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皖南山區腹地的東至縣花園鄉源口村,群山峻嶺之中,到處可看到半山腰的云端上有一片片茶園,與樹木、山花、竹林、河流交相輝映,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而散落在大山之中的一個個小村落里,大大小小的茶葉加工廠星羅棋布,成為了當地鄉村振興的中流砥柱,馬坑源口茶業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方太進、方志剛父子二人兩代接力傳承,潛心做好“玉露銀峰”系列綠茶,曾在1995年中國農業博覽會上獲金獎,并先后榮獲省級《茶葉生產先進企業》、《安徽省民營科技企業》稱號和安徽省著名商標品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說起方太進,方圓幾十里可謂是無人不知。1976年他高中畢業后就在當時的大隊里先后任民辦老師、大隊民兵營長、大隊長、大隊管委會主任,1983年他當選為村主任、村支書,并在村支書的位置上一直干到了2012年。在基層工作風風雨雨幾十年,方太進說他心里只想著一件事就是把茶葉做好,做出品牌,做出效益,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村任主要職務后他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力發展生產,70、80年代主要抓新茶園建沒、品種改良和低產茶園改造,提高紅茶產量,但由于但時受大環境的影響,全村只生產紅茶,而紅茶的時價一斤只有幾塊錢,效益差,鄉親們生產生活仍然困難。進入90年代,方支書搶抓機遇,大膽探索,在村里辦茶廠帶頭做綠茶,茶葉單價和產值很快就翻番。經過長期努力,綠茶價格逐年提高到現在的每斤880元,甚至還賣到了每斤1680元。馬坑源口茶葉還曾一度被國務院和省政府指定為公務招待茶,一些外地客商自從喝了馬坑綠茶后,大都就只認準這里的茶葉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進入2000年后,茶葉品牌打出去了,但如何進一步提高產量和效益呢?方太進支書帶領村兩委一班人經過反復考察調研,大家一致認為要想綠茶產業上新臺階就必須要實現路通、電通和通信通。在鄉黨委、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源口村開始拓寬山路,將過去的土路和人行山道全部進行整修。在那個條件艱苦的年代,村民們幾乎用原始的方法,用了整整三年時間,拉修通了鄉政府至源口村村部的12.5公里的主干道,并為后來實現20多公里的組組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源口村還進行了大規模的電力改造,將散落在大山里的8個村民組全部通上了電,使這個千百年來只點松油燈,靠手工炒茶葉的山村用上了電,還辦起了多家茶葉加工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茶葉產量提高了,單一的傳統銷售已跟不上形勢了,源口村又率先裝上了程控電話,并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里,實現了電信、移動、聯通網絡信號全覆蓋。現在一到茶市,當天的茶葉快遞就能發往北上廣等地,源口村茶葉年銷售量達到了6萬余斤,產值近3000萬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2年,從村里主要崗位上退下來的方太進就一直沒閑著,他在注冊登記馬坑源口茶業有限公司的基礎上,還牽頭組建了茶葉合作社,深度開發“玉露銀峰”系列綠茶,帶動鄉親們投身到鄉村振興的火熱大潮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談起今后的設想,方太進表示將茶園和茶廠放心交給兒子方志剛,讓兒子接續奮斗,開辟綠茶發展的新天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方志剛是個返鄉創業的大學生。他2010年大學畢業后先后在合肥、常州等地企業工作,2015年在父親的強烈要求下,他返鄉了,正式接手父親的茶廠。方志剛從茶園升級改造著手,著重于品牌建設,他堅持引進適合本地的茶樹新品種的,加強茶樹培育提高發芽勢;堅持進行無公害生產,不施化肥,采用生物防治控制病蟲害;堅持挖茶棵,深根除草,改良土壤,提高養分。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方氏父子深耕的"玉露銀峰"已成為“東至云尖”品牌綠茶系列的一張響亮名片。據悉,"玉露銀峰"是由池州地區知名茶葉專家江平命名,寓意是,茶葉鮮葉上的露珠像玉一樣晶瑩剔透,鮮嫩無比;成品干茶密披著茶毫,就象是銀色的筆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為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2019年,方志剛到安徽大學茶學專業進修了兩年,對茶葉行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增強了他返鄉創業的信心和和決心。同時他還參加了市、縣級有關業務知識培訓,獲得了高級評茶員資格。2021年,方志剛當選為源口村支部委員會委員,接過父親的重任,繼續為源口村茶葉發展奉獻自己智慧和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一片茶到現在的茶產業,是方氏一家二代人的接力傳承,也是東至茶發展的一個小小縮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茶葉是東至的明信片之一,發展壯大茶產業,發揚優秀傳統文化,離不開政府的幫助和扶持,更需要千千萬萬個像方氏父子一樣的茶人的努力。茶葉是萬千茶農的心頭好,茶產業興旺也將惠及更多的人。(丁春生 汪馮青)</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始县|
竹山县|
杭锦后旗|
绥化市|
玉树县|
博湖县|
贵溪市|
定结县|
海安县|
昭通市|
罗源县|
万盛区|
泰来县|
韶山市|
建平县|
当雄县|
介休市|
新建县|
屏山县|
赞皇县|
华容县|
靖边县|
克什克腾旗|
木里|
鞍山市|
万年县|
桂林市|
普格县|
宁强县|
梅州市|
中江县|
内江市|
兖州市|
七台河市|
滦南县|
永平县|
会理县|
奉新县|
尤溪县|
丹东市|
大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