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貴州龍宮景區位于貴州省安順市南郊,總面積60平方千米,核心游覽區面積約18平方千米,集溶洞、峽谷、瀑布、峰林、絕壁、溪河、石林、漏斗、暗河等多種喀斯特地質地貌景觀于一體,是喀斯特地貌形態展示最為集中全面的景區。</p> <p class="ql-block">龍宮風景區地處黔中喀斯特高原向南部斜坡的過渡地帶,屬珠江水系北盤江支流王二河上游地區,平均海拔1200~1300米,龍宮碳酸巖分布面積達90%,總厚度在400米以上。景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4℃,非常適宜旅游、度假、避暑和療養。龍宮景區開放于1984年,于1988年被評為第二批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7年被評為首批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p><p class="ql-block">龍宮景區由龍潭秘境和通漩田園兩大主題片區組成,有三項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最大、最多的水旱溶洞群——“龍宮溶洞群”、天然輻射率最低的地方——“貴州龍宮風景名勝區”,“洞穴內最大的瀑布”——“龍門飛瀑”,擁有一項世界紀錄認證世界最大的植物漢字景觀——“龍”字田,被譽為“天下喀斯特,盡在龍宮”。</p> <p class="ql-block">名稱由來</p><p class="ql-block">龍宮這個地方原名響水龍潭,因這里有個深潭而得名,潭水深不見底、永不干枯,養育著世世代代的村民,后來村寨人認為龍潭里必有龍王護衛,為感謝龍王的庇護之恩,改名為龍宮。</p><p class="ql-block">自然地理</p><p class="ql-block">位置境域</p><p class="ql-block">龍宮風景區地處貴州省中部安順市龍宮鎮,位于東經105°49′30″~106°21′31″,北緯25°56′32″~26°26′50″,黔中喀斯特高原向南部斜坡的過渡地帶,屬珠江水系北盤江支流王二河上游地區,距安順城區27千米,距貴陽116千米,距享譽中外的黃果樹大瀑布僅30千米,總面積60平方千米,核心游覽區面積約18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氣候</p><p class="ql-block">龍宮風景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4℃,最冷1月平均4.1℃,最熱7月平均21.9℃,龍宮是全世界天然輻射劑量率最低的地方,其值僅為0.22×10-8戈瑞/小時,基地負氧離子平均含量在4000-6000個/cm3,康養區最高達10000個/cm3以上,空氣質量為國家Ⅰ級標準,是洗肺養生的最佳之選,非常適宜旅游、度假、避暑和療養。</p><p class="ql-block">地形地貌</p><p class="ql-block">龍宮風景區位于黔中喀斯特高原向南部斜坡的過渡地帶,屬珠江水系北盤江支流王二河上游地區,平均海拔1200~1300m,最高點1551m,最低點為流域出口處(1136 m)。龍宮碳酸巖分布面積達90%,總厚度在400m以上,巖層傾角一般小于20°。錐狀峰叢。峰林是龍宮主要的地貌類型,峰坡發育石溝石芽,相對高度多為5~10m,在溶溝中常有黑色石灰土和植物生長,屬地表水沿節理裂隙下滲溶蝕和土下溶蝕而成。在峰叢和峰林之間分布著洼地、坡立谷和槽谷盆地。</p><p class="ql-block">生物多樣性</p><p class="ql-block">根據現有調查數據顯示,龍宮景區植物組成共80科,344屬,466種。景區內主要植物種類有桃花、櫻花、楠木、香樟、竹、山梔子、睡蓮、鵝掌楸、白玉蘭、柳樹、水竹、紅花刺藜[lí]、云實、北岸坡地、香椿、泡桐、楸木、釣魚竹、木芙蓉、棕櫚、烏柏等植物,種類豐富,成分多樣,溫帶、熱帶成分交錯出現,自然景觀保護區內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p> <p class="ql-block">歷史沿革</p><p class="ql-block">龍宮風景區1984年正式對外開放;2000年被國家旅游局、國家技術監督局評為全國首批AAAA級旅游景區;之后于2007年被評為首批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2014年,龍宮風景區投入40億元,對景區及周邊進行全面改造。