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深圳大鵬灣畔,有個小村莊—土洋村,它宛如一顆鑲嵌在南海之濱的紅星,在中國革命史上烙下永不磨滅的印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43年12月2日,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成立,簡稱東江縱隊,成為一支11000多人、威震南疆的抗日勁旅,司令部就設立了土洋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是一處承載著厚重歷史與革命精神的紅色地標—土洋村。村中這座原為天主教堂的小樓,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華南抗日武裝的指揮中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國共產黨廣東臨時省委也在土洋村安營扎寨,從此,小村不再平凡,無數的革命斗爭決策從這里誕生,無數對敵戰役從這里謀劃指揮,為華南地區的堅持抗戰并取得勝利,起到堅強保壘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踏入村口,仿佛穿越時空隧道,重回那戰火紛飛的艱苦卓絕歲月。斑駁的墻壁與蜿蜒的河岸化身歷史長卷,一幅幅抗日戰爭時期的畫面栩栩如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沖鋒陷陣的戰士身姿矯健,老百姓支前的場景溫情動人,硝煙彌漫的戰場驚心動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些壁畫不僅是藝術的呈現,更是革命歲月的真實寫照,無聲訴說著土洋村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個小村的不凡,在于它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命運緊緊相連。在血雨腥風的抗日戰爭時期,這里成為華南地區革命的“心臟”— 東江縱隊司令部的旗幟在土洋村?立不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里遠離黨中央,也遠離八路軍新四軍兩大主力,是我黨在華南組建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當年的東縱司令部舊址、廣東省委駐地,都設立在這座清新簡潔的黃色小樓里,血雨腥風的抗日年代,此處是何等緊張與繁忙,這里鐫刻著崢嶸歲月的痕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個三面環山的偏僻小村莊,見證了革命先輩們徹夜的燈火;司令部里,日夜不息的電文穿梭,書寫著激昂的戰斗檄文。這個臨海小山村里,指揮著千軍萬馬,書寫下華南抗日的英勇篇章。</span></p> <p class="ql-block">這間小屋曾是昔日的馬廄,東縱司令部將它作為工作人員的電臺工作用房,成為了指揮中樞的不可或缺的一環,那永不消逝的電波,見證了戰火紛飛歲月無數驚心動魄的時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東江縱隊之歌》是軍歌,歌詞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是廣東的人民的游擊隊,我們是八路軍新四軍的兄弟,我們的隊伍馳騁于東江戰場上?!?l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東縱隊伍中有四多: 知識分子多、華僑多、港澳同胞多及女同志多。當國難當頭、民族危機時,大批革命志士和愛國精英投身在黨領導下的東縱隊伍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44年8月,在這個會議室里,召開了省委與東縱聯席會議,成為寫進中國革命史上的“土洋會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土洋會議是廣東人民抗日武裝發展的轉折點,為廣東人民抗日武裝的全面發展確定了方向。東江縱隊由小股分散的游擊活動轉變為較大規模的集團作戰,抗日武裝斗爭由戰略防御轉向戰略進攻。</span></p> <p class="ql-block">東縱不僅在華南敵后英勇殺敵,還在抗日戰爭中從日軍魔爪下營救出大批民族精英,這就是載入革命史冊的“香港大營救”。</p><p class="ql-block">1941年春,大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和愛國民主人士,為躲避國民黨迫害撤到了香港。同年冬天,日軍占領的香港。東縱接受黨中央營救精英指示,使800余人成功從虎口脫險,成為了抗戰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國寶工作。</p> <p class="ql-block">村中小山上矗立一座烈士紀念碑,豐碑下的忠魂,是土洋村不朽精神的象征。碑身之上,鐫刻著9位英烈的名字,他們是土洋村的子弟,是從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熱血男兒。</p> <p class="ql-block">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為革命捐驅的共產黨人何止千千萬萬。土洋村為自己犧牲子弟立碑,不僅僅是為了銘記這9位英烈,更是為了讓土洋村的后世子孫,始終牢記今日幸福來之不易,永遠傳承革命先輩們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土洋村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早已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精神高地,吸引著無數人前來瞻仰,追尋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大鵬灣的海浪日夜拍打著岸邊,土洋村的紅色故事也在歲月流轉中愈發清晰動人。</p><p class="ql-block">它用自己的經歷告訴世人:再小的村莊,只要心懷家國大義,就能在歷史的天空中留下璀璨的光芒,成為永不熄滅的精神火炬。</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都县|
蓬溪县|
衡阳县|
金乡县|
夏津县|
南阳市|
龙海市|
吉水县|
青海省|
内乡县|
文昌市|
惠东县|
鹿泉市|
普定县|
澜沧|
旌德县|
揭东县|
绵竹市|
水富县|
双柏县|
连平县|
沙洋县|
德安县|
冷水江市|
洞头县|
宝鸡市|
疏附县|
吐鲁番市|
平舆县|
漯河市|
区。|
民勤县|
观塘区|
祁连县|
绵阳市|
临海市|
尤溪县|
连州市|
清河县|
陆河县|
姜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