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至16日,戰友聯鎖召集我們參加了洛陽老年協會舉辦的桂林六日游。 洛陽距桂林路程遙遠,我們乘坐的旅游大巴首站先到了湖南韶山。 來到銅像廣場,瞻仰毛主席銅像。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故居</p> 1998年9月,第一次來的時候這里基本是原貌。這次來看到故居前的路面已硬化,池塘四周也改為石砌,故居正門前有武警站崗。前來瞻仰的游客,以前是由故居正門進出,現已改為由故居的西側進,東側出,這樣故居正門就可始終保持莊重的氣氛。 沿故居門前的路向山坳里走去。 不遠的半山坡上是毛主席父母的墓地,原來一直是座普通的土墳。這里植被茂密,茅草掩沒小徑,平時人跡罕至,知道此處墓址的人不多,加上當地群眾的悉心保護,故未遭到國民黨反動軍閥何健1932年6月的挖掘破壞。直到解放后,方立碑為志。1978年12月,當地政府按本地風俗進行了整修。1989年8月,韶山管理局再次修繕,并立碑作墓地說明。 1998年9月,我們第一次來時看到這里飯店挺多,家家都有毛氏紅燒肉。我們找了一家飯店吃過飯后,來到毛主席故居的池塘對面山坡上,才看到以做毛氏紅燒肉著稱的毛家飯店。這次到韶山就打聽毛家飯店的位置,人家說現在故居西北面的毛澤東同志紀念園里邊。 走進毛澤東同志紀念園,右側不遠就是現在的毛家飯店。服務員說他們飯店原在毛主席故居對面,是2002年9月,為保護毛主席故居周邊環境才搬到這里的。遺憾的是這會才8點半,過會旅游團還要出發去桂林,這次又要遇正宗的毛氏紅燒肉失之交臂了。 有幸的是在這里遇到了韶山毛家飯店創始人,現已96歲高齡的湯瑞仁老人。 1987年,湯瑞仁在與毛主席故居一塘之隔的她家開起了這家毛家飯店,店名還是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王首道題寫的。 1944年,14歲的湯瑞仁嫁到韶山沖,成為了毛主席的鄰居。1947年,湯瑞仁嫁到韶山沖第三年,17歲的丈夫毛凱清光榮入伍,同樣17歲的湯瑞仁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解放后,她和姐妹們組建起了韶山沖第一個互助合作組,成為了樣樣農活拿得起的“鐵娘子”。<div> 1959年6月25日,毛主席回韶山沖祭拜父母墳墓后,經過鄰居湯瑞仁家,一眼就認出了這是他小時候常來玩的人家。他走進堂屋與抱著兒子的湯瑞仁等鄉親們親切交談,他對湯瑞仁說:“你們一家都是好樣的,一個參軍保家衛國,一個在家建設家鄉,也希望以后的你們也可以好好的建設家鄉。”湯瑞仁點點頭,笑的很開心。著名攝影師侯波按下快門,拍下了這張《領袖與鄉親》,定格了這個美好的瞬間。<br> 改革開放以來,湯瑞仁靠勤勞成為韶山沖第一個萬元戶。后在自己家辦起毛家飯店,把毛主席生前愛吃的紅燒肉、火焙魚、鄉里臘肉、豆豉辣椒等制成“主席菜譜”,推出了濃郁的具有湖南鄉土風味的“毛家菜”。以獨特的美食佳肴和飲食文化,贏得了各地來客的交口稱贊。她常說“我是毛主席的鄰居,要替毛主席接待好來這里的每一個客人。”就是這句話,湯瑞仁一生都在踐行。“毛家飯店” 逐漸發展成為毛家集團,300多家連鎖店遍及全國各地,提供就業崗位兩萬余個,多年來上繳國家利稅達數億元。熱心于公益事業和救困扶貧救災,資助一千多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并收養一百多名孤兒。為公益事業,扶貧救災捐款累計達數百萬元。2014年7月1日,懷著對黨的無比熱愛和崇敬之情,84歲高齡的湯瑞仁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div> 桂林山水是中國山水的代表,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譽。