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年農歷六月十五,一年一度的貢巴草原插箭節在華蓋山下盛大舉行。當晨曦初照,華蓋山云霧繚繞,宛如仙境,藏族同胞身著色彩艷麗的傳統服飾,匯聚于此。男人們騎著駿馬,抬著裝飾精美的箭簇登上被當地藏民稱為離天最近的華蓋山頂,箭桿上掛滿經幡、哈達,寓意將祈愿隨飄揚的經幡傳遞給神靈。在煨桑儀式升騰的煙霧與誦經聲中,眾人齊心協力將箭簇插入指定位置,完成對山神的虔誠供奉。隨后,草原上展開賽馬、摔跤等傳統競技,歡笑聲、助威聲回蕩在山間和草原上,展現出藏族同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也讓這古老習俗在時代中煥發新的生機 。 </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的插箭活動則獨具一格,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其參與者皆為寺內僧侶?;顒赢斕欤畟H們身著傳統服飾,手持精心制作的箭簇,懷著虔誠之心,沿著山路前往后山靠近天葬臺的插箭點。在莊嚴的儀式中,箭簇被鄭重插立,插箭過程伴隨著眾多僧侶誦經祈福,現場彌漫著神圣肅穆的氛圍。</p> <p class="ql-block"> 插箭節快來臨時,從不同地方遠道而來的藏民們,在華蓋山下一條小溪邊上搭起了很多的帳篷,家家都架起了爐灶,大家相聚一起,共同歡度節日。</p> <p class="ql-block"> 清晨,牧民們跨著駿馬,手持木棍造成的箭桿準備登山插箭祈福。箭的頂部綁柏枝,下面扎有彩色木板質箭羽,并纏有哈達或彩布條。</p> <p class="ql-block"> 黎明時分,首先登上山頂的牧民,在晨霧中用羊毛搓成的經索,上面掛有小幡旗,一圈圈地纏繞在山巔的箭垛上,意為箭垛永固,祈幸福萬年!</p> <p class="ql-block"> 牧民們騎著駿馬在山頂上圍著箭垛從左至右轉三圈后,然后揚起了"隆達"。"隆達"意即風馬,寓意將美好祈愿借風傳遞給神靈。風馬印有佛陀、駿馬馱經等圖案,駿馬象征神速通達,藏民通過撒放風馬祈求消災解難、人畜興旺、五谷豐登。</p> <p class="ql-block"> 插箭節這一天,人們將箭翎插進箭垛,新箭簇擁著舊箭,蔚然矗立于山巔,象征著戰神的威嚴,象征著一個部落不可欺凌、不可戰勝。</p> <p class="ql-block"> 在華蓋山頂上,一座無數箭桿壘成的巨大的箭垛,多條長長的的經幡從箭垛連接到另一座山頂之上,無數幡旗在山頂中迎風起舞,場面異常壯觀。</p> <p class="ql-block"> 一波又一波的牧民趕至山頂圍繞著箭垛,參與者在插箭節中高喊“拉加羅”,其含義為“天神勝利”。這一呼喊是祭祀山神時的傳統口號。由于不停地撒放的“隆達”,山頂上鋪滿了厚厚的的“隆達”,仿佛成了被大雪覆蓋了的雪頂。</p> <p class="ql-block"> 在插箭節這重大傳統節日中,牧民們會以村落或部落為單位相互間舉辦各種慶?;顒?,無鞍賽馬是其中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p> <p class="ql-block"> 郎木寺坐落在海拔3800多米的甘肅、青海、四川三省區的交界處,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郎木寺鎮郎木村,是一座擁有深厚歷史的佛教寺廟。插箭活動在郎木寺后山天葬臺附近,其與眾不同的是參與者主要以郎木寺僧侶為主。</p> <p class="ql-block"> 郎木寺開辦有藏學院,包括僧侶和學生有1000多人。這個身穿紅色衣服參加插箭活動的年輕的僧侶,應該是學院中的學生。