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藏路線圖 <b>D39 10月19日<br>察雅縣—貢覺縣(海拔3640米)行駛165公里 時間:8:00—14:00</b> 在西藏,幾乎每個縣都縈繞著古老的傳說,如同神秘的面紗,為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無盡的魅力。 相傳17世紀中葉,藏傳佛教格魯派高僧嘎曲·扎巴江措在克貢村附近山頭的懸巖下修行,后人便把他的修行地叫作“察雅”。 察雅,藏語意為“巖槽”,在清代史料中寫作“乍丫”或“扎雅”。<br><br> 清晨8點,我們懷著對未知的期待,離開高僧修行地,踏上了前往貢覺縣的旅程。 這一路,先上國道G349,再轉省道S303。雖只有165公里,卻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要途經山區,地勢起伏較大,有較多的彎道和上下坡路段。逆光行駛時,明暗差大,給行車帶來了較大的隱患。路上大貨車也不少,個別路段還是非鋪裝路面,坑洼不平。 當轉入省道S303后,車輛明顯減少,景色也顯得有些平淡。距離貢覺縣大約60公里時,地貌發生了變化,一片高原草甸出現在眼前。 高山兀鷲 一只高山兀鷲進入視線,它近在咫尺地隱藏在草中,兩只犀利的眼睛警惕地窺視著四周,仿佛在等待著出擊的最佳時機。<br> 青藏喜鵲 喜鵲飛來,為旅途增添了一份別樣的色彩。別看它外表與內陸喜鵲相同,實際上卻是不同的物種,一個是青藏喜鵲,一個是東方喜鵲。盡管它們都屬雀形目鴉科鵲屬的鳥類,但在遺傳基因上存在差異,因而被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山上的異動吸引了我的注意,仔細查看,發現幾十只巖羊隱藏在草與亂石混雜處。它們悠閑地覓食,一會兒追逐嬉戲,一會兒蹦蹦跳跳,根本沒有察覺到我們的存在。 路過一個村莊時,一股糞臭味撲鼻而來。抬頭一看,鮮牛糞像烀餅子一樣貼滿了墻壁,這奇特的景象引起了我們極大的興趣。 急忙求助百度大哥,原來糞餅制作有著“嚴格程序”,要經過收集、預處理、塑形、晾曬、存儲等五道工序。 藏民們會在早晚收集新鮮牛糞,去除其中的泥土、草屑等雜質,然后用手將牛糞揉成3 - 5厘米厚大小相同的餅狀,糊在墻上或放置在平坦開闊、陽光充足且通風好的地方晾曬2 - 3天。曬干后的牛糞餅會被收集起來,用于燒水、做飯、取暖等生活需求。 這一路,我們走走玩玩,不時停下拍攝那些可愛的動物。原本165公里的路程,竟走了6個小時。 下午2點,到達貢覺縣。因為昨晚鍛煉時被器材傷到頭,所以直奔人民醫院急診室。醫生簡單處理后,糊上創可貼,醫藥費竟分文不收。之后,入住白宮酒店160元。 從察雅到貢覺,有刺激的路況和別具一格的藏地風情,更有那些可愛的鳥類和巖羊。西藏這片土地,就像一本永遠翻不完的書,每一頁都寫滿了故事,等待著人們去發現、去解讀。 <b>請看下期(三十五)貢覺縣—白玉縣</b>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城县|
民权县|
西乡县|
邹城市|
山丹县|
兴文县|
兰州市|
绥德县|
美姑县|
诸城市|
吴桥县|
开远市|
大姚县|
嘉善县|
景宁|
垫江县|
穆棱市|
宁晋县|
福贡县|
浙江省|
板桥市|
两当县|
禹州市|
新宾|
林周县|
左权县|
防城港市|
平顺县|
大悟县|
嘉峪关市|
寿光市|
江口县|
新源县|
库伦旗|
周口市|
余庆县|
改则县|
灌云县|
天门市|
金昌市|
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