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一部分,筆者寫了“10連”那批年輕人的“天運”,說到天運,照理應該從時代背景講起,但筆者以為:時代背景是大話題,太政治、又敏感,還與哲學與邏輯牽涉,不好講,又講不好,平頭百姓還是說說天時、歷法、時辰之類的別樣“天運”吧。講的是機緣巧合,能自圓其說,慰藉心靈就行。雖說得有點玄,但還不至于落入魏晉玄學窠巢。</p><p class="ql-block">然后再來說說這批年輕人的“地運”吧:“10連”年輕人絕大部分來自濟南、順昌兩個街道(麗園街道放在“人運”中去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以上為后來盧灣區8個街道的分布圖)</span></p><p class="ql-block">濟南路街道位于上海市盧灣區東北部,東起西藏南路,西至順昌路、嵩山路,南沿肇周路、合肥路,北靠金陵中路。</p><p class="ql-block">順昌路街道位于上海市盧灣區東部,東臨肇周路,西沿重慶南路,南起徐家匯路,北至合肥路。</p><p class="ql-block">當時的盧灣區,有10個街道:瑞金、淮海屬于第一梯隊,濟南、順昌連同嵩山、吉安屬于第二梯隊。南部的五里橋、麗園、打浦三個街道因都在法租界之外(打浦還有一小塊尚在法租界內)的華界,故屬第三梯隊。“改開”之后,濟南、順昌、嵩山、吉安基本上都并入淮海街道。從來,盧灣人都自視很高,10多年前,黃浦和盧灣的“撤二建一”時,盧灣人戲謔自己是“大家閨秀”下嫁給了黃浦這個“洋場闊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上圖為濟南街道域內大眾劇場和金中點心店改造而成的蘭生大廈與金鐘廣場)</span></p><p class="ql-block">這兩個街道異中有同:歷史上,這兩個街道的全境都妥妥坐落在法租界的地盤之中,濟南街道還毗鄰公共租(英美租界),兩個街道的東面都與上海老城廂接壤,接受著英美商業制度、法蘭西文化、本土江南文化的直接浸淫和濡染,兩個街道都是上海海派文化和紅色文化重要源地之一。</p><p class="ql-block">兩個街道皆地處盧灣區的中東部的“上只角”。住宅,都沒有同是盧灣的瑞金和淮海兩個街道,那般庭院深深、洋房幢幢的高級感。但也絕不存在南部盧灣那般:有著大批棚戶與企業的區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上圖為黃金大戲院舊照(后改為大眾劇場)</span></p><p class="ql-block">兩個街道域內住宅大都屬于“中不溜秋”,主體住宅都是由石庫門弄堂組成的住宅區,當然也不乏商業區參差其中。兩個街道的居民基本同質,大都為職員、小商販、小業主、教師、醫生、職員等各業市民???谷諔馉巹倮?,一些名人如新聞工作者、書畫家、文藝工作者等,入住在域內石庫門弄堂。兩個街道年輕人,所處家庭很少大富大貴,這樣的家庭卻盛產“小家碧玉”、和風流才子,都是由華洋同框的“八方水土”孕育而成。</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上圖為八仙橋菜場老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但兩個街道也同中有異:濟南街道坐擁淮海路東段,商業繁華。商業,雖不如淮海路西段那么華采經典。但也足夠熱鬧,濟南街道擁有南陽橋、八仙橋、太平橋“三橋鼎立”的商業鬧市,舊時,還有南陽橋棉布市場、濟南路舊貨市場、太平橋小吃街,黃金大戲院(后名大眾劇場)、恩派亞大戲院(后名嵩山電影院)、大同戲院(后改為大慶劇場)均為滬上頗有影響的影院劇場。濟南街道商業氣息更濃些。域內曾前身是1935年9月由法公董局創辦的“喇格納小學”(后一度改為盧灣區第三中心小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ㄉ蠄D為濟南街道域內霞飛路巡捕房)</span></p><p class="ql-block">順昌街道就縱向而言,地處盧灣中部,文藝氣息更濃些。商業,有順昌路貫穿其中,順昌路當時也算是盧灣的二線商業街了,有店鋪上百家之多,雖然沒有大店名鋪,但是店鋪也算是鱗次櫛比了,所售商品大抵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交通上是盧灣南部到淮海路的主要南北通道,行有17、18兩條無軌電車線路,順昌路的熙攘之狀,也是那時的馬路常態。