</p> <p class="ql-block">在走向插箭活動場地的藏學院少年學生。</p> <p class="ql-block">背向的小僧侶是年令最小的,約八九歲!</p> <p class="ql-block">手拿著“煨?!蔽锲返男∩畟H學生邊走邊背誦著經文。</p> <p class="ql-block">一個帥氣和熱情打招呼的小僧侶</p> <p class="ql-block"> 僧侶們杠著兩支最長的公用箭(大的一支屬大活佛、稍小的一支可能屬各僧侶)爬上舉行插箭活動的后山上。</p> <p class="ql-block"> 插箭儀式前,僧侶們眉眼染上笑意。他們興致勃勃地掏出手機,彼此邀約著合影留念。有人整理衣袍,有人笑著比出輕松的手勢,鏡頭定格下這些珍貴瞬間。</p> <p class="ql-block"> 孜夏是藏傳佛教僧人普遍使用的帽子,也是藏區獨有的僧帽。 帽身用錦緞或氆氌制作,上面有許多羊毛編成的穗子,因形似雞冠,有人稱之為“雞冠帽”。孜夏分為卓孜瑪和卓魯兩種,三大寺中一般僧人戴卓魯,大小執事僧則戴卓孜瑪。 扎什倫布寺內密宗僧人和有學位的僧人都戴卓孜瑪,其他僧人則一律戴卓魯。圖為頭戴卓魯的僧人在眾僧侶擁簇下施施然地走向插箭活動的場地。</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僧人笑容可鞠地面對鏡頭接受眾攝影者的拍攝</p> <p class="ql-block">煨桑是藏民族的傳統習俗,“?!币鉃閮艋?、消除污穢。人們將柏枝、香草等置于煨桑爐,燃起裊裊青煙,伴隨著青稞、茶葉等祭品,誦經祈禱。煙霧升騰間,寄托著對神靈的敬畏、對美好生活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 待兩支最長的公用箭插完后,僧侶們蜂擁而上,用細長的羊毛線或哈達將箭堆纏牢。之后,便到離插箭處較遠的插旗地點,煨桑、插旗,然后揚"隆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切準備就緒,僧侶們站定,向著天空高聲呼喊“拉加羅”,聲音高亢嘹亮,劃破長空。這呼喊聲中,有對天神的聲援,也飽含著對和平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插箭場地之上,僧侶們身披絳紅僧袍,雙手合十,整齊地坐在山坡上。他們微閉雙眼,神情莊重肅穆,口中念念有詞,低沉悠遠的經文在空氣中流淌。煨桑爐中青煙裊裊升騰,幡旗隨風簌簌作響,在場眾人屏息凝神,整個場地籠罩在莊嚴神圣的氛圍里,仿佛時間都在此刻靜止。</p> <p class="ql-block"> 插箭節現場,一些僧侶立于高臺,面朝蒼穹,雙手奮力揮舞燃燒的柏枝,火星與青煙騰起??谥斜虐l激昂呼喊,聲浪沖破云層。熾熱的火焰、翻涌的桑煙、震顫的吶喊,交織成人與天地神靈溝通的熱烈圖景。</p> <p class="ql-block"> 湛藍天空下,風馬如浪潮漫天飛揚,密密麻麻鋪滿視野,翻涌間似雪浪奔來,又如驟雨傾瀉,帶著人們對福運的祈盼席卷天地,將虔誠的心愿化作鋪天蓋地的信仰之景,震撼又壯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宁县|
顺平县|
文昌市|
合肥市|
库尔勒市|
南木林县|
望奎县|
马山县|
呼图壁县|
新乐市|
虹口区|
印江|
桦南县|
嘉祥县|
五指山市|
壤塘县|
定西市|
靖州|
武安市|
涞水县|
长岭县|
台州市|
密云县|
花莲县|
皮山县|
宾川县|
贡嘎县|
六枝特区|
韩城市|
白玉县|
崇仁县|
社会|
静乐县|
双桥区|
夏津县|
海伦市|
察雅县|
富源县|
南昌市|
沅江市|
张家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