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陽春三月,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人頭攢動。館中古代陶瓷珍品占了大多數,但館里的現代瓷器藝術水準卻很不一般,令人意外。</p> <p class="ql-block">景德鎮有著2000年冶陶史、1000年官窯史、600年御窯史、100年近現代陶瓷發展史。景德鎮,古稱昌南。</p><p class="ql-block">自五代開始生產瓷器。北宋初期,景德鎮因創燒“白中顯青、青中泛白”的青白瓷而出名。元代,瓷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及釉下彩繪實現了制瓷的突破,豐富了景德鎮瓷器品種,“出道即頂流”的青花瓷也成熟了。明清兩代,制瓷工藝趨于完善,《天工開物》言,“共計一坯之力,過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細節目,尚不能盡也”。</p> <p class="ql-block">館內很氣派,空間宏大。</p> <p class="ql-block">景德鎮陶瓷大學及業內能工巧匠們,在2015年創作了組雕《72道工序》,制瓷人物青銅雕塑66座。按手工制瓷的工藝順序,排在七樓的長廊中,造型生動。</p> <p class="ql-block">鎮館之寶《雪豹》,創作于1981年。規格:高 18cm,長 38.5cm,寬 19cm。作者:<span style="font-size:18px;">景德鎮陶瓷大學教授</span>周國楨,1954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雕塑專業,與著名雕塑家錢紹武夫人是同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81年,</span>在景德鎮陶瓷學院任教的周國楨,在電爐中燒制上了二層釉的金錢豹瓷雕時突然斷電,意外燒出“裂紋豹”。本來要燒到1300度”,<span style="font-size:18px;">1100度停電使金錢豹變成了</span>渾身瑕疵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雪豹</span>,展現了意外精美的“殘缺肌理效果”,全身瑕疵,意外精美。</p> <p class="ql-block">鎮館之寶《粉彩雙面百蝶薄胎碗》,作者:江聯。把碗做成了蘇州雙面繡的樣子,內外圖案完全重合,兩面蝴蝶的每一根觸須,翅紋透光可見,不差厘毫,逼真無二,薄瓷成一絕。</p> <p class="ql-block">青花《花鳥圖》四方鑲器。</p> <p class="ql-block">陶瓷收藏里有句俗語“一方抵十圓”,說得就是方造型要比圓造型的同類器物更為稀有珍貴。</p> <p class="ql-block">捏雕《花季》瓷雕。</p> <p class="ql-block">綜合裝飾《赤壁》雙面鑲器。作者:涂少波。1977年隨父涂序生(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學藝,1984年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span style="font-size:18px;">《赤壁》</span>創作于2009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鑲器多為陳設藝術瓷,是以泥塊鑲合成方型、棱型、扁型等有棱有角的異形器物。</p> <p class="ql-block">涂少波是陶瓷世家,一門三代五人均以粉彩瓷繪為主,他的作品多為釉上彩人物題材。此作富含現代裝飾感,又不失傳統文化的詩情畫意,格調清新。</p> <p class="ql-block">畫中題跋:“宋神宗元豐二年,蘇軾因烏臺詩案獲罪,被黃州后與友泛舟,于赤壁之上寫下了前后赤壁賦的千古名文,而積平生之塊壘與眼下之郁悶,寫景寫情寫哲理,以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述以襟懷。己丑之夏,少波寫。”</p> <p class="ql-block">瓷藝窯變釉《十里茶香》。</p> <p class="ql-block">《達摩》瓷雕,作者:何水根,葉明凱。1982年景德鎮第一屆陶瓷美術“百花獎”二等獎作品。仿根雕的亞光瓷雕作品。</p> <p class="ql-block">達摩,南天竺人,自稱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南朝梁武帝信佛,達摩至南朝都城建業會梁武帝,面談不契,遂一葦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陽,后卓錫嵩山少林寺。</p> <p class="ql-block">澀胎花籃。保留澀胎質感的花籃,造型古樸典雅,工藝精湛,展現出陶瓷工藝的原始之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經高溫燒成的未施釉的瓷胎,景德鎮稱“澀胎”或“石胎”。</p> <p class="ql-block">顏色釉綜合裝飾《荷花圖》瓶,作者:寧勤征,1984年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陶瓷設計專業,景德鎮陶瓷博物館副館長。</p> <p class="ql-block">色釉《家》瓷雕。