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歲月長河中的吉祥之地</b></p> <p class="ql-block"> 抓喜秀龍草原,地處烏鞘嶺-歪巴郎山-代乾山及馬牙雪山之間的金強河谷,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天祝藏族自治縣的西部。</p> <p class="ql-block"><b>名稱由來與早期歷史</b></p><p class="ql-block"> 抓喜秀龍系藏語,意為吉祥富饒溝,由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命名。這里曾是羌戎、月氏、匈奴等民族的駐牧地,張騫出使西域,霍去病西征都在此留下過歷史足跡。</p> <p class="ql-block"><b>古城遺址見證歲月變遷</b></p><p class="ql-block"> 抓喜秀龍草原上,有宋、元時期的馬營口溝大營盤古城和代乾古城遺址,這些古老的城池,見證了草原上曾經的繁華與滄桑,它們不僅是建筑遺跡,更是歷史的無言訴說者,見證了不同朝代的更迭和民族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b>近現代發展歷程</b></p><p class="ql-block"> 建國前,抓喜秀龍草原屬永登縣天祝鄉所轄,建國初屬天祝縣自治區第7鄉。1952年為永豐鄉,1958年成立抓喜秀龍公社。1966年抓喜秀龍公社改為永豐公社,后并入烏鞘嶺公社,1983年4月再次成立抓喜秀龍鄉,2018年改為抓喜秀龍鎮。</p> <p class="ql-block"><b>重要歷史事件與人物</b></p><p class="ql-block"> 1984年9月,十世班禪來天祝視察,曾到抓喜秀龍灘觀看賽馬,進行佛教活動,1985年群眾在班禪念過經的地方修建了班禪瑪尼康一座。</p> <p class="ql-block"><b>草原生態與經濟發展</b></p><p class="ql-block"> 曾經,抓喜秀龍草原因過度放牧出現草場退化問題。從2011年起,國家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實施,當地劃定基本草原區,推行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情況逐漸改善。同時,當地立足生態優勢,積極發展旅游,南泥溝村成立生態旅游合作社,打造了帳篷城等旅游項目,走上了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b> 《贊抓喜秀龍草原》</b></p><p class="ql-block"><b>天祝風光醉眼眸,秀龍草原韻長留;</b></p><p class="ql-block"><b>雪山映日千般景,碧草連天萬里秋。</b></p><p class="ql-block"><b>牧曲悠揚傳古道,氈房錯落傍溪流;</b></p><p class="ql-block"><b>藏家兒女歡歌處,歲月祥和意自悠。</b></p> <p class="ql-block"> 作者:葉丹 肇弘</p> <p class="ql-block"> 配樂:《牧羊姑娘》</p> <p class="ql-block"> *版權歸作者所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梅县|
邢台市|
阳城县|
仙居县|
雷山县|
郎溪县|
江安县|
常熟市|
子洲县|
河西区|
六安市|
鄂州市|
塔城市|
潜江市|
泰和县|
诏安县|
龙游县|
沛县|
兴隆县|
肇源县|
宝鸡市|
永川市|
民丰县|
东源县|
简阳市|
安顺市|
双辽市|
永丰县|
化隆|
深泽县|
尉氏县|
法库县|
景谷|
泸州市|
东乡县|
墨玉县|
曲阜市|
北海市|
松阳县|
瓮安县|
辉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