2009年,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大的巖溶山水風景區。2014年,做為“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重要提名地,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2025年4月12日,我們由韶山來到了桂林象鼻山。與1999年9月我第一次來桂林,已過去了26個年頭。 象鼻山位于桃花江與漓江匯流處,由3.6億年前海底沉積的純石灰巖組成,酷似一頭巨象伸長鼻子吸飲江水。因其形神畢似,而成為桂林山水的代表和桂林城市的象征。 象鼻山北側的桂林雙塔,位于日月雙塔文化公園。桂林日月雙塔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唐代,天寶9年(750年),鑒真和尚第五次東渡日本失敗后輾轉來到桂林,在開元寺講法授戒,并籌集善款建造了兩座木構樓閣式佛塔。這兩座塔建成時正值大唐農卯年,于是鑄造日月光菩薩供奉塔內,雙塔也因此被稱為“日月塔”。<br> 現在的日月雙塔,是2001年在唐代佛塔基礎上重建的,是桂林市的文化地標。其中月塔高35米共七層,為琉璃塔。每層的雕花彩繪門窗寓意不同的主題,富含中國傳統韻味;日塔高41米共九層,通體均為純銅裝飾,耗用銅材350噸,金碧輝煌,創下了三項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的銅塔,世界上最高的銅質建筑物,世界上最高的水中塔。 2025年4月13日,來到位于陽朔高田鄉鳳樓村邊的月亮山。這里是漓江十里畫廊景區的末端,風光古樸,恬靜安逸。山頭上有一個天然的大石拱,兩面貫通,遠看酷似天上明月高掛。 清代徐廷諍稱此景是月掛高峰,并以此為題作詩曰:峰巒頂上鏡光浮,旦夕空明未見收。自昔懸崖崩一角,至今遺魄照千秋。山穿月曜無圓缺,月出山輝任去留。萬古不磨惟此鏡,與君長作廣寒游。 由陽朔高田鎮的月亮山,來到荔浦馬嶺鎮的水韻黎家,乘游船游覽了馬嶺河。 游船離開碼頭向前走了一刻多鐘折回,來回用時不到40分鐘。沿岸風光類似漓江,只是景觀單一些。 在桂林陽朔城南高田鄉穿巖村金寶河南岸,有株巨大的古榕樹。遠望是把綠色巨傘,近看盤根錯節,葉茂蔽天。相傳植于晉代,已有1500多年樹齡。讓這株古榕樹名揚天下的是1960年上映的中國首部音樂風光故事片《劉三姐》,這里是影片中劉三姐和阿牛哥拋繡球、喜結良緣的經典鏡頭拍攝地。<div> 1999年9月,我和母親、大妹第一次來桂林,坐游船游漓江到陽朔后,欲慕名來看這株古榕樹,因雨水沖壞道路未能如愿。這次參團舊地重游,來前看了行程沒有這個安排,心想這次是又要沒希望了。</div> 沒想到夢想成真,這次還真給碰上了。2025年4月13日下午,我們離開荔浦馬嶺鎮的水韻黎家,跟團來到陽朔蝴蝶泉景區。在這里有個自費項目,游溶洞、看表演、登高觀景,團里有一多半人參加。我們幾個沒參加的,導游讓就近自由活動90分鐘,等他們出來再一起去賓館。 巧的是來時大巴快要到蝴蝶泉景區時,我偶然看到公路左側一大門上赫然寫著“大榕樹景區”。到蝴蝶泉景區下車后一查高德地圖,距大榕樹景區也就1.2公里,我們幾個就步行來到了這里。 這株大榕樹高17米,樹圍7.05米,碩大的樹冠覆蓋面積達兩畝多。 大榕樹盤根錯節、枝繁葉茂,氣根如老人胡須在風中飄拂。樹干有的貼地而生,有的斜出如飛龍破霧。 金寶河在大榕樹旁緩緩流過,河對岸有一座小山,中間的山洞是透空的,就像一座石門可供人們穿行,故得名"穿巖"。在榕樹和穿巖之間有個渡口,人稱"榕蔭古渡",為陽朔一景,后被選為電影《劉三姐》的拍攝地之一。 常言獨木不成林,自然界能獨木成林唯有榕樹。榕樹是屬于桑科的常綠大喬木,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榕樹的果實呈扁圓形,果徑不到一厘米、可食用,其萌發力很強。