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聞名遐邇的福建土樓早已在心中種草,這次福建之行正好了去這個念想。在網上查了一下福建土樓中較有特色的當屬南靖土樓,而其中的“田螺坑土樓群”最具豐采,有著“四菜一湯”的美譽。田螺坑村距離廈門市區不太遠1個多小就來到了這里,本以為過了山門就到村子里了,結果一問還有12公里的山路才能到達目的地。無奈之下只能繼續駕車前行,彎彎曲曲的山路繞了N圈終于抵達了“田螺坑土樓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田螺坑土樓群”座落在湖崠山山腰的碧綠山林中,海拔787.8米,是黃姓客家人的聚居地,也是福建土樓的杰出代表。土樓群布局獨具匠心,四座圓樓環繞著一座方樓,錯落有致地排列在山間,恰似一朵盛開在山間的巨型梅花,又似“四菜一湯”擺在大地的餐桌上,這獨特的布局堪稱鬼斧神工。土樓的外墻呈土黃色,歷經數百年風雨洗禮,依然堅固如初,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著古樸而神秘的氣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土樓建筑群有一高一低兩個景觀臺,低處觀景臺欣賞到的是青山懷抱中的土樓群團結相擁卻大小高低錯落混搭的奇妙造型;高處景觀臺可俯瞰整個土樓群,五座土樓屋頂不同的造型和土樓內小部分的建筑結構亦能盡覽眼底。在觀景臺俯瞰還是感覺不過癮,干脆下去直觀感受一下吧。受傷的腿對這500多階臺階心里有點發怵,不下去又心頭犯癢,實在是不想錯過這次機會,甭管了一咬牙頭也不回向大山深處走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扶著攔桿一階階臺階走下去,歷經艱難終于來到了土樓前,面對這隱藏在山坳里的土樓呼吸仿佛都停滯了,這“四菜一湯”的奇特布局,既有著建筑的雄渾壯美,又不失靈動之韻,令人不禁為古人的智慧與創造力所折服,心中滿是驚嘆與震撼。踏上這段旅程,仿佛是走進了一段被歲月塵封的歷史畫卷,去探尋那隱藏在山間的客家傳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土樓村,元朝末年,田螺坑村落的黃氏祖先黃希貴帶著兒子百三郎,從福建永定縣奧杳出發,歷經多地后,最終選擇在田螺坑定居。起初,他們搭蓋草棚以養母鴨為生 。到了明洪武初年,黃氏百三郎經地理風水先生指點,認定此處是風水寶地,便開始修建一座高三層,單層20開間的方形土樓及一座宗祠,以緬懷黃氏前輩。方型土樓成為了黃氏家族在田螺坑扎根繁衍的標志性建筑,此后4座土樓相繼建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田螺坑土樓群”其建造歷史跨越了三個多世紀,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建筑智慧。據說建筑的時候參照《考工記圖》中的“明堂五室”進行規劃布局,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進行營造,獨具特色的“四菜一湯”建筑群堪稱土樓中的王國,當今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土樓仿佛是一個沒有大門的客家博物館,建筑材料全部采用夯土墻與穿斗式木構架共同承重,墻體厚實,最厚處可達1.5米。這種結構使得土樓具有極高的穩定性和耐久性,能夠抵御野獸或盜賊的攻擊以及地震和風雨的侵襲。5座土樓的高度均為3層,垂直的3層為一戶,用公共樓梯聯系上下。一層做廚房;二層做谷倉與儲物間;三層做臥室供人居住。土樓內有天井,用于采光和通風。土樓只有一個大門供出入,大門及祖堂均朝向西南,門上設有漏水漏沙裝置,樓頂層設有射擊口,樓內樓道布局也有利于防御,堅固的大門一關,土樓便成堅不可摧的堡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方型的“步云樓”是田螺坑土樓群中最早建造的土樓,位于土樓群的中心位置,是整個土樓群的核心建筑,其余四座土樓環繞其周圍。進入大門后就能體會到“步步高升”的感覺,既突出了祖廳的重要地位,又寄托了“平步青云”的美好愿望。作為黃氏家族聚居的核心土樓,“步云樓”承載著家族的歷史、文化和傳統,是家族凝聚力和傳承精神的象征,見證了黃氏家族的興衰變遷和繁衍發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昌樓”是田螺坑土樓群中唯一的橢圓形土樓,猶如一顆溫潤的明珠鑲嵌在群山環繞之中。“文昌”二字,寓意著文運昌盛體現了客家人對文化教育的重視以及對子孫后代金榜題名、仕途順利的美好期許。“文昌樓”獨特的外形在土樓群中格外顯眼,屋頂鋪設著青灰色的瓦片,層層疊疊,排列整齊,檐角微微上翹,仿佛展翅欲飛的鳥兒,給人一種靈動之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振昌樓、和昌樓、瑞云樓”是田螺坑土樓群中的三座圓樓,“振昌樓”位于步云樓的左上方、“和昌樓”位于步云樓的右上方、稍微遠一點的是“瑞云樓”。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糯米與紅糖混合筑成的墻體散發著奇特的甜香。三座圓形土樓的內部設計和各樓層的用途大同小異,但在基址穴位的選擇上,遵循中國的風水文化,五座土樓之間還采用黃金分割比例建造,是獨具特色的建筑形體組合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漫步在狹窄的石板路上,腳下發出清脆的聲響,走近土樓指尖撫過斑駁的墻壁,粗糙的顆粒感傳遞著歲月的滄桑和3百多年前匠人的溫度,這觸感真實動人,??間仿佛按下了時空轉換的按鍵。