了會兒手機上的抖音,也覺的兩眼發昏,干脆放下。信步邁入書房內,想著應寫點什么,或者看一會兒書。一眼望見書房內寫字臺上,擺放著今年五月二十八日慶祝我們老兩口結婚五十年金婚紀念日時,在焦作新東家園飯店照的全家福,陷入了沉思……</p><p class="ql-block">五十年的風雨兼程,五十年的花開花落,我們經歷了火紅的年代,度過了激情燃燒的歲月。我們飽受了歲月的風霜,經過了生活的磨練。我們為父母養老送終,我們為子女成長含辛茹苦,操勞費心。而我們兄友弟恭,姊賢妹敬,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其樂融融。</p><p class="ql-block">在這五十年里,有更多的美好回憶,有說不盡的酸甜苦辣,有思念不聲不響,有牽掛不張不楊,有百味細細品嘗,有問候如詩如畫,有祝福美曲悠揚,有情誼吉祥安康!有光榮幸福時刻,有道不完的命運多舛!</p><p class="ql-block">看著這張全家福,眼睛膜糊了、濕潤了。照片上有幾個人沒有參加,一個是在重慶市上班的外甥女雷 悅,她還好嗎?一個是在沁陽市第一中學上高三的外甥趙宇衡,沒能參加上;一個是2022年10月22日因病離世的大孫女岳玟希(好好、胖丫),好可憐、好想她!</p><p class="ql-block">看著她留下眾多的照片和錄像,特別是有幾張最能引起沉思的照片,又影現在我的眼簾:第一張是2022年6月份照的一張照片,在大樓入口處坐在騰騎上照的,看她那開懷大笑,喜慶甜蜜,美麗動人,洋洋得意的樣子,我笑了,但馬上又哭了,再也看不到這樣的場景了;第二張是2022年9月份的一天在公交汽車站翹首遠望,看看公交車來了沒有;第三張是2022年10月初,在家門口照的她人生最后的一張照片,看她那若有所思、沉思不語的神態,我的心又一次受到了震撼!</p><p class="ql-block">窗外的雨似乎大了一些,成千上萬的小雨點打在樹葉上,聲響且急促。我緩緩地移動,來到那扇半開著的窗前,伸出手,攤開手掌,去接那從天而降,帶著涼意的雨。這滴雨,滴落的聲音有些許顫抖,顫抖中還隱約有些許傷感。我這才發現,原來感性的人會想很多很多。現實中,有些傷心的往事,永遠無法忘記,那些忠貞的友情,始終銘記在心。心靈的創傷,永遠無法撫平。哪怕再努力再用力逼迫自己不介意,口中的不在乎說得再大聲些,也會痛的,烙刻在心底的愛意,至死也不會改變。</p><p class="ql-block">我久久地佇立在窗前,呆呆地盯著這孤獨的雨,燈光把我的影子映在墻上,不完整,我情不自禁地向窗戶靠攏,將自己的模樣映在窗玻璃上,竟發現眼角殘留著有一些淚水。</p><p class="ql-block">抬頭望見墻上的時鐘不知疲倦地依舊在均勻地奔跑著,我緩緩地關上窗戶,關掉這明亮的燈,不再關注雨聲,慢步移到床邊。躺在床上遐想,去尋找我丟失的夢和纏繞在心底難以忘卻的思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作者簡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岳紅朝,1950年出生,河南省林州市任村鎮任村村東莊人。為岳 飛圣祖第二十八世孫。北京大學東語系結業,烏魯木齊軍區軍政大學政治系、河南電視大學法律專業系畢業。1968年2月參軍,1969年12月入黨。在部隊歷任班長、排長、副政指、政治指導員等職。1984年2月轉業地方后,歷任河南省焦作市司法局政治部干事,焦作市司法局紀檢委副科級紀檢員,基層管理科科長,《河南法制報》記者等職。一生酷愛文學、善于寫作,談古論今,以筆寄情;先后著書230余部,已經出版35部。在各種報刊、雜志、專業刊物、網絡平臺上發表作品上百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页游|
分宜县|
米林县|
周至县|
凤庆县|
苏尼特左旗|
缙云县|
和平县|
静乐县|
英山县|
瓮安县|
轮台县|
浮梁县|
沂源县|
高州市|
府谷县|
迁安市|
临海市|
洛阳市|
红安县|
新野县|
蓝山县|
历史|
连州市|
两当县|
称多县|
克拉玛依市|
永和县|
塘沽区|
石林|
四川省|
横峰县|
安达市|
广平县|
沾益县|
沅江市|
集贤县|
丰原市|
萝北县|
平乐县|
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