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閱讀能夠提升寫作能力</p><p class="ql-block">淡水</p><p class="ql-block">20多年的編輯工作讓我悟出:經常閱讀書報刊尤其是深度閱讀書報刊,能夠開闊視野,提升認知水平,提升寫作能力和稿件質量,有利于個人不斷進步。</p><p class="ql-block">有的人到現場采訪,寫出的文章有現場感,有新穎性,卻因用詞不當而失去準確性,缺少生動性,不改動就難以感人。</p><p class="ql-block">2001年11月,一位記者在寫消息《北部灣區域經濟合作將進入新階段》時,有這樣的表述:“偌大的展廳內,逾百家參展單位的商品琳瑯滿目,參觀參展的人們比踵擦肩。”我猜想,記者是在說參觀參展的人們肩碰肩、腳碰腳,形容人很多、很擁擠。但是,有沒有“比踵擦肩”這個詞組呢?要是記者自覺地翻閱《漢語成語詞典》等工具書,按照工具書說的來用,就好辦了。然而,記者可能認為自己用對了,就把稿子拿給了編輯人員。我碰到了,就得弄清楚。我先查《新華詞典》,找到“比肩繼踵”,也說“比肩接踵”:后翻《現代漢語詞典》,見有“摩肩接踵”,也說“肩摩踵接”;再看《漢語成語詞典》和《漢語成語考釋詞典》,看到“接踵比肩”“比肩隨踵”“摩肩繼踵”“肩摩袂屬”“接踵摩肩”等。四本詞典里都找不著“比踵擦肩”這個詞組。根據《漢語成語考釋詞典》所說的“后世多作‘摩肩接踵’”這一點,我將“比踵擦肩”改為“摩肩接踵”。</p><p class="ql-block">機關單位開會、辦培訓班、搞專項檢查等,是講嚴肅性的。記者通訊員到現場采訪,寫出的文章沒有現場感,問題不大,但有公文味,就不好。</p><p class="ql-block">2010年10月,一位記者寫來一篇文章,導語部分第一句說:“為幫助人大機關干部更好地掌握寫作技能,寫好調研報告,10月13日,在市人大一樓常委會議廳舉行‘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提高人大工作業務和寫作水平’專題講座。”起首語使用公文專用語“為”,讓消息變成公文,我可以刪除,但誰舉辦講座,沒有講到。考慮到主體部分也有毛病,我只得打電話告訴作者,原稿存在問題,需要你重新寫作。當天,作者按我的意見作了改動。見報時,導語部分第一句變成了這個樣子:“10月13日,市人大常委會在市人大常委會一樓會議廳舉行‘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提高人大工作業務和寫作水平’專題講座。”</p><p class="ql-block">消息起首語使用“為”“為了”等公文專用語,可以說是“頑疾”。不僅防城港記者通訊員寫,那坡記者通訊員也寫,并在媒介上推出。</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7日,微信公眾號《那坡融媒體》推出一位通訊員寫的消息《那坡縣市場監管局開展食鹽安全專項檢查》。第一段寫:“為進一步防范食鹽安全風險,維護食鹽市場秩序,確保食鹽質量安全。近日,那坡縣市場監管局在全縣范圍內開展食鹽質量安全專項檢查行動。”在我看來,運用公文語,只有冗長,沒有簡練;只有老套,沒有創新;只有生硬,沒有生動。因此,“為進一步防范食鹽安全風險,維護食鹽市場秩序,確保食鹽質量安全”可以刪除。如果不愿意刪除,就改成“目的是(或“旨在”)進一步防范食鹽安全風險,維護食鹽市場秩序,確保食鹽質量安全”,放在第二段末尾。</p><p class="ql-block">公文是應用文,語言莊重,用詞必須嚴謹規范,口氣往往是確定的、命令式的,文字多為直接論述,強化觀點,避免口語化、情緒化表達,也不允許有模糊表述。消息、通訊、報告文學是記敘文,語言活潑,用詞也講嚴謹規范,不同之處在于口氣往往是留有地、商討式的,文字多為直接引用數據,適宜口語化表達,有的時候還允許有情緒化表達和模糊表述。</p><p class="ql-block">寫應用文與寫記敘文是不一樣的。我孤陋寡聞,沒有發現寫作教材的編著者和寫作課的授課者提倡用寫應用文的口吻來寫記敘文的。要是記者通訊員平時閱讀過《新聞寫作結構與技巧》《現代新聞采訪寫作教程》《采寫編評一體化實訓教程》等新聞理論著作,或翻看《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新聞與寫作》《新聞記者》《秘書工作》等業務報刊,就知道寫應用文與寫記敘文的區別所在了。