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人云:煙花三月下揚州,春意盎然盡逍遙。經過漫長的冬季,使得人亦愈加慵懶,春日降臨,大大激發了世人的游意;故一人一騎,隨意而行。</p><p class="ql-block">上午抵達揚州,首選揚州大運河博物館,雖說以前揚州來過N次,那都是“過境之旅”;從未仔細了解過,故而先從博物館著手拜讀歷史伊始吧。</p><p class="ql-block">據說:該館是有南京博物館協助設計的,外觀非常大氣、壯觀。所有的與會者都感到極其的震撼,故在此余要為其點贊??。</p> <p class="ql-block">走進寬敞的大廳準備領略一番東方文明中人與自然關系的智慧和哲學思想。來之前網上就抄的沸沸揚揚皆云: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是人們感受運河遺產魅力,享受文化休閑的優選之地;故而在潛意識里一定要去飽飽眼福。</p> <p class="ql-block">揚州大運河博物館位于廣陵區(三灣濕地公園西北側;周邊風光自然、旖旎。</p><p class="ql-block">揚州古稱:廣陵、維揚……等多個名稱。</p> <p class="ql-block">看了介紹方知:當時祖先們的辛勤,可謂是天工慧光才留下如今的中華不朽之勛業。</p> <p class="ql-block">通過春秋開始朝代更迭,運河兩岸數輩人的創業造就今天的融通九州的社禝鴻業而澤被天下,讓運河兩岸的萬民享惠也。</p> <p class="ql-block">大運河衍生出了長江下游的盛世東都、汴水繁華、財賦京師、富甲齊郡造就了江南成為漕運樞紐、往來的鹽商及人文墨客聚集之地。</p> <p class="ql-block">同時;這里還介紹了國外阿姆斯特丹運河……其他運河發展的始末。</p><p class="ql-block">從世界遺產、水利智慧和城市風情探索了世界運河的淵源詮釋了運河城市特色,闡述了綜合性凝聚的人類智慧。</p> <p class="ql-block">基爾運河的標志。</p> <p class="ql-block">蘇伊士運河對人類文明發展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從大禹治水到諾亞方舟,世界文明的古老記憶中“水”總是主角之一。在防洪、灌溉、通航,不同目的的驅動下,人類在治水上問題上作出同樣的選擇“開鑿運河”。</p> <p class="ql-block">這里;還介紹了隋煬帝與大運河的牽絆故事,這里就不再熬說了。</p><p class="ql-block">隋煬帝楊廣;這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帝王。自大業元年(605)三月二十一日一紙詔書始,大運河便成為歷史烙印在他身上最顯著的標志。他身為北朝貴胄,又聯姻南朝士族,故一生都與大運河緊密相連。</p><p class="ql-block">從長安到揚州,滔滔河水,承載著他的宏偉大業;其三次下揚州,乘風破浪,激蕩著他的波瀾一生。??</p><p class="ql-block">當然大運河的溝通也促進了不同區域的文化交流,帶來經濟的繁榮;更長久滋養著運河沿岸百姓而澤被后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國大運河開鑿于春秋,經過隋朝及元代的兩次溝通。目前它是世界上唯一一條為確保漕運安全,達到穩定政權,維持統一的目的,由國家開鑿和管理的人工運河。</p> <p class="ql-block">轉至廳廊處,有一幅傅抱石先生的作品;氣勢恢弘,不由得駐足欣賞一下。</p><p class="ql-block">看介紹:傅抱石先生是杰出的中國畫家、畫史論家和教育家,他繼承了我國優秀的文與畫的中國傳統。</p> <p class="ql-block">此幅畫反映了古時運河兩岸先人們生活的實況,有點像河南開封的清明上河圖,仔細看看,手筆功力非凡,畫面人物栩栩如生,細膩之極,讓人一看就感覺是出自大師之手也。