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如果說蘇州最老的園林非滄浪亭莫屬,那最新的園林就一定是吳江同里的靜思園。靜思園雖為現代園林,無百年古園的厚重歷史,但因其精湛的造園藝術,被列入4A級景區。</p> <p class="ql-block">在江南,靜思園你肯定陌生。如果你在蘇州,那你可能很熟悉。大家從知道這個名字基本上是從新聞報道中得來的,而這個新聞確是靜思園拍賣的新聞。</p> <p class="ql-block">江南園林基本是明清時代,早一點的是宋代。而靜思園這座園林由吳江企業家陳金根于1993年起建造,歷時十年完成,融合蘇州園林的秀美與皇家園林的恢弘,綜合了其他園林的優點,成為蘇州園林中獨樹一幟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靜思園整體呈“東宅西園”格局,由北面的鏡湖、南面的小龐山湖以及中間的“枕河人家”組成,融合了江南水鄉的靈動與古典園林的精致。</p> <p class="ql-block">走進園中,繞過花籃廳,曲廊邊的杜鵑花與黛瓦白墻的對比尤為鮮明,也巧妙遮擋部分視線,形成“隔而不斷”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靜思園曲折的貼水長廊是園內極具特色的景觀構筑,展現了江南園林“曲徑通幽”的造園智慧。這一長廊系統通過精妙的設計,將園內建筑景觀有機串聯,形成移步換景的觀賞體驗。</p> <p class="ql-block">園子里很靜,幾無游人,偶爾能聽見幾聲鳥鳴,又很快消散。長廊盡頭,鏡湖的水色驀然躍入眼簾。此時的湖面如一塊一塊打磨過的碩大翡翠,倒映著橫跨湖面,氣勢恢宏的鶴亭橋。</p> <p class="ql-block">鶴亭橋是靜思園的標志性建筑,不同于傳統蘇州園林的“小橋流水”,借鑒揚州瘦西湖五亭橋設計,廊橋形似展翅仙鶴。橋有三拱,均為半圓,與水面倒影相連,成三個整圓。</p> <p class="ql-block">靜思園的長廊設置多處框景窗,窗欞圖案包含冰裂紋、回紋等多種樣式。東廊設透光花格,形成投影;西廊采用疏瓦構造,創造斑駁日影。每段轉折處懸掛匾額,如“聽雨”“觀瀾”等。</p> <p class="ql-block">沿著水廊往南,折入小龐山湖,湖面較鏡湖更為幽靜。與北部的鏡湖遙相呼應,形成“一園雙南湖”的景觀結構。湖名源自園主故鄉同里八湖之一的龐山湖,象征園主對自然山水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靜思園作為一座現代仿古園林,在設計中巧妙借鑒了江南三大名勝的經典景觀元素,將其融入布局中,形成獨特的“集錦式”造園風格。</p> <p class="ql-block">小龐山湖中三座石塔,造型參考西湖原版,但體量略小以適應湖面尺度。憑欄望去,湖心的三座石塔靜靜佇立,塔影與云影在水中交織。這顯然是借鑒西湖“三潭印月”的景致,只是規模小巧許多,倒更顯精致。</p> <p class="ql-block">西湖的三潭印月以中秋“燃燈映月”聞名,而靜思園在細節和意境上又融入了自身的特色。三塔呈等邊三角形分布,布局更緊湊,石塔造型融入了吳地石雕工藝,塔身紋飾帶有江南水鄉特色。</p> <p class="ql-block">靜思園的小垂虹直接模仿拙政園的小飛虹,均為朱欄灰瓦的廊橋,橫跨水面,名稱借鑒了吳江歷史名橋“垂虹橋”。這橋讓我想起拙政園的小飛虹,不過這廊橋曲線更為柔和,朱紅色欄桿與灰瓦頂形成鮮明對比,倒映水中如飛虹,像是畫家隨手勾出的一道朱砂線。</p> <p class="ql-block">靜思園小垂虹與拙政園的小飛虹雖同屬江南園林廊橋的經典范式,外觀形制:一脈相承,各有巧思,卻在細節處各具風韻,是對小飛虹的致敬與再創作,形成了跨越時空的園林藝術對話。