</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標注名《悠閑加彩瓷雕》,作者稱此作是《女人花(二)》,因為《女人花(一)》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7年</span>被江西省博物館收藏了。作者是1999年從江西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陶瓷設計專業畢業的女藝術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周玲</span>。</p> <p class="ql-block">《女人花(一)》。細節與(二)略有不同,如睡裙花型、靠墊圖案、籐椅的新舊等。*</p> <p class="ql-block">2005年,周玲創作了《女人花》系列,作品中女人的神情,多了幾分安逸,衣著裝飾多了幾分洋氣,同時,也多了幾分女人的成熟。她們在盡情地享受著美好生活帶來的樂趣,休閑、自信,對生活充滿了熱愛。這是周玲內心世界的真實流露。</p> <p class="ql-block">慵懶的貴婦,慵懶的貓。女人如花,花似夢,這好像是印證了一個女人一生的經歷。</p> <p class="ql-block">《裝飾年畫》,瓷鑲器。</p> <p class="ql-block">《景德鎮陶瓷史稿》載:“瓶罄尊彝,都屬琢器。其圓者如造圓器之法。其鑲方棱角之坯,用布包泥,以平板壓之成片,以刀裁之成段,用原泥調和粘合。”景德鎮自產瓷以來就有鑲器,景德鎮老話說,“一方抵十圓”,可見鑲器在工藝制作上之難。</p> <p class="ql-block">瓷藝《跡象》。像龍也像狼,觀眾參與創作,由自己的意念來決定,龍和狼是可以轉換的。</p> <p class="ql-block">《阿福 NO.26》,瓷雕。作者: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陶瓷大學副校長<span style="font-size:18px;">呂品昌。</span></p> <p class="ql-block">陶藝《根戀》,作者:王樂華,景德鎮的女陶瓷藝術家。一截木頭上落滿了白色的蝴蝶,小景寓情。</p> <p class="ql-block">捏雕菊花霽藍釉瓶,作者: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楊蘇明,景德鎮本土女藝術家。</p> <p class="ql-block">《豐收》瓷雕。超寫實主義作品,在藝術圈內經年不衰。</p> <p class="ql-block">《道玄系列-1》,作者:劉建軍。器物內面的天青色,外面那層土黃色的釉面,二者合為一體,傳統與現代結合,成就了鈞瓷新品。</p> <p class="ql-block">《道玄系列-2》,作者:劉建軍。作品采用手拉坯成型,采用內釉為涮釉法施釉,口沿部為澆釉法,外釉為霧化施釉。根據釉料在干燥和燒成過程中的收縮機理,使釉面產生不同開裂之變,<span style="font-size:18px;">燒制成了</span>鈞瓷道玄作品。</p> <p class="ql-block">《道玄系列-3》,作者:劉建軍。“一氣分合滄海天,桑田何處問青玄。洪荒裂破八千里,孕化乾坤不記年。” 用瓷來表現“道法自然”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原始點》瓷雕。</p> <p class="ql-block">窯變釉花蕾瓶。窯變釉,是器物在燒成過程中出現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俗語有“窯變無雙”,指窯變釉的變化莫測。清以前景德鎮窯燒制出來的窯變釉瓷多被搗毀。隨著人們對窯變釉認識的深入,窯變的缺陷美也逐漸得到人們的喜愛,到了清代,尤其是雍乾時期,窯變已被視為一種祥瑞,甚至作為著名色釉而專門生產。</p> <p class="ql-block">青花梅紋瓶。與元青花反其道而行之,背景青花,梅花留白。</p> <p class="ql-block">釉中彩纏枝芙蓉紋花缽。</p> <p class="ql-block">豆青釉劉海戲金蟾瓷雕。</p> <p class="ql-block">顏色釉綜合裝飾《荷香圖》瓶。</p> <p class="ql-block">加彩《展翅雄鷹》瓷雕。</p> <p class="ql-block">陶藝《寧靜的湖》。</p> <p class="ql-block">粉彩開光十二金釵八角薄胎碗。作者:涂序生。自幼師承父親涂煥庭,擅長釉上陶瓷藝術裝飾,精于人物,將中國畫筆墨意蘊與粉彩繪畫技藝融于一體,線條或剛或柔,筆力或疾或澀,形神俱全。</p> <p class="ql-block">色釉《三峰并秀圖》梅瓶,作者:王錫良(1922-2023),他13歲時隨叔叔王大凡(珠山八友之一)學藝,他的作品《富貴壽考》獲1915年巴拿馬博覽會金獎,是第一批參與毛瓷7501創作的陶瓷大師。</p> <p class="ql-block">瓶身篆書“三峰并秀,錫良圖”。</p> <p class="ql-block">這組《站三佛》是西方三圣——阿彌陀佛與大勢至菩薩和觀世音菩薩的合稱。三佛服飾具有漢傳大乘佛教造像的典型特征,中間為阿彌陀佛,手托蓮花臺,左右脅侍菩薩據《菩薩本行經》謂:“莊嚴之身,令極殊絕”,用精美的珍寶和服飾以示莊嚴,富麗美好。三佛皆頭頂圓光,腳踩蓮花和海水。</p> <p class="ql-block">阿彌陀佛。