</p> <p class="ql-block">登上屋頂花園,遠眺大運塔,非常壯觀;據說:此塔曾是清朝皇帝的行宮所在。</p><p class="ql-block">博物館內遨游半日,學到了以前在念書沒有學到東西,運河開鑿的成功,方便了先民們逐水而居,運河不僅提供了豐沛的水源亦方便了出行與遷徙,在這土壤肥沃的河川之濱,開溝引水,拓荒墾殖,飯稻羹魚,繁衍生息,可謂是開啟了中華文明的先聲。</p><p class="ql-block">運河博物館此行可謂不虛,收獲滿滿,受益匪淺。</p> <p class="ql-block">翌日;游覽瘦西湖,該景區位于城西北部;據說清代康乾時期已形成湖上園林群,融南方之秀、北方之雄于一體。</p> <p class="ql-block">一湖碧水,窈窕曲折。</p> <p class="ql-block">瘦西湖在歷史上曾吸引過無數的遷客騷人,多會于此。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詩篇,如:李白的“煙花三月下揚州”,王士禎的“綠揚城郭是揚州”,他們不僅僅贊美了這里的自然風光,同時亦吐露出對這座城市深厚情感之寄托。</p> <p class="ql-block">瘦西湖古稱:保障湖。總長4.5公里,寬約13米~116米。瘦西湖水道為歷代揚州護城河構成,清代乾隆年間形成連貫,細長富于曲折變化的線性水體。其首尾多條水路與大運河互通,故而這亦是大運河上一道獨特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來,有諸多年輕人在湖中泛舟,賞盡周邊的湖光山色,對岸湖亭中傳來一陣陣的琴簫鶯歌聲,真所謂:美不夠衣香人影耶。</p> <p class="ql-block">須臾;轉至御碑亭,此碑乃清.乾隆皇帝六次南巡,駐蹕揚州,留下吟詠揚州詩作百余首。此處保存御筆九龍碑刻四方,其中兩首為乾隆題蓮性寺詩,另外兩首為題平山堂詩。</p> <p class="ql-block">抬望眼,視野中的五亭橋宛如湖的一根腰帶。因橋上建有五座亭子,故名“五亭橋”。</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座很具特色之橋,橋下有十五個橋洞,據說十五月圓之夜,每洞各銜一月,十五個圓月倒懸水中,爭相輝映,如果泛舟穿越洞間,肯定是別具情趣也。</p> <p class="ql-block">從另一個角度的五亭橋。</p><p class="ql-block">橋上極具江南特色的風亭,飛檐翹角、古色古香,從整體來看挺拔秀麗的風亭猶如五朵冉冉的蓮花。</p> <p class="ql-block">沿湖漫步,再見二十四橋(以前工作曾來過幾次)。其實二十四橋是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p><p class="ql-block">二十四橋為單孔拱橋,漢白玉欄桿,舉目望去如玉帶飄逸,似霓虹臥波;使人遐想無限。</p><p class="ql-block">但是;有關該橋到底是哪座橋至今的當地人都眾說紛紜。</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橋”到此一游,留個念想。[偷笑]</p> <p class="ql-block">倏爾轉至“白塔”;白塔以其挺拔的身姿和塔身,成為瘦西湖上的一大亮點,與周邊的湖光山色互相映襯,讓人感覺到另類獨特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徐園——據介紹:一九一五年建于清代桃花塢舊址。原為祠祀辛亥革命第二軍軍長徐寶山的亭林。月洞門額上的兩字系清末揚州書法家吉亮工(號風先生)書題。里面建有聽鸝館、羊公片石、春草池塘吟榭、冶春后社、疏風館諸景。想想算了,看看里面全是人頭,游興頓減。</p> <p class="ql-block">翌日晨起,獨自前往,目前網上炒的“沸沸揚揚”東關街,睹其真貌。</p><p class="ql-block">宋代的東門位于揚州城遺址內;南宋建炎元年高宗趙構以揚州為“行在”,行在就是指臨時的中央政府所在地。