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明寺,位于揚州市西北郊蜀岡中峰上,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457~464年)并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1500多年來,寺名多有變化。如隋代稱“棲靈寺”。清代因諱“大明”二字,一度沿稱“棲靈寺”。乾隆三十年皇帝親筆題書“敕題法凈寺”。1980年大明寺恢復原名。牌坊中門門額上是“棲靈遺址”四個篆字。</p> <p class="ql-block">2002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2006年5月25日,揚州大明寺作為清代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p> <p class="ql-block">牌坊東側院墻上鑲嵌著“淮東第一觀”石刻。宋代詩人秦觀贊美大明寺中的平山堂:“游人若論登臨美,須作淮東第一觀。”與其同時代的詞人、曾任戶部尚書的葉夢得則直稱平山堂“壯麗為淮南第一”。關于平山堂,作者將另文介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牌坊西側院墻上鑲嵌著“天下第五泉”石刻,由康熙五十一年進士,官至吏部員外郎的清代書法家王澍書寫。此泉位于大明寺西苑內。關于此泉,作者將在《揚州·平山堂》一文中介紹。</span></p> <p class="ql-block">大明寺山門。</p> <p class="ql-block">大明寺棲靈塔。</p> <p class="ql-block">牌坊背面中央是“豐樂名區”四個篆字,顯得古樸凝重?。</p> <p class="ql-block">山門內兩側四大天王塑像色彩鮮明。</p> <p class="ql-block">中心佛龕正面是彌勒佛像。</p> <p class="ql-block">佛龕背面是韋陀護法神。</p> <p class="ql-block">山門后是大雄寶殿。</p>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前有觀世音、文殊、普賢、大愿地藏菩薩銅像,四菩薩面朝四方,背對背而坐。</p>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殿前,遠處的月門通往東苑。。</p> <p class="ql-block">殿內正面供奉釋迦摩尼佛像。</p> <p class="ql-block">兩側十八羅漢。</p> <p class="ql-block">大殿后門處供奉觀世音菩薩。</p>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居于大明寺中軸線,有東西兩個六邊形月門分別通往東苑和西苑。東苑月門上方有“文章奧區”門額。</p> <p class="ql-block">西苑月門上方有“仙人舊館”門額。</p> <p class="ql-block">東苑的財神殿。</p> <p class="ql-block">平遠樓,由光祿寺少卿汪應庚初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樓名取自宋代畫家郭熙《山水訓》中:“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焙蠖啻伪粴в种亟?。</p> <p class="ql-block">平遠樓南側生長著一株歷史悠久的瓊花古樹,樹齡已有300多歲,由清康熙年間的道宏禪師栽種,被譽作揚州最古老的瓊花。瓊花,潔白如玉,外緣的八朵大白花為不孕花,它們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蝴蝶和蜜蜂來授粉,其中間的那一盤小珠子似的淡黃色小花,則是具有雌蕊雄蕊的可孕花。瓊花因此也稱“聚八仙”。</p> <p class="ql-block">平遠樓前,有面積不大但布局精巧的小庭院,其中有假山和花草,但最珍貴的是清代道光皇帝旻寧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題寫的“印心石屋”石碑。</p> <p class="ql-block">遠處臺階上是鑒真陳列館入口。</p> <p class="ql-block">鑒真陳列室入口。</p> <p class="ql-block">鑒真陳列室入口兩側有“棲靈圣境”石刻。</p> <p class="ql-block">陳列室天井。</p> <p class="ql-block">陳列室門額“舊跡重光”。</p> <p class="ql-block">天井北面有穿堂通往鑒真紀念堂。</p> <p class="ql-block">穿堂門邊有關羽提刀立像。</p> <p class="ql-block">穿堂這面兩邊分置鑒真立像和大鐘。</p> <p class="ql-block">穿堂面闊三間,小黑瓦硬山頂,花瓦屋脊,珍貴造型小巧典雅。</p> <p class="ql-block">繼續向北就是鑒真紀念堂。紀念堂入口處橫臥一巨大的漢白玉須彌座橫碑,正面為郭沫若所書“唐鑒真大和尚紀念碑”,背面為趙樸初撰書的紀念鑒真圓寂1200周年的碑文和頌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63年是鑒真圓寂1200周年,中日雙方商定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和日本佛教首領大谷瑩潤分別代表兩國鑒真紀念委員會,商定在揚州建造鑒真紀念堂,主體建筑于1973年動工,1974年竣工,以紀念對中日兩國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貢獻的鑒真大師。