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洛陽白馬寺國際佛殿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邵勇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馬寺國際佛殿苑位于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古建西側,21世紀初,印度、緬甸、泰國政府相繼出資,于白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為全世界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寺院,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寺”。洛陽白馬寺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也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寺院,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作為東亞、東南亞佛教祖庭,白馬寺享譽世界,是世界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寺院之一,作為世界佛教文化的重要交流地,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擁有中國、泰國、印度和緬甸四國風格佛殿的國際寺院。</p><p class="ql-block">泰國佛殿苑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由1992年泰國善信瓦塔納先生向白馬寺贈送一尊高達7.2米、重8噸的銅制貼金佛像開始,白馬寺修建了一所泰式風格的佛殿,2010年,由泰國方面出資對佛殿進行了翻修和擴建,修建起圍墻、大門,并建舍利塔、藏經閣、鐘鼓樓等,擴建后長寬各108米,占地11664平方米,成為白馬寺國際佛殿苑中面積最大的一座,形成了今天這樣規模宏大的泰國佛殿群。2014年在白馬寺舉行了隆重的落成慶典及恭迎佛舍利法會,將泰國“鎮國之寶”曼谷金山寺供奉100多年的釋迦牟尼佛舍利轉移到了白馬寺舍利塔,成為中泰兩國友好交流的見證與象征。泰國佛殿苑建筑濃縮了以曼谷大皇宮、金山為代表的泰式建筑,設有主殿、舍利塔、藏經閣、鐘鼓樓等建筑,大佛殿里供奉著釋迦牟尼貼金佛像,是整個國際佛殿苑中環境最為優美、色彩最為艷麗、拍照最出彩的寺院。</p><p class="ql-block">印度佛殿苑,位于泰國佛殿苑南側,始建于2003年,由印度政府出資設計,中國政府提供土地建造,該項目由印度總理瓦杰帕伊于2003年發起,2006年開工建設,印度政府選擇桑奇大塔作為印度佛教的代表,在白馬寺按1:1比例進行仿建,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45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大佛殿、回廊、牌樓等,成為中印兩國人民時代友好的象征。2010年佛殿建成,成為印度政府在世界上捐建的第一座佛寺,印度總統拉蒂巴·德維辛格·帕蒂爾出席佛殿落成儀式,為佛殿剪彩揭牌。印度大佛殿供奉的釋迦牟尼佛,高達4.5米,是佛主說法像,表現了佛陀在鹿苑第一次說法情景。</p><p class="ql-block">緬甸佛塔與泰國佛殿苑相鄰,始建于2012年,其四道主門及圍墻完全按照曼德勒皇宮樣式直接移植到白馬寺,南北長108米,東西寬55米,總面積7020平方米,主體建筑大金塔,按照緬甸仰光大金塔規制縮小而建的,高32.9米,由緬甸政府出資于2012年始建,2014年6月竣工,并舉行了盛大的“緬甸風格佛塔落成慶典暨安奉開光法會”,緬甸聯邦共和國總統吳登一行72人,專程抵達白馬寺出席落成儀式,作為中緬兩國人民友好的象征,緬甸佛殿苑的洛成是中緬友好交流上的又一件盛事。緬甸佛殿內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玉佛。</p><p class="ql-block">從白馬寺到國際佛殿苑,會有一種特別的感覺,這種視角上的沖擊既有趣又驚喜,中國傳統寺廟注重對稱、和諧,追求與自然的統一,而以泰國佛殿苑為代表的國際佛苑,更注重裝飾、造型,并突出各自國家關于佛教傳說的祥瑞和圖騰,不同風格的佛殿在白馬寺碰撞交流,使白馬寺更為與眾不同。在白馬寺一游,就能參觀四國佛教殿,不虛此行,白馬寺不論在中國古代社會,還是現代社會都是世界上佛教寺院建筑的集大成者,都是世界上文化的交流中心,都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4、22</p> 泰國佛殿苑。 舍利塔。 緬甸佛殿苑。 印度佛殿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台市|
南昌市|
绿春县|
贞丰县|
柘城县|
昆山市|
乐至县|
银川市|
宿迁市|
科技|
仲巴县|
伊通|
鸡东县|
炎陵县|
宁城县|
伊通|
廊坊市|
科技|
万山特区|
梅河口市|
兴安盟|
巴里|
石景山区|
梅河口市|
兴安盟|
徐州市|
乌拉特前旗|
美姑县|
嘉鱼县|
策勒县|
宁海县|
沈丘县|
武乡县|
常熟市|
新蔡县|
大埔县|
禄丰县|
左贡县|
西盟|
合川市|
城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