宋高宗在這里叫戶部尚書呂頤浩,大興土木建造臨時皇城;即今日之東關街。該城墻及重檐歇山頂門樓式,以再現宋代揚州“壯麗壓長淮,形勝絕東南”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由于年邁關系,早晨起的早,駕車至東關街的辰光,還沒有什么人,故爾街面無比的靜謐,不由得扶額稱頌:良辰也。</p> <p class="ql-block">古渡口——古運河有18公里長。它北至茱萸灣,折向西南經黃金壩后向南進入揚州城區,直至高旻寺,像瘦西湖、天寧禪寺、鹽商宅園等猶如一顆顆璀璨明珠,鑲嵌在兩岸;并且利用曲折的河道來控制河水的流速,此乃古代河工的杰出創造??。</p> <p class="ql-block">馬可波羅——首先,?馬可·波羅在揚州擔任過地方官員?。他在1282年至1284年間在揚州擔任揚州路總管府總管,這是他唯一曾擔任的地方官員職務?。</p><p class="ql-block">其次,?馬可·波羅對揚州的描述在他的著作《馬可·波羅游記》中有詳細記載?。書中生動地描述了揚州的繁華景象,稱其為“廣大富庶,商業興盛”?。這些描述為當時的歐洲人提供了了解揚州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古運河水,非常清晰,河面上;漾起陣陣漣漪,煞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途經揚州八怪研究院,來的早尚未開門??;東關街區域總體來說叫“東南歷史文化旅游區”。</p> <p class="ql-block">東關街內靜悄悄,來得早大有益處,不用和他人摩肩擦踵,感受那些嘰喳譟聲。</p> <p class="ql-block">東關街內也搞出了“新時代的噱頭”。</p> <p class="ql-block">悠悠漫步東關街,須臾間即至個園。</p><p class="ql-block">個園——位于揚州古城東北隅,看了一下介紹這是一座清代鹽商黃至筠之宅邸私家花園。</p> <p class="ql-block">在園內轉了一圈,予人印象是主人好像同時還很酷愛疊石文化,所到之處都布置了不少的筍石、湖石、黃石、宣石疊成的謂之:春夏秋冬四季假山,這個鹽商主人黃至筠將園林法則與山水畫理融于一體,看得出亦是位懂行又能享受到老先生,為其點贊??。</p> <p class="ql-block">走進園內,青磚鋪就的小道兩旁遍植養眼的綠色青竹;看來當時的主人與鄭板橋似的酷愛綠竹,“竹”字分兩半可不就是“個”嘛??。</p><p class="ql-block">據介紹:劉鳳浩所撰“個園記”有記載。“園內池館清幽,水木明瑟,并種竹萬竿,故曰個園”。</p> <p class="ql-block">宜雨軒——門前有一片開闊的茵茵綠草地,視野極佳。東闊三楹,四面虛窗,可飽覽園中全景。軒頂用揚州常見的黛瓦,四角上揚,東西兩面墻上保留了幾塊建園法國進口的花玻璃。據介紹這里是主人接待賓客之所,軒前有幅對聯謂:</p><p class="ql-block">朝宜調琴暮宜鼓瑟,舊雨適至今雨初來。</p> <p class="ql-block">隅中之時,揮別揚州。</p><p class="ql-block">踏上故鄉之旅的第二程——洪澤湖。</p><p class="ql-block">照片系途徑瘦西湖服務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海县|
邻水|
珲春市|
中牟县|
东港市|
SHOW|
汶上县|
社会|
新化县|
温泉县|
中方县|
申扎县|
陵水|
崇义县|
五家渠市|
新昌县|
林周县|
红桥区|
出国|
忻州市|
乌兰浩特市|
盐边县|
略阳县|
达日县|
青河县|
沙湾县|
当雄县|
吴川市|
揭东县|
岳阳市|
新泰市|
弋阳县|
朝阳县|
西藏|
嘉义市|
边坝县|
延津县|
金湖县|
石城县|
南皮县|
巩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