</span></p> <p class="ql-block">鑒真紀念堂,由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參照日本奈良唐招提寺設計,風格典雅古樸,體現了唐代的建筑藝術風格。2016年9月鑒真紀念堂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鑒真東渡,是唐朝時期的重要歷史事件,發生于唐玄宗天寶年間(742年~756年),前五次東渡失敗,在這個過程中更導致雙目失明,直到第六次才于754年1月在日本鹿兒島秋目浦登陸。??</p> <p class="ql-block">抵達日本后,鑒真于754年2月1日進入奈良,創建律宗總本山唐招提寺,確立了日本佛教戒律制度,被日本孝謙天皇封為“傳燈大法師”。鑒真東渡對中日文化交流產生了深遠影響。</p> <p class="ql-block">紀念堂面闊五間,廡殿頂,屋脊兩端有鴟吻,正門回廊,造型端莊大氣。</p> <p class="ql-block">鑒真(688~763年)是唐代揚州籍高僧,其一生與揚州密不可分。揚州既是他的出生地與修行中心,也是他六次東渡日本的起點。</p> <p class="ql-block">鑒真設計的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金堂,被列入日本國寶。</p> <p class="ql-block">鑒真戒壇院。</p> <p class="ql-block">站在棲靈塔臺基上看戒壇院。</p> <p class="ql-block">戒壇院建筑群由位于核心的四方形戒臺和圍繞其四面的回廊組成。</p> <p class="ql-block">回廊中掛滿玻璃球狀的許愿卡,琳瑯滿目。</p> <p class="ql-block">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p> <p class="ql-block">鑒真立像。</p> <p class="ql-block">戒臺。</p> <p class="ql-block">戒臺內部。</p> <p class="ql-block">臥佛殿,不開放,無法入內。</p> <p class="ql-block">臥佛殿西側面。</p> <p class="ql-block">墻上的佛像十分精美。</p> <p class="ql-block">臥佛殿前的佛陀亭,內有佛祖說法相,屋檐下懸掛“<span style="font-size:18px;">妙應無窮”匾額。</span></p> <p class="ql-block">弘佛亭,亭內豎立著“阿彌陀佛”石碑。</p> <p class="ql-block">弘佛亭的建筑很有意思,下半部是石柱石樑,上半部是木斗拱支撐的寬大屋檐。</p> <p class="ql-block">善女龍王堂,本身并無太多可看的。但是位置居于東苑的制高點,站在此處,可以看到大明寺東苑優美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近處是弘佛亭,遠處是棲靈塔。</p> <p class="ql-block">左邊臥佛殿,右邊弘佛亭,中間棲靈塔。</p> <p class="ql-block">棲靈塔雄姿。</p> <p class="ql-block">在棲靈塔西側高臺上遙望棲靈塔。</p> <p class="ql-block">棲靈塔西廣場。</p> <p class="ql-block">棲靈塔南面。</p> <p class="ql-block">棲靈塔南廣場的西側有鼓樓。</p> <p class="ql-block">鼓樓。</p> <p class="ql-block">站在棲靈塔臺基上看鼓樓。</p> <p class="ql-block">東側是鐘樓。</p> <p class="ql-block">棲靈塔西南面。</p> <p class="ql-block">棲靈塔登塔門票每人36元,可以上到七層觀景,到八層禮佛,九層及其它層不開放。</p> <p class="ql-block">在棲靈塔第七層,向西俯瞰,下面是大雄寶殿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向北看,正下方是臥佛殿,遠處左邊是“鑒真圖書館”,右邊是揚州革命烈士陵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圖中淺色部分是揚州革命烈士陵園。</span></p> <p class="ql-block">拉近看鑒真圖書館。</p> <p class="ql-block">向西看,黃色建筑是觀音山。</p> <p class="ql-block">拉近看觀音山。</p> <p class="ql-block">向南看,可以俯瞰瘦西湖北門附近的景色,再遠的地方就看不清楚了。</p> <p class="ql-block">瘦西湖北門附近。</p> <p class="ql-block">拉近看,瘦西湖白塔模模糊糊。</p> <p class="ql-block">西南方向俯瞰,可以看到財神殿等建筑,下面那條路通往大明寺出入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江县|
微山县|
郓城县|
庆阳市|
南丰县|
车险|
甘孜|
香港
|
陵水|
静安区|
尉氏县|
内江市|
长子县|
介休市|
景泰县|
乌鲁木齐市|
绩溪县|
博白县|
霸州市|
华蓥市|
高陵县|
舞阳县|
且末县|
南城县|
当雄县|
介休市|
洛扎县|
中江县|
隆回县|
黄浦区|
黔东|
平昌县|
社会|
兴义市|
肥城市|
博客|
井研县|
平潭县|
昌江|
来凤县|
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