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D: 33720858</p><p class="ql-block">編攝:寧靜致遠</p><p class="ql-block">地點:北京</p> 【題記】<div> 六百烽煙凝碧瓦,一川星斗落金波。</div> 每年總會跑幾趟北京,他像一位知識淵博、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風度翩翩又不失市井煙火,將六百年的宮闕月色,釀成胡同深處一碗熱氣升騰的豆汁;他襟懷坦蕩又暗藏玄機,用景山俯瞰的棋盤格局,講述著中軸線上朱紅城磚與玻璃幕墻的時空對話。這位老人的皺紋里藏著八達嶺的雪、什剎海的荷,連呼吸都帶著京劇鑼鼓的韻律,讓每一次重逢都像翻開一部未標注頁碼的典籍,總能在犄角旮旯里發(fā)現(xiàn)未被時光磨損的驚喜。 4月20日,依舊選擇K27次列車,到達北京站后,騎單車來到此行的第一個景點:名不見經(jīng)傳的角樓映秀公園。 春日的北京,微風和煦,順路探訪左安門角樓及周邊護城河景觀帶--這座兼具歷史厚重與市井煙火氣的文化地標,儼然是一處隱于鬧市的“城市公園”,值得細細品味。 公園位于東便門外的護城河畔,因護城河的走向,二環(huán)路在此拐了一個大大的灣。 走到公園西門附近,護城河對岸,巍峨的三層重檐歇山頂建筑---明城墻角樓清晰可見。這座始建于明代的角樓,因年久失修而坍塌,2016年復建后北移10米,如今化身為“角樓圖書館”向公眾開放。<br> 據(jù)記載,老北京原有12座角樓,現(xiàn)存僅5座,此處的復建不僅重現(xiàn)了古建風貌,更成為市民文化生活的精神驛站。 公園因角樓在護城河中的倒影而得名“角樓映秀”。北側(cè)京山線鐵路橋是剛剛我乘火車經(jīng)過的地方,每次乘火車到北京站,都是一見到角樓就收拾物品,準備下車。 沿護城河親水步道漫步,河岸兩側(cè)立著兩塊刻有“SA”“SB”字樣的界碑,乍看似有戲謔之意,實為東城、朝陽、豐臺三區(qū)交界的法定標志。碑身標注2014年立,游人紛紛在此抬腳“跨界”拍照,嬉笑間感受地理分界的趣味。河岸另一側(cè),有大爺在悠閑垂釣,不遠處的斜坡前,彈弓愛好者正在比試自己的射術(shù),不時傳來幾聲喝彩。汽車聲、歡笑聲與古建筑的靜謐形成鮮明對比,市井活力與歷史遺跡在此和諧共生。<br> 護城河水清澈舒緩,兩岸柳枝低垂,春日的嫩綠與角樓的朱紅相映成趣。步道旁的老槐樹下,幾位老人圍坐下棋,孩童追逐嬉戲,恰似一幅生動的《清明上河圖》。 若時間充裕,不妨效仿老舍筆下的“駱駝祥子”,沿護城河向西北騎行。途經(jīng)故宮角樓時,金水河倒映著飛檐斗拱,琉璃瓦在春日暖陽下流光溢彩,恰如《車輪轉(zhuǎn)動一城春》中描繪的景致:“角樓靜立,斗拱飛檐,莊重又秀逸”。 繼續(xù)向西可抵阜景歷史文化街區(qū),魯迅故居的丁香花瀑、歷代帝王廟的古柏新綠,串聯(lián)起一條浸潤著文學與歷史的騎行路線。 只可惜,此行我已有規(guī)劃,蜻蜓點水的行程,是為了在雨后的荷尖上篆刻風的形狀,讓每一瞬漣漪都成為宇宙的指紋,而匆匆的翅影終將沉入淤泥,托起一池未醒的蓮夢,為今后的人文之旅游厘清更深層次的機理。 左安門角樓與護城河景觀帶,恰似北京城的縮影:既有帝王都城的恢弘遺韻,亦有尋常巷陌的煙火溫情。在這里,歷史不是冰冷的磚石,而是流淌的河水、翻動的書頁、跨越區(qū)界的腳步,以及代代延續(xù)的生活記憶。若想讀懂北京,不妨從這座角樓開始,循著時光的脈絡,觸摸一座城的靈魂。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武县|
北安市|
贵州省|
阳谷县|
太和县|
鲜城|
胶州市|
西乡县|
武清区|
无棣县|
疏附县|
临澧县|
定结县|
康保县|
辽源市|
宝应县|
湖北省|
桂阳县|
忻城县|
渝中区|
曲水县|
昭通市|
孟州市|
孟津县|
鹤壁市|
东港市|
汾阳市|
读书|
沧州市|
巨鹿县|
佛学|
开阳县|
永春县|
康平县|
崇文区|
昌吉市|
泸州市|
江永县|
通榆县|
临城县|
金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