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披星戴月趕往機場。庫斯科飛利馬。</p><p class="ql-block">舷窗外好風景。一路機拍未停。可見安第斯山脈逐漸遠去,地色從綠意濃濃逐漸變為灰黃漠漠。從高山峽谷逐漸變為丘陵平原,海濱灘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據說利馬干旱無雨。沒有賣雨具的。甚至,有的房子干脆沒有屋頂。</p><p class="ql-block">初聞咋舌,后來放心——無雨并不等于無水。它靠常常出現的濃霧滋潤萬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利馬一天,是此行最后的一個行程,漫游市容,尤其是安排在馬丘比丘之后,有點兒像廣播體操的最后一節整理運動。</p><p class="ql-block">心理審美疲勞,生理筋骨疲勞。造成全體偃旗息鼓。</p><p class="ql-block">潛意識里也許還有點兒保鮮對馬丘比丘的感情的意思,不讓自己很快就移情別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很快就忘了。畢竟利馬是秘魯的首都。畢竟還是有東西可看。</p><p class="ql-block">靠海的首都,舉世罕見。十六世紀西班牙人皮薩羅拿下印加,沒有在海拔太高的庫斯科建都,選擇了靠海的利馬。海盜的思維,上船下船方便,進退皆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機場進城的路,是一條名路,直通秘魯的幾個重要城市。所以比較擁堵。進出利馬港的貨柜車摩肩接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秘魯三千萬人口,三分之一在利馬。根據身份,分居富人區、中區、平民區。</p><p class="ql-block">許多移民。路上可以看到移民們在排隊年審。</p><p class="ql-block">車經五月二日廣場。那是為紀念一場秘魯贏得了勝利的四國戰爭而建的地標性建筑。</p><p class="ql-block">然后停拍圣馬丁廣場。南美走下來,圣馬丁已經是熟人。他是智利、阿根廷、秘魯等好幾國的國父。南美人們曾經在他的領導下聯合起來進行過爭取獨立的斗爭。</p><p class="ql-block">廣場周圍都是著名的建筑,承載著秘魯的歷史。</p><p class="ql-block">敝人那時候還堅持著對馬丘比丘的忠誠,沒有下車。</p><p class="ql-block">下車的,順便去馬路對面看了一個名叫玻利瓦爾的酒店。根據瓦婦的拍攝,知道那酒店堪稱豪華。上百年歷史。期間諸多國際名人住過那里。看瓦婦拍的照片,敝人一眼能認出來的就有海明威、戴高樂、聶魯達、肯尼迪。</p> <p class="ql-block">然后重點游利馬中心區。中心區真正中心,計有武器廣場、利馬大教堂、總統府、秘魯作家協會諸多名勝集于一隅。
</p><p class="ql-block">當年西班牙人因印加人沒見過火槍而取勝,所以就到處建武器廣場鎮唬印加人。庫斯科和利馬的武器廣場都是這么來的。都是皮薩羅那個時代建的。直到今天,皮薩羅的干尸還被保存在廣場正面的教堂里。
</p><p class="ql-block">一開始非常驚奇秘魯人的大度,把一個侵略者的尸首放在神圣的教堂里保留至今。后來想秘魯人的成分,印加人已經邊緣化,西班牙后裔泛濫成災,且身居高層,把持了朝綱。
</p><p class="ql-block">另外,印加人就是大度,把我們較真的很多東西看得很淡,很中性。
</p><p class="ql-block">那時候坐在長椅上,看一些印加土著穿著鮮艷的民粹服飾在廣場上有一搭無一搭的兜售小工藝品,有買賣沒買賣,臉上都永遠是那么一種平和善良的表情,感覺我們有很多東西需要向他們學習。
</p><p class="ql-block">經過總統府的時候,恰遇衛兵換崗。看下崗衛兵高抬腿,感覺他們抬腿抬得太夸張,一不小心就會坐到地上,所以才抱著一根旗桿準備在必要時撐住身體。
</p><p class="ql-block">拍衛兵拍得興起。一路不停機。
</p><p class="ql-block">拍修行者一身肥大藍袍,白發長須,飄然走過。
</p><p class="ql-block">拍脖子上掛著粗大的鎖鏈的行為藝術表演者。
</p><p class="ql-block">跟拍壯碩女警的豐滿屁股,馬褲欲裂,屁股呼之欲出。
</p><p class="ql-block">拍樓上的晾臺。上面擺著古裝美女的雕塑。
</p><p class="ql-block">結果收回相機的時候砸在擦身搶路的秘魯老婦頭上,被其快速回擊,在我胳膊上拍了兩巴掌。</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中午吃中餐。利馬不少中餐館,少有純粹的。據說秘魯人最愛吃的中餐是炒飯和炒面。
</p><p class="ql-block">飯后去了海濱,看了兩個公園。一個公園看太平洋,一個公園看愛情。
</p><p class="ql-block">南美之行,一直行于大西洋及其沿岸,利馬這里,第一次看到了西太平洋。
</p><p class="ql-block">海濱公園看到了普通利馬人(不是印加人)的生活。平平淡淡不上不下的小康日子。
</p><p class="ql-block">所謂愛情公園,就是把一對男女席地相擁熱吻的巨大雕塑高高地舉起在半空里。那倆人吻得投入,鴿子在頭上拉屎也不管不顧,而且最后把鴿子感染得忘了拉屎,也就地在那里熱吻不止。
</p><p class="ql-block">這個絕非敝人文字方面胡發揮。瓦婦拍到了鴿子熱吻的近景長視頻。使人觀后又一次感覺絕不可低估動物。無論智商還是情商。
</p><p class="ql-block">那時候剛看過愛情,團內婦人即遭遇大型犬的襲胸。
</p><p class="ql-block">使愛情公園更加名副其實。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利馬的最后一站是逛印加市場。
</p><p class="ql-block">覬覦了一路,終于出手買了兩件羊駝絨披風。瓦婦那件還是貝貝羊駝的絨。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翌日打道回府。馬不停蹄。利馬飛馬德里,馬德里飛北京,北京飛昆明,昆明高鐵至景洪。
</p><p class="ql-block">然后。
</p><p class="ql-block">三月八號回來的,寫此文是四月二十二號。剪輯了十五條視頻,寫出了十五篇游記共計大約五萬字,編輯發布了十五集美篇。
</p><p class="ql-block">行走一個月,后期四十五天,所以,之前說旅行三分行走四分后期絕非胡言亂語。
</p><p class="ql-block">其實后期還沒做完。還有一篇概述。
</p><p class="ql-block">或許,還有一本書。</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川县|
彭山县|
犍为县|
梨树县|
崇州市|
竹山县|
织金县|
六安市|
重庆市|
靖州|
合山市|
讷河市|
翼城县|
秀山|
陈巴尔虎旗|
天长市|
图们市|
合川市|
赞皇县|
迁安市|
唐山市|
呼和浩特市|
海门市|
荔波县|
英超|
驻马店市|
道孚县|
木里|
怀安县|
海安县|
大兴区|
武邑县|
清新县|
大厂|
三河市|
峨山|
金堂县|
浦江县|
武清区|
高唐县|
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