通過景區內、外同步,鎮、村融合,實現龍宮景區旅游產業轉型升級。</p><p class="ql-block">景區布局</p><p class="ql-block">龍宮景區由龍潭秘境和通漩田園兩大主題片區組成,擁有中國最長最美水溶洞(一、二進龍宮)、中國最大洞中佛堂(觀音洞)、中國最大洞中巖溶瀑布(龍門飛瀑)、中國原子能機構測定的世界天然輻射率最低的地方,世界最大的水旱溶洞集群,世界上最大植物漢字“龍”字田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以布依、苗族為主的多樣民族文化等多種旅游資源;其豐富的喀斯特地質地貌,奇妙的自然景觀,多彩的民族風情曠世稀有;獨特的龍文化、淳樸的宗教信仰,清新的田園氣息交相輝映,繪就一幅怡然自得的人間仙境畫卷。</p><p class="ql-block">其他看點</p><p class="ql-block">布依戲</p><p class="ql-block">布依戲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藝術特色。從表演形式引入,到劇目移植完善成為布依戲,歷經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其早期的啞面、打老摩等形式,很早就在南盤江畔的布依村寨中流傳。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漢文化的影響,從原來比較純樸、粗獷的風格漸變為以悠揚、婉轉和纏綿為特征的藝術個性,反映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多彩、喜聞樂見,同時也為各族群眾所歡迎。</p><p class="ql-block">八音座唱</p><p class="ql-block">布依八音,是流傳于黔西南州冊亨縣、安龍縣、興義市南盤江沿岸布依族聚居村寨,在婚禮、祝壽、新居志喜等喜慶禮俗場合中運用的一種禮俗用樂。因其由牛骨胡、葫蘆胡、刺鼓、簫筒、小馬鑼、小镲、包包鑼和月琴八種樂器演奏,并用布依語進行說唱,所以當地人都稱其為“八音”。</p><p class="ql-block">四月八</p><p class="ql-block">“四月八”是苗族的傳統節日。每到四月八這天,貴陽市及鄰縣的苗族,家家戶戶要吃兩色糯米飯(黑、白),吃完早飯后,男女青年、老老少少,身著民族盛裝,成群結隊,邊說邊笑從四面八方自發地匯集到埋葬英雄祖先的地方唱歌跳舞,表示懷念和景仰。有的吹笛子,有的吹簫筒,有的唱歌,但不吹蘆笙,圍成圓圈,翩翩起舞,縱情歌舞,歡度佳節,非常熱鬧。青年男女亦借機談情說愛,物色自己的意中人。“四月八”活動具有紀念祖先,追憶故土,傳承歷史文化,增強民族內部凝聚力,展示民族民間工藝。</p><p class="ql-block">布依族服飾</p><p class="ql-block">布依族男女服裝多喜用藍、青、黑、白等色布縫制。男子的服裝式樣各地基本上相同。青壯年多半包頭巾,穿對襟短衣和長褲。老年人大多穿大襟短衣或長衫。服裝集紡織、印染、挑花、刺繡等手工藝術于一體。</p> <p class="ql-block">開發與保護</p><p class="ql-block">2023年,龍宮管理處黨委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構建“黨建+大招商”模式,通過黨組織帶動、黨員干部帶頭、黨群聯合發力,共同抓好招商引資工作。立足龍宮景區資源優勢,從景區業態升級、游線優化、旅游質量提升等方面,謀劃建設項目16個,通過項目的實施,推動旅游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跨越發展,助力打造世界級旅游景區。</p><p class="ql-block">相關事件</p><p class="ql-block">2024年1月5日,貴州《甲辰年》特種郵票首發儀式在龍宮風景區舉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嫩江县|
洮南市|
吉首市|
碌曲县|
轮台县|
黄山市|
延津县|
贵州省|
望奎县|
虎林市|
通渭县|
前郭尔|
绍兴市|
菏泽市|
新干县|
唐河县|
吉水县|
五台县|
历史|
体育|
新干县|
辽阳县|
荆州市|
临邑县|
连云港市|
舟山市|
东辽县|
灵寿县|
正定县|
阳春市|
含山县|
富川|
开阳县|
丹阳市|
台中县|
宣威市|
通山县|
建昌县|
筠连县|
甘南县|
称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