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亭、臺、樓、閣、軒、榭、舫是中國園林中常見的建筑類型,各有其獨特的功能和建筑風格。它們離當代城市建筑形態比較遠,區別確是件不易的事。所以幾次查詢學習也記不住,今天再次搜索并將相關知識匯集本篇,以明確其含義、特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金文里,“亭”字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一把傘,它像傘一樣庇護著下方。這是因為亭最早出現在周代,指的是設在邊防要塞的小堡壘。秦漢以后,使用亭子的地方越來越多,逐漸成為了人們休息的地方。唐宋以后,亭子的造型越發豐富,建造也更加精細考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正因為這樣,亭子也被納入了園林設計當中,如果布置得合理,能把整個園林盤活,讓園林空間有更好的景觀藝術效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那啥叫亭子呢?從造型上來看,叫有頂無墻,四周是通的。《園冶》這本書中說,亭“造式無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橫圭、八角到十字,隨意合宜則制,惟地圖可略式也”。也就是說,亭子以因地制宜為原則,只要平面穩定,那形式也就基本確定了,變化的地方集中在“頂”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亭子的頂有攢尖頂、歇山頂、廡殿頂、懸山頂、硬山頂等等。較常見的“攢尖頂”,就是各條戧脊從柱中向中心上方逐漸靠攏,最終集中成一個像傘頭一樣的尖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還有,屋頂的檐角一般都反翹,北方的起翹比較輕微,顯得平緩、持重;南方的比較夸張,像半月形一樣翹得很高,像是要展翅高飛一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功能:主要用于休憩和觀景,是一種開放式的建筑,通常沒有墻壁,只有支柱和頂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特點:形狀多樣,如圓形、長方形、三角、五角、六角、八角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代表建筑:如撫州牡丹亭、九江煙水亭、蘇州滄浪亭、紹興蘭亭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臺”在商周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盛行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最古老的園林建筑形式之一。要特別注意的是,中國以前的建筑基本是以臺為底,但這個“臺基”和我們講的“臺”不一樣,“臺基”指的是建筑物的底座,而這個“臺”,指的是一種高出地面的建筑物,方形、平頂。臺的作用很多,像用于祭祀的“禮臺”,用于宮殿建筑群中的“崇臺”,用于觀賞景色的“賞臺”,用于軍事防衛的“御臺”,用于觀測星象的“天文臺”。在江南園林里搭臺,它的主要作用其實就很明顯了,就是用來觀賞景色,比如,揚州瘦西湖里有一個熙春臺,相傳是為給乾隆皇帝祝壽而修建,上下兩層,端莊華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功能:主要用于登高望遠,常作為軍事防御或宗教祭祀的場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特點:高出地面,表面平整,開放性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代表建筑:如撫州擬峴臺、武漢古琴臺、贛州郁孤臺、邯鄲武靈叢臺、嚴子陵釣臺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樓很簡單,就是兩重以上的屋,所以有“重層曰樓”這么一說。樓的位置,在明代大多數是在廳堂的后面,在園林里一般用作臥室、書房或是用來觀賞風景。由于樓高,也常常成為園中的一景,尤其在臨水背山的情況下更是這樣。樓的大小根據需要和所處的環境而定,面闊多為三間或五間,偶見四間,三間半,或一間半帶走廊的;進深多至六間,屋頂大多是歇山或硬山。如果樓在園林里作為主景,它所處的位置應該明顯突出,但如果是作為配景,就應該放在隱蔽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功能:主要用于居住、藏書和觀景,通常建在高處,兩層以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特點:結構復雜,層次分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代表建筑:如岳陽樓、黃鶴樓、閱江樓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據說閣是由古代的干欄式建筑演變而來的,這種建筑分為上下兩層,底層是空的,上層則有實際用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所以,閣其實是一種小樓,形狀跟樓差不多,但是四面開窗,比樓更為輕巧多變。閣的建筑大都是重檐二層;也有只有一層的,平面多為方形,或為正多邊形,屋頂多作歇山式,或用攢尖頂,經常是建在假山或者高臺之上;也有架在水上的,所以又有山閣和水閣的區別。閣在園林中常常被安置在很顯眼的地方,原因是要讓人在上面能欣賞到四周的大好風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要說這“閣”,還有一個解釋,尤其在南方,樓房上的小房間也被稱為閣。所以你看,古代有些女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叫“閣”,出嫁的時候就有“出閣”這么一說了。再有像我們現在的一個尊稱,閣下,也和這個有關系。說對方所在位置高高在上使人仰視,因此“閣下”可解釋為“我在您的‘閣樓(亭臺)’之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功能:主要用于登高或藏書,四面開窗,設有門和挑出的平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特點:四面開窗,空間開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代表建筑:如南昌滕王閣、寧波天一閣、北京文淵閣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軒的意思是“有窗的長廊或小屋”,也是古典園林中起點景作用的小型建筑物,多在高處,從下面仰望,讓人感覺有那么一種騰飛的感覺。什么是軒?這個字在《園冶》中說“類車”“取軒軒欲舉之意,宜置高敞,以助勝則稱”。意思是說軒這種建筑形式像古時候的車,取的就是空敞而又居高的意思。</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功能:主要用于賞景和休息,內部設有簡單的桌椅等擺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特點:寬敞明亮,常用于文人墨客吟詩作畫的場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代表建筑:如頤和園清華軒、拙政園聽雨軒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古代建筑中,高臺上的木結構建筑叫作榭,因為是用來賞景和休息的,所以只有楹柱和花窗,沒有四周的墻壁。