由于鳥類的活動和風雨的影響,使它附生于母樹上,攝取母樹的營養。長出許多懸垂的氣根,能從潮濕的空氣中吸收水分。氣根入土后成為支柱根,加強了大樹從土壤中吸取水分和無機鹽的作用,這就是榕樹能"獨木成林"的奧秘。<br> 獨木成林的榕樹,柱根相連,柱枝相托,枝葉擴展,遮天蔽日,其樹冠之大令人稱奇。在孟加拉國的熱帶雨林中,生長著一株郁郁蔥蔥的大榕樹,巨大的樹冠投影面積竟達一萬多平方米。 離開大榕樹返蝴蝶泉經過遇龍河橋,橋下遇龍河上的竹筏依次排成長隊從上游漂了過來。 橋下游不遠處的一座山峰因酷似駱駝,故名“駱駝過江”。 此行花絮: 一、王正功其人<div><br>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一千古絕句,令無數未來過桂林的人心馳神往。它的作者就是今天豎立在桂林杉湖畔的這尊雕像的主人,王正功(1133-1203),南宋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字承甫,原名慎思,字有之,避孝宗諱改名。</div> 王正功一生為官正直清廉,不懼得罪權貴。故為官幾十年,頗有政績卻不見進步。慶元6年(1200年),以68歲高齡出任桂林廣南西路提點刑獄權知府事。嘉泰元年(1201年),恰逢值年大比(鄉試之年)。是年,廣西學子鄉試者,共得舉人11名。王正功久聞桂林學子在科舉中常有不俗成績,這次鄉試的成績,使他為學子們高興。便依鹿鳴宴慣例,以地方官身份在府中宴請中舉的學子。<br> 席中與學子談些努力學習、報效朝廷的話,少不了要作詩相勉。王正功在微醺中揮筆而就,作七律二首:<div><br><div> 百嶂千峰古桂州,向來人物固難儔。峨冠共應賢能詔,策足誰非道藝流。經濟才猷期遠器,縱橫禮樂對前旒。三君八俊具鄉秀,穩步天津最上頭。<br>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士氣未饒軍氣振,文場端似戰場酣。九關虎豹看勍敵,萬里鹍鵬佇劇談。老眼摩挲頓增爽, 諸君端是斗之南。</div><div><br> 詩中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便從這里傳遍華夏。通讀全詩我們得知作者的本意并不是在贊美桂林山水,而是希望學子們在學業上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使自己在學業上要如同桂林山水一般秀甲天下。這句名言也許是王正功的獨創,也許是信手拈來,總之是運用的天衣無縫,體現出作者寫詩的才情絕非一般。王正功席上賦詩,老當益壯,意氣風發,為舉子們所折服。一位叫張次良的人,后將王正功的這兩首詩刻在了獨秀峰南麓的讀書巖上方。<br>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出處,長期以來學術界一直為此爭論不休。近現代著名文人郭沫若、賀敬之等人的作品中,都曾出現過"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詩句。可這一詩句到底源自哪里,原作者是誰,困擾過不少研究者。有人發現南宋寶佑6年(1258年),時任廣南制置使兼靜江府知府的李曾伯,在其《重修湘南樓記》一文中,寫下了"桂林山川甲天下"的句子;光緒8年(1882年),廣西巡撫金武祥寫了一首《遍游桂林山巖》,把李曾伯的"桂林山川甲天下"中的"山川"改為"山水"。于是就有人說源于李曾伯"桂林山川甲天下"的一音之轉,也有人說它來自金武祥的《遍游桂林山巖》。<br> 直到1983年,桂林市文物工作者對獨秀峰石刻進行全面調查清理時,發現讀書巖洞口的巖壁上,一片蓬草下方似有裂痕,與石壁并不為一體。他們輕輕地掀開那層腐殖層,有了意外的發現,這是一塊自明清以來就沒有被人發現的摩崖石刻。