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出差齊齊哈爾。當地同事帶來吃“十二忠手拉面”——據說是當地必吃老字號面館,已經有三十年歷史云云。果然,首先一進大堂看見的卡座式設計,就頗有些懷舊的意味,而每張桌上擺放著的黑龍陳醋與黑龍醬油瓶,則又醒目地提醒每位食客,這是帶有地方特色的面館。</h1> <h1> 誠然,面條,就是和蘭州牛肉面差不多的面,連粗細的分類,都和蘭州牛肉面叫法一樣——我要了一碗“毛細”,此外還有大寬、二寬、寬條、中條、韭菜葉等分類——面碗上擱著兩三片牛肉——從外形到口感,就是風靡全國的蘭州牛肉面同款產品嘛。也有幾樣小菜可點,比如羊蹄筋,比如一盤好吃的焯菠菜,這里尤其值得一書:這盤焯菠菜中有花生米,從外形來看,是東北常見的蔬菜搭配。所以值得一書的是味道不咸,可口,這簡直就是來到東北出差兩天、連吃幾頓多肉少菜,菜還普遍偏咸之后,拯救南方人的一道菜啊。</h1> (焯菠菜) <h1> 誠然,面條的味道確實不錯。感覺和印象中曾吃過的好吃的蘭州牛肉面相比,還略勝一籌。也許就是勝在這不咸不淡的面湯中——據說湯底是用牛骨與雞架經十二小時熬制而成,保證鮮香濃郁;也許,就是擱在面條上的這幾塊軟軟能夠輕易嚼動的牛肉——有些地方的牛肉面,那牛肉跟博物館里出來的似的,老得嚼不動;也許,還和上文提到的小菜有關,據說有些食客也是奔著他家的小菜而來……</h1> <h1> 但這些,都不是重點。<br> 重點是圍繞這碗面條,有一個細節有趣的小片段。那就是吃完這碗面條坐上車,奔去下午要工作的地點時,此時后排的幾個同事都在正午的陽光與“飯后困”里昏昏欲睡,只有我和開車的司機師傅一路走一路聊,而起因就是這碗“十八忠手拉面”。<br> 師傅吐槽:“你說,這面最多三塊錢成本,憑啥賣十八塊?這里別的面館,也就賣個十塊八塊的,他家居然賣十八塊啊……”<br> 漸漸聽明白了。其實師傅也承認“十八忠手拉面”的面條好吃,但師傅也憤憤不平為啥要賣得比別家貴這么多。總歸一句話,好吃歸好吃,不能賣得比別人貴這么多。“你說,賣這么貴,偏偏還排著長隊有人去吃……賣這么貴,誰給他們的勇氣。”<br> 我終于撐不住笑了:“這就是排長隊的人給他家的勇氣啊。”師傅愣愣,也笑起來。</h1> <h1> 又好又便宜,看來這是人類的通病。這下可以釋然,為何公司既要給你降薪,還要ABCD末尾淘汰來考核你了吧——人類一但貪婪,就會苛求“又好又便宜”。完全不顧也可能便宜無好貨這一常識。</h1> <h1> “十二忠手拉面”面館還有一些細節。<br> 比如店里的錦旗。“雷鋒精神傳承發揚,拾金不昧品德高尚 齊齊哈爾市蔡先生敬贈 二零一八年六月”——不用說,掛上這面錦旗,無聲表達的就是在做好一碗手拉面之余, 這家面館還有高于填飽肚子的境界。<br> 比如為何面館會取名“十二忠手拉面”,“十二忠”是個什么意思?原來,這家面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十年前,那時開在齊齊哈爾十二中旁邊。“由于學校方面的意見”,店名里的“中”無奈修改為“忠”——只是,“盡管十二中學校已經不在了,但這家面館依然生意興隆,并發展成為一個知名的拉面品牌。”</h1> <h1> 看著百度出來的這段關于“十二忠手拉面”的歷史介紹,莞爾一笑。這是蘊含了多少風雨與趣事的言簡意賅,也是一筆帶過的言簡意賅。而我這個偶然的過客能做的,就是感謝人間的每一頓煙火,感謝這碗好吃的“十二忠手拉面”,感謝因為來吃面附帶還知道一瓶叫做“雪菲力”的菠蘿味汽水之于齊齊哈爾的意義,就是冰峰之于西安的意義……因為這些細節和新知,讓我在人間過了有意思的一天。</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长县|
屯留县|
林州市|
宁津县|
中宁县|
陕西省|
历史|
澄迈县|
抚顺市|
万载县|
慈溪市|
德格县|
岱山县|
澄迈县|
扶风县|
寿宁县|
正安县|
达拉特旗|
贡觉县|
穆棱市|
岑巩县|
怀仁县|
赤峰市|
德格县|
内江市|
哈巴河县|
虹口区|
章丘市|
桂平市|
拉孜县|
玉龙|
搜索|
汪清县|
崇礼县|
南皮县|
松江区|
平山县|
馆陶县|
澜沧|
安顺市|
尉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