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市直比賽結束后,我幸運的獲得了參加市賽的機會。實話說,當時知道參加市賽的時候,壓力大于喜悅。但一步有一步的價值,一處有一處的風景,這一次的市賽收獲遠比承受的壓力和累來的更多。有收獲、有遺憾,更有成長。</p> <p class="ql-block"> 拿到課題后,我瀏覽了整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我覺得雖然是五單元的最后一個解決問題,但是單就做題而言難度不大。于是我在班級內做了前測,幾乎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都會列式并且計算正確。一節課的設計一定是要尊重孩子思維起點的,既然學生會做題了那這節課要教給孩子什么呢?這個例題的“前世”是什么?未來又會走向哪里?帶著各種疑惑開始細致地閱讀教參、查閱資料、跟輔導老師探討。</p><p class="ql-block"> 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次對學生進行前測后發現,學生雖然會解答,但是僅停留在會列式的淺層,對于列式的依據表達不清,畫圖只能表示出部分條件,理不清其中的數量關系,分析問題的過程更是缺乏邏輯。針對這些問題,于是我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會用色條圖分析數量關系,感受兩步計算解決問題需要找中間問題的策略,感悟分析法和綜合法解決問題的方法,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識,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四能”,提高數學素養。簡言之,就是要授之以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目標確定了,真正開始設計課才是痛苦的開始。當然這種痛苦更多的是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痛苦,是在辦公室坐了好幾個小時卻沒有實際產出的痛苦,是思維縹緲卻想不到實在操作、思維和語言都混亂的痛苦。我想還是平常歷練與積淀的太少,一堂課想要精彩,引人入勝,與平日的思考沉淀離不開。在日常備課中就應該多思考,多研究。我想所有的一鳴驚人,應該都是厚積薄發。</p> <p class="ql-block"> 準備課的過程雖然煎熬,卻也有著實實在在的收獲。學習的同時也在不停的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解決問題之所以是很多孩子的噩夢,講了兩遍三遍的題型換個情境就不會了,可能是因為學生壓根不會分析問題且沒有思考其中的數量關系,而是憑慣性做題。看到求剩下的就用減法,看到平均就用除法,至于背后的部分與整體的關系、總數與份數的關系以及意義的理解都有所欠缺。所以這也是我接下來在解決問題教學中會著重加強的地方。其次,畫圖是理解題意的有效手段,從一年級的直觀圖到二年級的色條圖再到三年級之后的線段圖,畫圖的方法也是伴隨著孩子的思維由直觀到抽象的過程。之前我甚至忽略了色條圖的教學,覺得有點多此一舉,直到這一次磨課我才發現,班里程度好的孩子理解線段圖完全沒問題,但大部分程度一般的孩子更愿意去一個一個畫圓圈這種直觀圖,是因為線段圖太難理解了畫不出來。當我把色條圖的方法教給他們時,他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又簡便又直觀。我想有了色條圖的過渡,再教學線段圖應該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所以,認真研讀教參,在教學中把握準孩子的認知和思維起點尤為重要。</p> <p class="ql-block"> 一個人的力量真的很渺小,但幸運的是我有樸數團隊的引領和托舉。整個準備期間,崔姐和輔導老師們(安娜老師、馬魯敬老師、李萌老師、盧玉麗老師)不停的陪我研討、給我加油打氣!也許我在冥思苦想、絞盡腦汁的東西,輔導老師立馬就能看透說破。當然我們也會為了一個環節的重點突破反復琢磨、糾結好幾天。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打磨,最終成型的這節課,既有深度又有厚度。這背后是我講了多少遍,他們就跟著聽了多少遍,磨了多少遍。忙前忙后,從無怨言。顧不上吃飯,放學后一起加班,挑燈夜戰更是常有的事。他們對我真的是有求必應,只要我有需求她們的回答一定是“可以,沒問題”。不僅有行動上的支持,更有精神上的鼓勵。除了磨課上的指導,在我懷疑否定自己的時候,她們又會及時給我補充點心靈雞湯。有時候評完課后看著大家滿身的疲憊,內心無比感激卻無從說起。馬姐說,“別想那么多,我們當時也是在大家的幫助下走過來的。” 可能這就是我們樸園人的精神吧。一堂課的呈現,真的凝聚了大家的力量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 特別感謝二年級組同事們的支持,無論我什么時候試課都會毫不猶豫的盡量調課給我,幫我安排學生。我的團隊老師更是包攬了我的午休看班和課后服務看班的任務,讓我沒有后顧之憂。</p> <p class="ql-block"> 還要感謝馨月小美女的貼心助理服務。比賽當天全程跟著我各種幫忙提東西跑腿當司機,超級暖心。</p> <p class="ql-block"> 賽后正在為上課時的遺憾悶悶不樂時,收到了鮮花,心里舒服了好多……</p> <p class="ql-block"> 學生送的花第二天我才看到,雖然有點蔫了,但我覺得無比美麗。</p> <p class="ql-block"> 賽課真的是一場挑戰,比賽時的自信都來源于充足的準備。除了好的教學設計,教師自身的上臺氣場、神態動作、教學語言、板書、節奏等這些細節都很重要。反思這一次賽課經歷,自己在很多細節問題上的處理還有待加強,有些預案做的還不夠充分,課堂教育機智不夠靈活。想要信手拈來、從容應對日常還是得多磨煉、多積累。</p> <p class="ql-block"> 回看來時路,當時覺得好難好難,現在覺得堅持一下,我也可以。畢竟我不是一個人在奮斗,有那么多的關心與愛。賽課的過程非常充實飽滿,感恩有這一次的體驗。知己不足而奮進,望山遠歧而力行。這一次留有了遺憾,也是為下一次努力與成長留有了空間。平日里多思考多學習才是硬道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柘荣县|
肇庆市|
鄂尔多斯市|
宜阳县|
法库县|
五家渠市|
三穗县|
丰台区|
乐安县|
昌都县|
台山市|
天水市|
清丰县|
云龙县|
大连市|
保德县|
潜山县|
禹州市|
赣州市|
岫岩|
高碑店市|
温州市|
平江县|
民乐县|
常宁市|
阳山县|
思南县|
开阳县|
大荔县|
西和县|
固原市|
拉孜县|
碌曲县|
庆云县|
莱州市|
邳州市|
江山市|
阿荣旗|
故城县|
广元市|
定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