結構也隨著自然環境不同而有各種形式,比如花榭、水榭等之分——隱在花叢之中的叫花榭,臨水的叫水榭。現在的榭基本是水榭,平臺伸到水面上,平臺四周有低矮的欄桿,建筑開敞通透,體形以長方形為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南方園林的水榭整體裝飾精巧、素雅,而北方園林的水榭在建筑尺度上相應進行了增擴,很有王者風范。有一些水榭已經不再是一個單體建筑,而是一組建筑群,在造型上也更為多樣化,像頤和園中的“洗秋”“飲綠”兩個水榭就最具代表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功能:主要用于觀賞水景,建筑開敞通透,體形扁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特點:依水而建,與水景緊密結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代表建筑:如北京中海水運榭、蘇州怡園藕香榭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廊在中國古典園林里算是個功能性非常強的存在,相對于其他建筑來說,它不但有遮風擋雨和交互通連的實用功能,而且還能增加園林景深層次,起到分割空間、增加園林趣味的重要作用。另外,廊自身也是獨具魅力的景致,因為廊的形體大多數狹長而曲折,空間輕盈、通透,虛實結合,非常美妙。比如水廊,顧名思義,和水相關,近水而建,廊基一般緊接水面,也不砌成整齊的駁岸,而是順著自然地勢,和園林環境融為一體。再比如橋廊,也有叫廊橋的,又是橋又是廊,一個建筑兩個作用。橋廊的選址和造型一般都比較講究,好看的廊橋在水中的倒影也是不錯的景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功能:主要用于連接建筑物,提供遮陽、擋雨的功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特點:形式多樣,包括雙面空廊、單面空廊、復廊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代表建筑:如頤和園的長廊、揚州何園蝶廳樓廊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就是在園林的水面上建造起來的一種船型建筑物,一般分為三段:前艙比較高,中艙稍微低一些,后艙會建一個兩層的樓房,可以供人們游玩設宴、欣賞水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這種建筑在中國園林藝術的意境創造中有一些特殊的意義。我們知道,船是古代江南的主要交通工具,莊子說“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游,泛著不系之舟”,后來,這被稱為“不系之舟”的舫就成了古代文人隱逸江湖的象征,表示園主從此隱逸江湖。比如,蘇東坡同學就在一首詞里寫“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如何體現“江海寄余生”呢?那就在園林中造一個舫象征船吧。所以,通過“舫”這個例子,我們不得不說,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真的是把浪漫情懷都帶到了建筑之中,內心在想啥,看一眼園林就都暴露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功能:主要用于休息、游賞和飲宴,形狀類似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特點:三面臨水,一面與陸地相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代表建筑:如耦園的“藤花舫”、怡園的“畫舫齋”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30秒分清,亭、臺、樓、閣、軒、榭、舫……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亭:用于休息和觀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臺:常用于儀式或觀賞,是高而平的建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樓:兩層以上大型建筑,用于居住和觀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閣:四面開窗的小樓,用于登高或藏書。</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軒:高敞建筑,用于賞景和休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榭:臨水而建的建筑,強調與水景結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廊:交通和觀賞長廊,連接建筑的通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舫:模仿船的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這些建筑類型不僅各自具有獨特的功能和美學價值,而且在中國園林設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共同構成了一個和諧而富有詩意的環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最后要補充一點,園林里的這些建筑物其實并沒有嚴格規定的樣式,名字有的時候也會混用,大家千萬不要在這些問題上面較真兒,因為園林建筑的最大特點就是自由。</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注:文字援引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網絡《亭臺樓閣軒榭廊舫的區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天天副刋2025-4-11刋載的文史學者楊學濤攥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章魚東渡的《30秒區分亭臺樓閣軒榭廊舫》文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此一并感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城市|
土默特右旗|
余江县|
丹东市|
六盘水市|
吉木萨尔县|
陵水|
聊城市|
拜城县|
宿松县|
呈贡县|
天津市|
来宾市|
筠连县|
松桃|
任丘市|
临安市|
年辖:市辖区|
福鼎市|
和田市|
琼结县|
武山县|
城固县|
内丘县|
泾源县|
泊头市|
张家川|
同心县|
泸州市|
万盛区|
望城县|
宝山区|
武安市|
盐池县|
沙坪坝区|
修水县|
赤城县|
尖扎县|
四川省|
博爱县|
大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