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b>始建于1395年(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歷經多次破壞和重建。王宮得名于《詩經》中“君子萬年,介爾景福”中“景福”二字。王宮面積與規(guī)制嚴格遵循與宗主國中國的宗藩關系,為親王規(guī)制的郡王府,依明代王府之制營建,所有建筑均以丹青之色來區(qū)別于中國皇宮的黃色。占地面積12.6萬坪(57.75公頃),呈正方形,南面是正門光化門,東為建春門,西為迎秋門,北為神武門。</b></h1> <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b>李成桂建立李氏朝鮮之后,就派人去明朝朝拜明朝天子。明太祖給這里賜名“朝鮮”,朝鮮也成了明朝的藩屬國。朝鮮君主是朝鮮的君主,還是明朝大臣子,屬于郡王級別的。</b><span style="font-size: 17px;"><b>之所以叫青瓦臺,是因為這里的建筑用的都是青瓦。</b></span><b>朝鮮國王修建王宮時,都是按照明朝郡王的規(guī)格修建的。其所有建筑均以丹青之色,以此來區(qū)別我國皇家專用的黃色。景福宮建立之后,這里就成了朝鮮君主居住和辦公的地方,也成了朝鮮的政治中心。</b></h1><h1> <b> “<font color="#ed2308">一座青瓦臺,半部韓國史</font>”,從李氏朝鮮開始到現在,青瓦臺這塊地方擔任韓國政治中心600多年的時間。如果從高麗王朝的離宮算起的話,這個時間更是高達數千年,真的相當于半部韓國歷史。從高麗王朝的離宮到后來的李氏王朝的景福宮、日本殖民時期的日本總督府、韓國中央廳、青瓦臺,這一切的事情都發(fā)生在這里。<br></b></h1> <h1><b>最適合以青瓦臺本館為背景拍照的地方</b></h1> <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 </span><b><font color="#ed2308">景福宮</font>】始建于1395年(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歷經多次破壞和重建。王宮得名于《詩經》中“君子萬年,介爾景福”中“景福”二字。王宮面積與規(guī)制嚴格遵循與宗主國中國的宗藩關系,為親王規(guī)制的郡王府,依明代王府之制營建,所有建筑均以丹青之色來區(qū)別于中國皇宮的黃色。占地面積12.6萬坪(57.75公頃),呈正方形,南面是正門光化門,東為建春門,西為迎秋門,<font color="#333333">北為神武門</font>。</b><br></h1><h1> <b><font color="#ed2308"> 神武門</font><br></b></h1> <h1><b>集玉齋</b></h1> <h1><b>景色誘人</b></h1> <h1><b>乾清宮</b><br></h1> <h1><b>初陽門</b></h1> <h1><b>金光門</b></h1> <h1><b>玉壺樓</b></h1> <h1><b>長安堂</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span style="font-size: 17px;">韓國國立民俗博物館】</span></font></b></h1><h1> <b>位于韓國首爾特別市鐘路區(qū)世宗路1-1號景福宮內,是一座專門展示韓國傳統生活方式的歷史類博物館。該博物館是是韓國唯一全面展示民俗生活歷史的國立綜合博物館,館內收藏有近4000件民族資料。<font color="#ed2308"><span style="font-size: 17px;"><br></span></font></b></h1><h1> <b> 館內分為三個主要展館:第一展館主要展示史前時代至朝鮮時代人們的生活歷史;第二展館為農業(yè)展館,展示農耕、漁獵場景及相關生活物品;第三展館則展示韓國人從出生到成人儀式、婚禮、祭祀等各個階段的生活面貌。<br></b></h1> <h1><b>十二支神像</b></h1> <h1><b>舍元殿</b></h1> <h1><b>交泰殿</b></h1> <h1><b>康寧殿</b></h1> <h1><b>慶會樓</b></h1> <h1><b>景區(qū)內有不少老師和學生邊參觀邊學習歷史.</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7px;"><b><font color="#ed2308"></font></b></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b><font color="#ed2308">【勤政殿】</font></b></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b style="font-size: 17px;">作為韓國國寶第223號,始建于朝鮮王朝太祖三年(1394年,明朝洪武二十七年),作為正殿,主要用于舉行國家的重大慶典,接見外國使節(jié)等重大外事活動,是景福宮各殿之首。</b></h1><h1> <b>勤政殿在上下樓臺上,結構為兩層的大規(guī)模建筑物,在建筑物內部沒有上下之分,在殿的中央,設有帝王的御座,原來在殿內設有許多用于儀式的器具,現已蕩然無存。現存的勤政殿在明萬歷二十年(1592年,宣祖二十六年)由于壬辰倭亂被燒毀,后在清同治六年(1867年,高宗四年),由興宣大院君予以修復,其正面寬為100.7尺,側面為70.1尺。</b></h1> <h1><b>勤政殿</b></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五世其昌 攝影並撰寫美篇</font></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2025.4.25</font></b></div></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市|
都兰县|
公安县|
济南市|
航空|
汝南县|
侯马市|
绿春县|
乌兰浩特市|
蓝山县|
桓仁|
平乡县|
清丰县|
桂林市|
富民县|
延安市|
易门县|
台东县|
屏东市|
石柱|
沿河|
囊谦县|
阿坝|
贵南县|
清涧县|
古浪县|
白玉县|
昂仁县|
鲁甸县|
河源市|
长沙市|
明溪县|
东台市|
铁岭县|
康保县|
富蕴县|
合阳县|
雅安市|
浦江县|
长白|
祁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