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很久之前,讀到魯迅的這兩段文字時是感到有點震撼的。這樣的寫法是罕見的,它突破了傳統,但我并不覺得這是在堆砌文字,而是在極冷靜之余強調重復一種印象—-一種對于故居老宅深刻于心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站在紹興魯迅故里的后園里,卻看不到這兩株棗樹,但就權當它們仍然還在那里吧!我站在這里,想靜默一下,只為營造一種心境,想捕捉到一個機敏聰慧而又敏感的少年成長環境,但游人的雜聲打亂了思緒。我想這般場景在當時是絕不會有的,否則它早已打攪了先生的無數心事。</p><p class="ql-block">? 院落不大,方磚青瓦,庭院分設,典型的江南庭院風格。但在一百多年前,它應該屬于豪宅了。一個深宅老院,精致典雅,后又家道中落,這對少年的魯迅產生過多大的影響呢?陳設的家具,屋中的物件,又對魯迅性格形成起過多大作用呢?在讀過的先生作品中,這些都或多或少地干預他的少年時代。先生思想的形成,文字風格顯著的特征,都離不開在這里的境遇和對其的熏染及沖擊。我想,先生的行文中,每一個字所透出的冷峻和簡樸,一定和這里的每一處都有關。</p><p class="ql-block">? 那張床上,似乎又看見了長媽媽的不雅睡姿。在《阿長與山海經》中,先生行文質樸,情感深沉,文章先抑后揚,極富感染力。讀到最后,長媽媽為少年魯迅找來了《山海經》,魯迅的驚駭和阿長的神情,讓一位善良而富有“神力”的婦女形象躍然紙上。長媽媽在魯迅文中復活了,她是魯迅少年時的靈魂重現。當讀到結尾處:“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懷里永安她的靈魂”,我久久沉浸在這擺不脫的思緒中。</p><p class="ql-block">? 百草園里,草木蔥蘢,再也見不到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繞的景致了,但夜晚還可能聽見蟋蟀的鳴叫。這個院角,少年魯迅與閏土搭網捕鳥。少年時的玩伴成年后在魯迅面前恭敬的一聲“老爺”,驚醒了他。感慨之余,讓魯迅頓感時光的殘忍和階層的差異。“三味書屋”的讀書伊始,讓魯迅發蒙,讓他開始認識這人這事、這周圍。又想到,是不是這少年時的所有經歷,培育出了先生敏感的心和靈動的腦。</p><p class="ql-block">? 將敏銳用于雙眼,來觀察世界,來認識人,提煉出對人性深刻的洞見,這是先生的非凡之處。阿Q、孔乙己、華老拴、祥林嫂……這些人物栩栩如生,他們當初來自魯迅的故鄉,今天仍普遍存在于世間。對人性的深刻認識,上升為對文化的批判精神。今天,幾乎所有的動態變革,都逃不出先生的銳利眼光。他目光炯炯,嚴酷而犀利,將人性看透,從過去看到了現在。</p><p class="ql-block">? 從魯迅故里出來,時值正午,陽光灑在這個院落的上方,使它顯出不一般的寓意。想過去,一個少年在這里成長,后又走出了這里。這個院落塑造了少年魯迅的心理并深深影響了他,但這絕不是一種宿命般的命運安排,從這里走出去赴日學醫可能是家里的安排,但后來棄醫從文就是魯迅自主的選擇了。因為他深知,國人精神的疾病比身體的疾病更嚴重更可怕,救國必須先從思想文化入手。如此選擇,造就了一代文豪,一代思想大家。</p><p class="ql-block">? 離開魯迅故里,再回看一眼,那深邃的目光射過來,射在每個人的身上……</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2025.4.21</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坪县|
灵川县|
广丰县|
仲巴县|
长沙县|
什邡市|
淮阳县|
建水县|
连平县|
光山县|
高陵县|
赞皇县|
汪清县|
秦皇岛市|
镇坪县|
廊坊市|
平塘县|
辽宁省|
铁力市|
玛纳斯县|
甘洛县|
河北省|
天水市|
永新县|
海伦市|
衡阳县|
定兴县|
罗山县|
双鸭山市|
德化县|
海宁市|
东源县|
保康县|
凌源市|
天水市|
大埔县|
富川|
翁源县|
龙井市|
佛学|
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