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瘦西湖(Slender West Lake)原名保障湖,屬于京杭大運河揚州段水系,是京杭大運河揚州段的支流,位于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大虹橋路28號,水域面積700畝。中心地理坐標:東經119°44'77",北緯32°46'50"。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具有重要歷史文化遺產。</p><p class="ql-block">瘦西湖由古代隋唐大運河水系和隋、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時代的城壕連綴而成。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時期已形成基本現有格局。瘦西湖是典型的小型淺水湖泊,其源水來自京杭大運河。瘦西湖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景區充分利用河流、山丘等自然風貌,亭臺樓閣依水而建,形成集錦式的“湖上古典園林”群落,是全國“湖上園林”的杰出代表。其主要分為14大景點,包括五亭橋、白塔、徐園、二十四橋、長堤春柳等。</p><p class="ql-block">1988年,瘦西湖作為“揚州市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的組成部分,被列為揚州園林特色的國家重點名勝區。2010年,作為“揚州市瘦西湖風景區”的組成部分,被授予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2014年6月22日,作為“中國大運河”遺產點之一的瘦西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2項世界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長堤春柳”最初為清朝乾隆年間鹽商黃為蒲所筑,其后常有增修。此堤南起大虹橋,北至蜀岡,沿湖岸而筑,遍植桃柳,后于咸豐年間逐漸荒廢。</p><p class="ql-block">今日的長堤春柳是指大虹橋西岸至徐園的臨水堤道,長里許,東為瘦西湖水道,西為林木岡地,由寶應縣同知楊丙炎于民國四年(1915年)整筑。長堤春柳中部有攢尖方亭一座,一半倚著湖岸,一半立在水中。面東外掛“中流自在”匾,內懸清朝書法名家陳重慶所書“長隄春柳”匾,亭柱掛楹聯:佳氣溢芳甸;宿云澹野川。</p> <p class="ql-block">憶江南</p><p class="ql-block">白居易</p><p class="ql-block">江南好,風景舊曾諳,</p><p class="ql-block">日出江花紅勝火,</p><p class="ql-block">春來江水綠如藍,</p><p class="ql-block">能不憶江南?</p> <p class="ql-block">又是煙花三月初,</p><p class="ql-block">暖風醺醉瘦西湖,</p><p class="ql-block">青山落水搖舟楫,</p><p class="ql-block">曲岸上橋牽路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瓊花落盡柳絲長,</p><p class="ql-block">湖上風生氣轉涼。</p> <p class="ql-block">蓮花橋和白塔是瘦西湖的核心建筑,白塔晴云是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蓮花橋和白塔一橫一豎,一彩一素,一柔一剛。蓮花橋為青條石砌筑,正橋平面呈“工”字形,南北兩引橋下各為半拱,橋墩列四翼,各有三拱,正側共15個橋洞。白塔位于蓮花橋南側蓮性寺內,為磚砌,系喇嘛塔,高30余米。蓮花橋,橋與亭結合,橋身結構復雜,造型優美,是中國古橋建筑史上的孤例,是揚州標志性建筑。[1]</p> <p class="ql-block">蓮花橋</p><p class="ql-block">蓮花橋因其形狀從空中鳥瞰似一朵美麗的蓮花,又筑存蓮花埂上而得名,俗稱五亭橋。蓮花橋南北兩引橋下各為半拱,橋墩列四翼,各有三拱,正側共15個橋洞。中亭內頂部有彩繪藻井和28根朱紅圓柱,橋面兩旁欄桿上砌嵌著28只石獅子,《望江南百調》中提到:“揚州好,高跨五亭橋。面面清波涵月鏡,頭頭空洞過云橈:夜聽玉人簫。”</p> <p class="ql-block">白塔</p><p class="ql-block">白塔位于蓮花橋南側蓮性寺內,為磚砌,系喇嘛塔,高30余米。因塔身潔白,故名。塔建于方形臺基上,臺基筑臺階53級,象征佛教里的“五十參”,臺基正中有磚雕須彌座,座為八角四面,每面3個龕,龕內塑12生肖像,象征12時辰,座上為寶瓶形塔身,南面有壺門(裝飾性拱門),內供白衣大師像,其上是13層塔剎,剎上置銅葫蘆頂。</p> <p class="ql-block">暮里湖光總不同,一泓清瘦漾殘紅。</p><p class="ql-block">蓮花臥水風情在,塔影停云禪語濃。</p><p class="ql-block">獨坐吹臺情幾許,相看老樹意無窮。</p><p class="ql-block">人生易老何須嘆,莫若悠然任去從。</p> <p class="ql-block">熙春臺介紹</p><p class="ql-block">"熙春臺"相傳是揚州鹽商為清代皇帝祝壽的地方。為給皇帝祝壽,花費萬金建筑如此金碧輝煌的樓臺,可見當年揚州鹽商的富有。然而,它的宏偉的氣勢、精巧的結構,卻又顯示了揚州園林無窮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瘦西湖二十四橋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p><p class="ql-block">1. 一種說法是二十四橋出自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詩句“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p><p class="ql-block">2. 另一種說法是二十四橋源于古代二十四位美女的傳說。在古代,揚州被譽為“江南佳麗之地”,是美女輩出的地方。相傳有二十四位美女曾居住在揚州,她們各有千秋,因此后人為了紀念她們,將揚州的二十四座橋分別命名為了“二十四橋”。</p><p class="ql-block">現在所說的二十四橋是瘦西湖景區內的一處重要景點,是一座極具詩情畫意的石拱橋。雖然它并不是歷史上真正存在的橋,但是其名字和設計仍然融入了古典美學元素,展現了揚州文化的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4個好友徜徉在這美麗的仙景里無比幸福快樂。如詩如畫的風景讓人如此著迷不忍離去,個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喜悅。</p> <p class="ql-block">一幅幅生動有趣的賞春畫卷</p> <p class="ql-block">人與動物和自然和諧共處,構成一幅美麗動人的圖畫。</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区|
郎溪县|
万山特区|
沙河市|
酒泉市|
安顺市|
海城市|
贵德县|
临沭县|
本溪市|
河曲县|
郸城县|
德昌县|
洱源县|
中宁县|
深泽县|
甘南县|
常山县|
汶上县|
罗山县|
普洱|
蛟河市|
太仓市|
亳州市|
衡东县|
仁布县|
会理县|
隆安县|
南宁市|
闵行区|
望江县|
凌源市|
洪洞县|
卢龙县|
营山县|
天全县|
大埔县|
济源市|
泽州县|
关岭|
陇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