</p> <p class="ql-block">大勢至菩薩。</p> <p class="ql-block">觀世音菩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勢至菩薩與</span>阿彌陀佛。</p> <p class="ql-block">大勢至菩薩和觀世音菩薩。</p> <p class="ql-block">觀世音菩薩的衣裙。</p><p class="ql-block">《站三佛》的作者是曾山東,他是十八羅漢中“無語佛”作者曾龍升之子,雕塑瓷廠最富盛名的“三老”之一。</p> <p class="ql-block">阿彌陀佛的腳下的海水蓮花座。</p><p class="ql-block">加彩三圣瓷雕的人物服飾的色彩眾多,紋飾豐富,華麗而不媚俗。主要繪有寶相花紋、卷草紋、如意紋等傳統吉祥紋飾。每一處細節都彰顯了景德鎮陶瓷藝術的精湛技藝和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加彩站蓮觀音瓷雕。</p> <p class="ql-block">紋片釉加彩羅漢瓷雕。</p> <p class="ql-block">《達摩瓷像》,參照了明代<span style="font-size:18px;">德化瓷塑大師何朝宗</span>白瓷塑《達摩渡江》造型。達摩容貌威嚴,身材偉岸,雙手攏袖于胸前,赤足立于波濤之上,取材于達摩一葦渡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斗彩玲瓏斗笠碗。</p> <p class="ql-block">粉彩描金群雞圖瓶。</p> <p class="ql-block">紅軍不怕遠征難,瓷雕,文革瓷。這類瓷生產于1966 至1976年,多有“文革”畫面、語錄或文字(詩詞、手跡等)的瓷器,畫面最主要的“角色”是毛澤東,此外還有革命樣板戲、工農兵形象、革命圣地風光、大批判場景等,表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濃厚的政治色彩,記載著中國歷史上一段特殊歲月。</p> <p class="ql-block">《黃釉女民兵塑像》。</p> <p class="ql-block">粉彩長征圖瓶,文革瓷。</p> <p class="ql-block">粉彩向荒山進軍圖瓶,文革瓷。</p> <p class="ql-block">新彩杜鵑花圖圓盤,作者:王個簃(yí)。1964年7至8月,林風眠、朱屺瞻、王個簃和唐云四位海派大家,響應陳毅“名人、名畫要和名瓷大融合”的建議,到景德鎮藝術瓷廠進行瓷畫創作,此盤為當時創作的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神秘”的7501 瓷。1976年4月,中央辦公廳向江西省委下達任務,要求原輕工業部陶瓷工業科學研究所在3個月內完成毛澤東用瓷的研制任務。這個任務是該所1975年的第一項任務,研制的產品稱7501瓷。為此省委撥給制作經費35000元,同時安排撫州地委提供10噸特好的制瓷原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7501”瓷呈半薄胎狀,大部分加蓋,既衛生又保溫,器型主要有茶具、餐具等。其畫面為水點桃花或水點梅花。人稱“7501”瓷為“紅色官窯”。</span></p> <p class="ql-block">景德鎮陶瓷研究所集結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錫良等</span>最頂尖的制瓷大師和工藝美術師參與制瓷,這批“神秘”瓷器的價值逐年增高。據說,多年前一只“7501瓷”調羹價值已高于10萬元,一個小瓷碗高于170萬元,一套酒具則高于200萬元。</p> <p class="ql-block">1975年5月25日至1975年8月31日,陶研所共燒出“7501瓷”22窯,生產瓷器共計14103件,而實際成品僅4200件,成品率不足30%。1975年9月,以92件餐具和文具等為一套的約1000件“7501瓷”被送至北京。</p> <p class="ql-block">隨后上層令銷毀余下瓷器,但當地有關部門基于“如有損壞還可補充”、“將美麗的物品損壞于心不忍”等理由,沒有服從命令。有約1500件瓷器被封存在倉庫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音如磬”的7501瓷</span>于1976年毛澤東逝世后開始流向民間。</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展品讓人目不暇接,在悠長的敘事環境中,能單獨展出現代作品,不簡單。但展陳觀念有待改進,近現代藝術品不具名,幾分“集體創作”的遺風,美中不足,國內外少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 為網絡照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恩平市|
临洮县|
米易县|
盖州市|
泗水县|
新乡县|
偃师市|
湘乡市|
怀柔区|
确山县|
林西县|
巍山|
新丰县|
邢台市|
浏阳市|
武安市|
会理县|
晋城|
安化县|
江孜县|
东丰县|
台江县|
藁城市|
平阳县|
石河子市|
资溪县|
瑞丽市|
阿拉善盟|
龙山县|
合作市|
吐鲁番市|
兴业县|
永福县|
澜沧|
浦县|
西藏|
沙湾县|
平罗县|
江源县|
陈巴尔虎旗|
南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