</p><p class="ql-block">域內設有震旦大學(今交大醫學院),還有在中國美術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的美術??茖W校,還有百年教會學?!葜兄袑W(后更名為五愛中學),上海針織技術研究所、上海昆蟲研究所,法商電燈、電車公司之類的文教機構和外商企業,因此,與濟南街道相比,文化氣息更濃些。舊上海的,順昌街道區域范圍內曾有過不少作坊、工廠,公私合營后合并成市屬企業,域內有市屬工廠23家,較大的有針織九廠、針織十四廠、第十印染廠、織襪二廠和亞洲刀廠、民生墨水廠、南洋煤球廠等,這些企業占地面積不小,因此,從人口密度來講,順昌街道比濟南街道要稍低些。文化設施有建國、長城電影院(在嵩山街道),同樂戲院(后成為蜚聲滬上的雅廬書場)。域內設有有法租界公董局慈善機構支持的“法童公學”(后改為后改為薩坡塞小學。)今為盧灣區第一中心小學,是上海傳統名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舊時順昌路街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以上為順昌街道域內黃陂路已華麗轉身為恒昌玖里別墅,開盤價為18萬/平方米,位于黃陂南路的恒昌玖里沿街別墅,仿佛是紐約曼哈頓的現代城市別墅的翻版。)</span></p><p class="ql-block">兩個街道還有一個不同點的是:濟南街道曾為歷史背過“黑鍋”: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起,八仙橋地區,因連接南京路淮海路的特殊區位,迅速發展成新的商業區,游人客商云集,一批著名商號與銀行遷此。此外,煙館、賭場、妓院及流氓大亨麇集,使八仙橋地區成為滬上藏污納垢之地。舊上海幫會頭目黃金榮就住在龍門路鈞培里。杜月笙、金廷蓀、浦錦榮等亦曾于此區域內居住。1927年3~4月間上海幫會反共組織中華共進會即曾以格洛克路(今柳林路)浦錦榮宅為其臨時會所,是策劃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中心之一。不知歷史巧合,還是沉渣泛起:文革期間,太平橋地區一度流氓橫行,與楊浦定海橋、閘北大洋橋、徐匯大木橋等“橋頭”齊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上圖為舊時八仙橋附近地圖,圖中墳山路即為今龍門路)</span></p><p class="ql-block">這兩個街道走出的年輕人,家庭經濟條件尚好,接受教育的程度較高。因此,他們素養氣質相近。這些人也就成為10連第一批核心“原住民”。社會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素養氣質相近的人群長期共處,會通過相互影響、價值觀共振和生態循環,而形成獨特的風氣與群體生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上圖為順昌街道域內上海美專舊址)</span></p><p class="ql-block">10連的整體情況是這樣的:文化程度較高,文藝氛圍濃郁,富有小資情調,但人員都膽小順滑,不挑頭,不抱團,彷佛是一個個二胡初學者的雅集,各自只會拉簡單的“吱咕吱”——“自顧自”之類的曲調。整個連隊是一個同質的,但很特殊的群體,絕大部分的人來自淮海路兩邊的“非無”,家庭,幾乎所以的人都受到過家庭的牽連。連隊有不少文革前的高中生,還有幾位進了大學門,卻因為各種原因被“退貨”的大學生,所以連隊頗有書卷氛圍、文藝氣息。</p><p class="ql-block">這些人做人識相知趣,夾起尾巴做人,規矩干活,是主流風氣,但也因年齡、經歷的不同而自然形成“圈子”。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感謝阿端無私提供照片</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溪县|
即墨市|
盐源县|
洛扎县|
肥城市|
恭城|
临泽县|
疏附县|
吐鲁番市|
房产|
达尔|
天气|
马关县|
大方县|
九龙县|
石阡县|
江西省|
黄浦区|
黄山市|
苏州市|
正蓝旗|
泽州县|
雷山县|
淅川县|
库伦旗|
涿鹿县|
荔波县|
扶余县|
卢龙县|
泗阳县|
调兵山市|
晋城|
会宁县|
昌宁县|
龙泉市|
温宿县|
屯昌县|
鸡东县|
平果县|
化德县|
兴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