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style="font-size:22px;"> 小樽是位于西北海道中央的一個海港小鎮。漢語中"樽"乃"古代盛酒的器具",于是主觀臆想,小樽即小酒杯吧,其實大謬不然。"小樽"源自愛奴語的發音,意為"沙灘中的河流"。那條并不知名的水已不復存在,小樽的名字卻流傳了下來。作為天然良港,一度曾是北海道商業中心的小樽,至今仍保留著19世紀末20世紀初繁榮的印跡。</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是專為觀光小樽運河而來。準確地說,那是昔日小樽運河殘存的一段。</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一條曾經船來船往、運輸繁忙的運河,見證了一段北海道的拓荒史。公元1914年開始采用填海方式所興建,歷時 9年,塊石駁岸,全長1140公尺、幅寬20至40公尺,是北海道惟一的、也是最古老的一條運河,與北海道的開拓歷史同齡,約一百二十多年。當年的拓荒者為解決糧食、蔬菜、衣物等必需品的運輸問題,設計并開鑿了這條河渠,同時適應了進出小樽港激增的貨運吞吐量需要,它是北海道拓荒歷史的象征。</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一條曾經奄奄一息,在城市建設中險些被廢棄填埋的運河。二戰以后,小樽港因不再是北日本海運輸中心而逐漸沉寂,運河、倉庫區與沿岸的古老商店街也相對沒落,許多古老優雅的建筑在市民增筑改建風潮中遭受到破壞。有人多次提出廢掉這條河,但多數有識之士將它視為北海道的歷史文物,極力反對廢河之議,小樽運河主要一段與沿岸街道才得以被保存下來,并且為這座城市帶來無數的觀光客和財源。</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一條留住鄉愁,讓人懷舊的河。運河沿岸排列著古老的石造倉庫群,舊時的影子浮在岸上,河邊依然能夠看到斗大的"北日本倉庫港運會社"的字樣。昔日作為船運貨物集散地的石造倉庫靜靜地守望著歲月的流逝,讓人想起記憶里某個久遠的年代、或是對遙遠故鄉的懷念。沿著運河有石板鋪成的步行道走過,恍如時光倒流,回到了100多年前。</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一條注入了文學藝術的元素,彌漫著浪漫氣息的河。擺脫了被填埋厄運的運河,經過仔細規劃整治,不僅保留原來的風貌,更增添許多浪漫美麗的設計。從運河兩旁建于明治、大正時期的石造倉庫、屹立于運河畔的63支昏黃的瓦斯燈以及由數十萬個石磚所砌成的石板步道,一直到淺草橋上為觀光客服務的傳統人力拉車,使得小樽運河不論是白天與夜晚,散發著同樣媚惑動人的神采。特別是電影《情書》在這里拍攝以后,淺草橋上、運河岸邊更多了幾分羅曼蒂克的情懷。</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淺草橋上憑欄眺望,我想起一個人:小林多喜二。這位日本共產黨員的一生很短暫,年僅三十歲就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犧牲了,但高風亮節,可歌可泣,深得日本人民的敬仰。據說小樽文學館里的一小半展品是關于這位革命作家的。他的代表作《蟹工船》,就是1929年在小樽運河旁邊完成的。</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小樽運河的興衰起落,直至魅力重現,能不能給我們啟示與借鑒?</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小樽運河作為日本北海道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其特色融合了歷史遺存、藝術氛圍與浪漫體驗,形成了獨特的文旅吸引力。</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熟市|
岗巴县|
斗六市|
桂平市|
博罗县|
海口市|
安图县|
和政县|
佛山市|
平原县|
武安市|
云浮市|
溧水县|
长顺县|
马鞍山市|
和平区|
西昌市|
嘉黎县|
迁安市|
介休市|
黔东|
会宁县|
红安县|
安福县|
永仁县|
麻江县|
德令哈市|
富源县|
察雅县|
五台县|
玛纳斯县|
大同市|
晋江市|
宜黄县|
昌黎县|
达日县|
常山县|
黑龙江省|
温泉县|
肥城市|
高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