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重走紅軍長征路”攝影采風(4月22日)第十四站——湘南起義紀念館</b></p> <p class="ql-block"> 湘南起義紀念館位于郴州市烈士公園東塔嶺,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旅游的重要景點之一,建筑面積為4886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2900多平方米。紀念館展廳內展示了“浴血重生朱德率部奔湘南”“風展赤幟百萬之眾斗敵頑”“波瀾壯闊創建蘇維埃政權”“戰略轉移湘南義軍赴井岡”“千秋史冊偉績閃耀功勛榜”五個部分,全方位展示了湘南起義歷史過程。</p> <p class="ql-block"> 這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湖南南部地區領導的武裝起義。</p> <p class="ql-block"> 1928年1月中旬,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部分部隊從粵北到達湘南,在中共湘南特委和宜章縣委的協助下,發動農民在舊歷年關舉行起義,于1月12日占領宜章縣城(又稱“宜章起義”、“宜章年關暴動”),揭開了湘南起義的序幕。部隊改編為工農 革命軍第一師,朱德任師長,陳毅任黨代表。</p> <p class="ql-block"> 1月下旬,工農革命軍在宜章南部和廣東坪石地區擊潰前來進攻的國民黨軍許克祥部6個團,殲敵2000余人;接著,乘勝從宜章北上,發動湘南的全面起義。2月4日占領郴縣,隨即分兵與資興、永興、耒陽等縣農軍占領這幾個縣城,并在這些縣建立蘇維埃政權。</p> <p class="ql-block"> 在此期間,安仁、茶陵、酃縣、桂東、汝城、臨武、嘉禾、桂陽、衡陽、常寧、衡山、零陵等地農民也紛紛起義。3月中旬,在郴縣成立湘南蘇維埃政府。湘南特委將宜章、耒陽、郴縣、永興、資興等五縣農軍分別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三、第四、第七師和兩個獨立團,共8000余人。</p> <p class="ql-block"> 3月下旬,國民黨軍以7個師的兵力前來“圍剿”。在敵重兵夾擊下,朱德、陳毅率領工農革命軍撤出湘南,向井岡山地區轉移。4月,部隊到達江西寧岡礱市,同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師。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p> <p class="ql-block"> 湘南起義,把武裝斗爭與工農運動緊密結合起來,在廣大的范圍發動群眾,組織大批工農武裝,保存與發展了工農革命軍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朱德、陳毅、王爾琢率工農革命軍于4月上旬撤出湘南地區,向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轉移。不久,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共產黨領導人得出結論:“槍桿子里面出政權”</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酉阳|
富裕县|
毕节市|
孙吴县|
泾源县|
邵武市|
平和县|
荔波县|
枣强县|
广元市|
平湖市|
合肥市|
凌源市|
大丰市|
海城市|
东海县|
松原市|
高青县|
汶上县|
贵港市|
越西县|
太谷县|
霸州市|
永济市|
伊通|
忻州市|
鄂托克前旗|
罗江县|
喜德县|
海南省|
莒南县|
通许县|
横峰县|
炎陵县|
政和县|
凉城县|
武胜县|
平邑县|
文化|
临洮县|
冷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