</p> <p class="ql-block">小龐山湖畔的落霞亭亭名取王勃“落霞與孤鶩齊飛”意,是賞夕陽最佳處。</p> <p class="ql-block">站在亭中,透過四面圓洞望出去,東側圓洞框住靜思園標志性建筑鶴亭橋,西側圓洞將慶云峰奇石納入畫中,南北圓洞分別捕捉鏡湖和小龐山湖的不同景致,每個圓洞都如同一個天然畫框。這設計分明脫胎于揚州瘦西湖的釣魚臺,倒也別致。</p> <p class="ql-block">靜思園的“集錦式”造園理念,將西湖的“山水意境”、瘦西湖的“框景藝術”、拙政園的“廊橋美學”都化作了自己的語言,卻又不失吳地水鄉的本色。</p> <p class="ql-block">游覽時,對比觀察三處借鑒景觀與原型的異同,感受古典園林的傳承與創新,也是一種樂趣。</p> <p class="ql-block">小龐山湖沿岸點綴太湖石與垂柳,湖中設清風亭,形似漁翁斗笠,以九曲石板橋連接岸邊。清風亭的設計與園名“靜思”呼應,體現“靜以致遠”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作為觀景亭,清風亭更強調“清風徐來”的自然意境。在此休憩,同時欣賞園內湖光山色,尤其是小龐山湖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龐山草堂是園主陳金根為紀念母親“龐山女”所建,以孝道文化為主題。取名“龐山草堂”,呼應附近的龐山湖歷史。草堂臨水而筑,為四面廳結構,體量較大,周圍湖石疊山、古木蒼柏,幽靜的文人雅居氛圍。</p> <p class="ql-block">三面臨水的借紅軒,融合蘇州園林的輕盈與皇家園林的軒昂,屋頂采用飛檐翹角設計,整體色調素雅,取意“借得夕陽一抹紅”。軒內設有“美人靠”,倚欄遠眺湖光山色。北望可見龐山假山環繞,云墻蜿蜒;西觀步石曲橋、亭臺錯落;南賞楊柳依依。</p> <p class="ql-block">湖西側“如歸舫”臨水而建,舫身雕花精美,似隨時欲泛舟湖上,暗喻“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哲思。</p> <p class="ql-block">湖中人工堆疊的假山小龐山采用太湖石或靈璧石堆疊而成,雖體量不大,但模擬自然山勢,造型精巧,與周圍的亭臺相映成趣,構成一幅山水畫卷,體現江南園林“咫尺山林”的造園手法。</p> <p class="ql-block">登上小龐山,視野開闊,湖光山色盡收眼底。閣內設有美人靠,倚欄休憩,感受山風拂面。山上的快風閣取自古典詩詞蘇軾“快哉此風”。建筑風格融合了蘇州園林的飛檐翹角與現代園林的簡約線條,既典雅又富有動感,契合“快風”之名,象征清風徐來、心曠神怡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離開時,長廊杜鵑花枝的光影已悄悄移了一寸,這一程漫步,看盡水色山光,竟覺兩小時短如一盞茶工夫。</p> <p class="ql-block">身后的那些亭臺樓閣、湖光山色,又重歸寂靜。但我知道,這份寧靜已經留在了心里。在這個喧囂的世界里,能遇見這樣一方凈土,實屬難得。靜思園的美,不在奇巧,而在靜好。它像一首含蓄的宋詞,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川县|
平原县|
衡山县|
闽清县|
夏津县|
依安县|
新民市|
绥化市|
东海县|
五大连池市|
海门市|
兰州市|
余姚市|
湛江市|
大悟县|
三江|
平罗县|
屯留县|
海林市|
万盛区|
永丰县|
美姑县|
巴彦淖尔市|
舟山市|
天等县|
花垣县|
从化市|
惠安县|
龙州县|
乐陵市|
永福县|
长宁县|
昌都县|
新疆|
林州市|
临沧市|
金塔县|
任丘市|
阳城县|
阜康市|
青铜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