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從山西大同一路向西北,來到美麗溫暖的鄂爾多斯,參觀鄂爾多斯博物館開啟了我們的草原之行。</p> <p class="ql-block">鄂爾多斯博物館坐落在康巴什新區,占地面積達27760平方米,建筑面積更是達到了41227平方米。這是一座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局部八層的宏偉建筑。它的外觀猶如一塊歷經風雨洗禮的磐石,象征著鄂爾多斯這片土地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陽光灑在博物館獨特的波浪狀曲線上,金屬光澤在晴朗無云的天空下熠熠生輝,仿佛在訴說著時間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前,人們絡繹不絕,或獨自前來,或結伴而行,都懷著對歷史的好奇與敬仰。</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這里留下了自己的身影,在博物館門口合影,記錄下這難忘的一刻。</p> <p class="ql-block">踏入博物館的大廳,一股濃厚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共有八個展廳,工作人員熱情地向我們推薦了必看的1號、3號和5號展廳。</p> <p class="ql-block">二樓左側是博物館的第一展廳,展示了宋元寶明清這一時期的歷史文物,體現草原文化與農耕文明的進一步融合。</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走進1號展廳,仿佛穿越了時空。一位游客正在入口處拍照,展廳內部簡約而富有科技感,墻上一幅抽象的藝術作品吸引了我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一幅描繪草原的壁畫映入眼簾,蒙古文和“黃河從草原上流過”的字樣讓人感受到這片土地的廣袤與深邃。壁畫旁,一塊雕刻著動物圖案的石頭靜靜地訴說著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展廳內光線柔,300余件珍貴文物首次系統展示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千年碰撞與共生。展柜整齊排列,陶器、雕塑等歷史遺存靜靜地躺在那里,墻上掛滿了介紹文字資料的小版面,仿佛在低聲講述著它們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講解員手持麥克風,向我們介紹展品,周圍的人們認真聆聽,沉浸在歷史的長河中。</p> <p class="ql-block">一排陶俑整齊地排列著,馬車、騎手和其他動物模型栩栩如生,背景墻上“黃河從草原上流過”的文字及圖案,讓人仿佛看到了古代的繁華。</p> <p class="ql-block">從茫茫草原、駿馬馳騁到氈帳生活的家居布置,氛圍感滿滿,讓不同年齡段的觀眾不僅可以拍照留念,同時更好地領略草原壯闊、感受民族特色風情。</p> <p class="ql-block">來到3號展廳,入口處標示著“展廳入口”,內部燈光柔和,前方展示屏上紅色背景與文字顯得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3號展廳主要展示的是秦漢-隋唐時期的歷史文化?。該展廳位于博物館的三樓,展示了這一時期的重要文物和歷史事件,通過數字技術、影像復原、虛擬現實等現代科技手段,生動再現了秦漢至隋唐時期的歷史場景和社會生活?</p> <p class="ql-block">一位游客正佩戴VR設備體驗歷史場景,旁邊多人觀看并討論,仿佛置身于古代的戰爭畫面之中。</p> <p class="ql-block">一個大型歷史場景復原展覽,展示了古代街道上的行人及動物活動情景,互動觸摸屏設備讓觀眾更深入地了解相關信息。</p> <p class="ql-block">5號展廳的入口處,門口上方標示“展覽廳入口”,門框內隱約可見內部燈光照明下的展品區域輪廓,并配有中文及英文說明牌。</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5號展廳屬于鄂爾多斯歷史文化陳列的核心展區之一,通過考古發現、文物展陳和場景復原,呈現黃河“幾字灣”流域在史前至先秦時期的獨特文化面貌。展廳重點突出鄂爾多斯作為北方草原文明與中原農耕文明交匯地帶的地位?。該展廳陳列著鄂爾多斯博物院的標志性文物“鷹頂金冠”。</p> <p class="ql-block">一塊展板詳細講述了黃河及其支流對當地文明的影響,提到河套文化和青銅器等重要文化遺址,讓人對這片土地的歷史有了更深的認識。</p> <p class="ql-block">展廳展示舊石器時代的石器工具、動物骨骼化石和配等,反映早期人類在黃河流域的生存智慧。</p> <p class="ql-block">幾位游客正在參觀一輛華麗的古式戰車及其傘狀頂篷,仔細觀察旁邊的解說牌與文物介紹板上的圖文資料,仿佛在與歷史對話。博物館的文字都配有蒙古文翻譯及英文說明,讓人更深入地了解這片土地的歷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展廳中央放置了一個金色頭飾,這是鄂爾多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鷹形金冠頂?(又稱“戰國鷹形金冠”或“匈奴王冠”)。造型為立鷹圓雕,鷹的頭部和頸部鑲嵌綠松石和紅瑪瑙,其余部分以浮雕動物紋裝飾,工藝精湛,展現了匈奴族對鷹的崇拜。屬于戰國時期匈奴部族領袖的冠飾,1972年出土于內蒙古杭錦旗阿魯柴登匈奴墓。是目前中國出土的唯一一頂匈奴王冠,被譽為“草原瑰寶”。</p> <p class="ql-block">這件戰國時期的匈奴王冠以雄鷹屹立狼羊搏斗紋飾為頂,是草原貴族權力與信仰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從博物館出來,陽光明媚,人們在戶外廣場散步或拍照留念,鄂爾多斯市圖書館的建筑景觀引人駐足觀賞。</p> <p class="ql-block">對面的鄂爾多斯大劇院獨特設計引人注目,春季盛開的花朵與現代化建筑相映成趣,在藍天白云下顯得格外美麗。</p> <p class="ql-block">回望博物館,現代風格的外觀設計獨特,其波浪狀金屬外殼在藍天白云下格外醒目,仿佛在向我們揮手告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海县|
寻甸|
博乐市|
延庆县|
自治县|
大邑县|
和平区|
临泉县|
宁陕县|
浮山县|
安远县|
绥宁县|
叙永县|
来凤县|
五指山市|
丰都县|
博客|
古交市|
锡林郭勒盟|
花垣县|
金堂县|
五莲县|
胶南市|
海南省|
工布江达县|
绥芬河市|
福鼎市|
定南县|
喀喇沁旗|
准格尔旗|
禄劝|
吉隆县|
马山县|
荆州市|
缙云县|
蛟河市|
兰坪|
象州县|
涟水县|
宁武县|
乐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