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美篇名] 西門飄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美篇號] 6173996</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是第30個世界讀書日的紀念周年,我想為讀書日說些心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讀書能塑造一個人的一生:我們讀什么書,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b><b style="font-size:20px;"> 讀什么?怎么讀?如何借由閱讀,進而思考、 踐行?我認為 “讀書是一輩子的事!”終身閱讀拓展,提升自我,才能不斷超越自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睡聽晚衙無一事,徐徐,讀盡床頭幾卷書”。這是蘇軾曾描述讀書時刻的靜謐而悠長感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相比“從前慢”,今天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無一事”很難,“徐徐”不易,“讀盡幾卷書”成了奢侈。真的只是時間問題嗎?回想一下,誰還沒有過睡前倚在床頭刷短視頻刷到深夜的懊惱?未必是沒有時間讀書,而是有限的時間被更多樣、更時尚、更有快感的文娛方式所爭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這場爭奪戰中,讀書日益碎片化、即時化、實用化,一些深層次的變化也在悄然發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你有沒有意識到,今天的閱讀很容易受社交生活的牽引:聽說了一本書,就去搜索一本書、“梗概”一本書,然后就可以談論一本書,完成這個閉環,也就約等于讀了一本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你是否也感覺到,閱讀會越來越輕易地中途放棄:中小學教育里對“整本書閱讀”的提倡幾乎成為共識,而成年人對完整文本已失去耐心,在這個看電影都要開倍速的時代,很少再有一本書被你翻得卷了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再或者,你是否也有一個龐大的收藏夾?出于變革時代的本領恐慌和知識恐慌,我們對“新知”充滿貪婪的渴求,可是面對互聯網上形形色色的推薦書單,又習慣了“已收藏”“碼住再說”,那些標注了“想讀”而永遠未讀的書,也標注著求知欲與求知力之間的落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有那么多的途徑可以幫我們通往書海,但我們離書的距離未必更近,書的滋味也未必被我們感受到更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所以,才有關于“親自讀書”的討論。想象一下親自烹飪、親自品嘗、親自到訪、親自觀賞,你應該體會過那種“親自”的快樂。</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一本紙質書如同一座建筑,捧在手里翻閱,能夠感知不同內容在建筑中的不同方位,感受結構的用心與邏輯的起伏。</b><b style="font-size:20px;">隨著捏在一手的書頁越來越厚,捏在另一手的所剩不多,對時間的流逝有了更具象的體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也就才有了針對“二手讀者”的反省?;ヂ摼W上便捷可得的書摘書評、短視頻、“幾分鐘讀一本書”的輕松拆解,人工智能對圖書精華的貼心提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種種“代勞”中,讀書很容易就東鱗西爪,從不求甚解到不求甚讀,漸漸看“粗”了眼。算法影響下,人們也更加熱衷于追逐干貨與金句,高度濃縮的知識仙丹或許有,但未經修煉過的脾胃,能否消受得了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的我們,固然回不到“從前慢”了,而且完全可以享受傳統閱讀和數字閱讀并行不悖帶來的更多可能,但無論哪種方式,通往書籍的最后一步總要自己走,“放手”去讀、“沉潛”去讀的滋味莫失莫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它是沉入文字的海底,被更健全更廣闊的心智包裹時的溫暖;是在小徑分叉的一個個路口,停下來思索、琢磨時的充實;也是被一本書深刻而劇烈地打動時,心里要叫出聲來的喜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讀書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可能未必那么高效,也不能保證每一次閱讀都有愉悅。但就在無數次的出入往返中,在深一腳淺一腳的摸索中,讀書的意味遠不只是獲取信息與知識,它與時間同行,印證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古老智慧,無聲無息地涵育著人的素養、情操與胸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因此,人們才會說,</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一個人的書架上藏著自己,你讀的書決定了你是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這個科技進步越來越快,生活越來越便捷的時代,全民閱讀很可能是‘為己之學’,</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若問“今后的文學教育最要緊的是什么,我以為首先是感動自己、愉悅自己、充實自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無論是傳統的紙質閱讀,還是新興的數字閱讀,都可以“守住我們的內核和素養”,回到更完整的文本,回到更持續的時間河流,回到那些真正縈繞你心間、兜兜轉轉繞不過去的關切。在生活的潮水與信息的洪流中,多一些這樣的沉潛,安靜地打開一本書,專注地聽一聽你心中的沉吟吧!</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理县|
富源县|
林州市|
重庆市|
璧山县|
沙河市|
鹿邑县|
仁怀市|
喀喇|
随州市|
新闻|
汉川市|
独山县|
定襄县|
潍坊市|
秭归县|
张家界市|
剑阁县|
榕江县|
乃东县|
灵璧县|
博爱县|
宜春市|
安阳市|
香河县|
沁水县|
博客|
巫山县|
龙游县|
隆化县|
英吉沙县|
横山县|
钦州市|
濮阳市|
任丘市|
平昌县|
平舆县|
桦川县|
康乐县|
永福县|
新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