土樓的每一塊磚瓦、每一道裂痕,都像是在訴說著曾經的故事,它們歷經風雨洗禮,卻依舊堅韌地挺立著,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記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進土樓內部,心情豁然開朗。環形的建筑結構圍出一個寬敞的天井,陽光毫無保留地傾瀉而下,在鵝卵石地面投下菱形光斑,恍然間竟感覺是在古老迷宮中尋找神秘的寶藏。樓梯沿著樓的內壁蜿蜒而上,走廊、房間隔斷、樓梯等均采用木質材料,這些木材經過精心挑選和加工,質地堅硬,紋理清晰,散發著淡淡的木香。3百多年的日曬煙熏,樓內的柱子、樓梯早已被歲月打磨得光滑如鏡。樓內的木雕、壁畫等裝飾精美,雖歷經歲月,但仍能從中感受到當年的精湛工藝。精巧合理的布局,相互連通的房間、回廊、樓梯構成了一個自給自足的小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土樓內部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天井中老人們悠閑地曬著太陽,臉上洋溢著平和的笑容;孩童們嬉笑打鬧,清脆的笑聲在樓內回蕩;主婦們忙碌地穿梭準備著可口的飯菜,陣陣香氣誘人垂涎。他們有的在門口晾曬著衣物,有的在制作傳統的手工藝品,生活簡單而充實。在這里,鄰里之間互幫互助,關系融洽,讓人感受到久違的溫暖與親切。土樓不僅是他們的居所,更是家族團結和傳承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土樓中的祖堂是家族祭祀和舉行重要活動的地方,在這里人們緬懷祖先,傳承家訓,家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得以代代延續。漫步其中,那些被歲月熏黑的舊木板,以及木板上的紅春聯,都充滿著陳舊而又美好的氣息。在這里感受著這份獨特的生活節奏,內心逐漸變得寧靜而溫暖,仿佛自己也成為了這古樸生活中的一員,遠離了城市的喧囂與浮躁,找到了心靈的棲息之所。土樓不僅是一處景點,更是一部立體的客家史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土樓前有的只是震撼,它們像是飛碟從天而降,構成人文造藝與自然環境巧妙天成的絕景。3百多歲的土樓,仿佛是一位老人正在將自己的歷史娓娓道來。撫摸著土墻,仿佛穿越了時空,看到了往昔這里的熱鬧與溫馨,心中涌起一股對歷史的敬畏之情,也為自己能夠親眼目睹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而感到無比幸運。作為一種獨特的人文景觀和活態遺產,土樓見證著3百多年來的風雨與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特殊文化傳統。讀懂了土樓便不難發現土樓內蘊所在,遙看土樓群,看的是一番景致,悟的是一種意蘊,客家土樓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百科全書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田螺坑土樓群”周邊的自然風光同樣美不勝收,土樓依山勢起伏而建,層層土墻與層層梯田遙相呼應,形成了一幅獨特的田園風光畫卷。山上綠樹成蔭,翠竹搖曳,微風吹過,沙沙作響,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美妙樂章。樓前屋后綠草依依,鮮花盛開,花香四溢,讓人心曠神怡。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云霧繚繞,給整個土樓群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宛如人間仙境一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田螺坑土樓群”在歷史的長河中歷經風雨,卻依然屹立不倒,見證了無數的興衰變遷。每一塊土磚、每一根木柱都仿佛在訴說著當年的故事,讓人感慨萬千。1996年“田螺坑土樓群”被公布為第4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5月被列入第5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7月,包含田螺坑土樓群在內的福建土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6處世界遺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觀景臺上俯瞰土樓全景,無論什么時間都能感受到光影之美;下觀景臺仰視土樓群,感受到的是建筑與山巒的磅礴氣勢;走進土樓內部可以看到原住民的生活痕跡,品嘗客家擂茶。在土樓感受建筑的震撼,不盡的歲月里土樓仍在山間屹立,而它的故事仍在繼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田螺坑之行是一場與歷史、文化和自然的美麗邂逅,在這里不僅領略到了獨特的建筑之美,更感受到了濃濃的人文情懷和生活氣息。在夯土與光影的對話中,收獲了珍貴的感動。離開時,一步三回頭,心中滿是不舍,“田螺坑土樓群”的獨特魅力,已深深烙印在心間,成為記憶中最珍貴的篇章。</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边县|
福贡县|
威远县|
子长县|
巨野县|
昂仁县|
额济纳旗|
潍坊市|
灵寿县|
比如县|
汉寿县|
措美县|
平谷区|
泗阳县|
南江县|
东城区|
荆州市|
绥阳县|
深泽县|
新源县|
宾阳县|
息烽县|
林芝县|
石阡县|
乐至县|
双鸭山市|
新余市|
衡东县|
吉首市|
廉江市|
丹江口市|
临高县|
屯昌县|
南木林县|
介休市|
长治市|
嵊州市|
准格尔旗|
金溪县|
瑞昌市|
金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