</p><p class="ql-block">機關單位開會、辦培訓班、搞專項檢查等工作類消息,報刊經常發表。記者通訊員如果真的抱著虛心學習的態度,翻開報刊看一看人家是怎么寫有新聞味的工作類消息的,就可以避免作新聞報道時有公文味了。</p><p class="ql-block">文章寫出來以后,一定要字斟句酌。在修改校對的時候,一定要注重細節,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影響結果的環節。但是,不管怎么強調認真對待,都還在一些問題。</p><p class="ql-block">寫作上存在問題,會降低稿件質量。如果編輯人員不考慮讀者接受心理,沒有改好就把文稿發布出來,容易讓讀者反感,很難吸引讀者閱讀下去,很難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p><p class="ql-block">上面提到的問題,跟作者遣詞造句不夠好有很大關系。而遣詞造句不夠好跟詞語貧乏知識面不廣有很大關系。而詞語貧乏知識面不廣跟閱讀書報刊不夠多有很大關系。所以,經常閱讀書報刊尤其是深度閱讀書報刊真的很重要。</p><p class="ql-block">古往今來,有名的寫作者都注重閱讀書報刊,從中吸取養分,從而根據不同體裁的要求和不同內容的需要,用心把字、句搞得精確、具體、生動、有趣味。</p><p class="ql-block">魯迅先生堪稱勤讀書報刊勤寫詩文的典范。不少時候,魯迅閱讀是深讀,能夠讀出書報刊中的精髓。他的扛鼎之作《中國小說史略》,就是在極其豐富的閱讀基礎上寫出來的,對每個歷史時期每個作家的每一本書,都有令人嘆服的真知灼見。</p><p class="ql-block">魯迅閱讀大量書報刊以后,積累了豐富的詞語,掌握了不同文體的寫作風格,提升了語言的表達能力,使作品中的文字準確、生動、傳神、具有感染力。這從他創作的詩文中可見一斑。他這樣寫孔乙己在酒店買酒:“對柜里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你看,“排出”這個動作,揭示了孔乙己內心世界的復雜,顯示出其讀書人的清高。如果用“掏出”“拿出”“放下”“丟下”“付了”,那擺闊的情態就不突出了,意思就差遠了,句子就沒有意趣了。</p><p class="ql-block">魯迅等名家活學活用書報刊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p><p class="ql-block">對于寫作者來說,閱讀和寫作共同構成了學習的兩個重要方面。閱讀是將精神上的營養吸收進去;寫作是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將內心所思所想表達出來。吸收是表達的基礎。從閱讀中獲得寫作資源、思想啟迪和表達技巧,從寫作中來顯示個體的閱讀積累和文化素養,反過來又以寫作帶動閱讀。所以說,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強調: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因此,閱讀和寫作不可偏廢。</p><p class="ql-block">讓我們捧起書報刊,好好閱讀,不斷充實詞匯庫,增加知識量,以便在遣詞造句時得心應手,好讓自己在寫作的道路上看得遠瞄得準走得穩,每年都取得良好的成績。</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定区|
井研县|
四川省|
成武县|
徐汇区|
德化县|
溆浦县|
贵州省|
区。|
秭归县|
东兰县|
泽普县|
南开区|
康平县|
双城市|
微山县|
洪湖市|
安丘市|
深圳市|
襄樊市|
汤原县|
阿拉善左旗|
青冈县|
四平市|
东宁县|
黄龙县|
防城港市|
衡山县|
宜阳县|
金华市|
兴隆县|
天峻县|
新兴县|
柘荣县|
行唐县|
比如县|
祁阳县|
利辛县|
弋阳县|
宣武区|
蒲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