當他們將石壁清潔干凈,再用嫻熟的技術拓印那幀石刻作品時,發現碑上的兩首詩中一字不差地刻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詩句,作者是南宋慶元、嘉泰年間擔任過提點廣南西路刑獄的鄞縣人王正功。被歷史的塵埃湮沒了近八百年的名句,終于重見天日。<br> 桂林市政府后將獨秀峰王正功詩作的摩崖石刻復制立于桂林中心廣場,還在桂林杉湖畔為王正功建起了一座巨大的雕像。這名花甲老人正執筆揮毫,寫下了讓桂林山水傳遍天下的詩句,以提示后人記住這位先賢八百多年前弘揚桂林山水與歷史文化的功績。</div><div><br></div><div> 二、淺談桂林水</div><div><br> 1999年9月,第一次來桂林時這里到處桂花飄香。不論是漓江還是市區里的溝渠,水都是清澈的。這在當時城市水環境普遍不太好的形勢下,顯得尤為突出。那時就聽當地人說桂林也面臨水位下降,水質污染的問題。那次來游漓江的碼頭就距市區二、三十公里遠,說之前漓江水位正常時,游漓江的碼頭離市區挺近的。桂林各級政府對水污染問題高度重視,認為水環境對于桂林不僅是個環保問題,更是個關乎生存的問題。桂林山水甲天下,吃的就是水環境這碗飯,水污染了就等于自砸飯碗。經過大力整治,桂林的水環境得到了及時治理。我們這些北方人當時來到這里,看到桂林市區里的溝渠水都是清的,無不為之稱奇。<br></div></div> 二十多年后再游桂林,這時各地的水環境都有了較大改進,與桂林的差距明顯縮小了。 這次來桂林,沒有參加漓江游。但從橋上看遇龍河的水,可以感覺到漓江主要河段還應是碧水蕩漾,如詩如畫的。 在人口稠密的市區象山景區水域,遠看還可以。 近看還是有些差強人意,說明水環境治理涉及面廣,徹底根治離不開全水域堅持不懈的共同努力。<div><br></div><div> 三、山水間劇院<br></div> 此行在桂林象山區平山北路的山水間大劇院,?觀看了一場《山水間演繹》演出。這臺演出由桂林市旅游文化演藝有限公司出品,由2008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導演組成員,2010年廣州亞運會開幕式執行總導演章東新編劇執導,歷時兩年打造完成。這是一部展示漓江河畔、象鼻山下的山之青、水之秀、洞之奇、石之美,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大型桂林風情歌舞秀。 旅游團安排的前三排正中間座位,妥妥的貴賓席。 民族舞 雙人技巧 飛天 在那么狹小的空間,四輛摩托車同時表演的飛車走壁。 其中一位表演者竟是女性 不斷增加高度的鉆圈表演,前幾個都是多人表演,最高到五個圈時只有一人表演。這就是三軍易得,一將難求啊! 演出結束,身著多彩民族服裝的演員走下舞臺,熱情與觀眾合影,當然這個熱情是需要付費的。<br><br> 四、侗寨觀后感 2025年4月14日一早,我們來到了荔浦市馬嶺侗族鼓寨。 由于侗族沒有文字記載,“侗族大歌”脫穎而出。這一擁有超過兩千五百多年歷史的傳統藝術形式,作為侗族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在2009年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侗族婦女的長發,盤起當帽帶。 竹編老人 這個吊腳樓張燈結彩,表明這家有待嫁小女。吊腳樓左側有一根纏繞著麻繩的斜竹竿,是為未婚小伙爬上樓和姑娘相親用的。如果姑娘看中,小伙就可以順著竹竿爬進窗戶。如果姑娘不中意,小伙就會遭盆水潑頂落荒而去。被選中的小伙子也不能就此安心,還要在女方家好好表現三年才能當上女婿。如果表現不好,姑娘讓他吃上兩個雞蛋,滾蛋!<br> 竹竿上方的木牌上寫著:“一鍋頭可爬、二鍋頭不爬、老鍋頭不爬。”這說的是擇偶標準,“鍋頭”指男子,就是說只要未婚小伙,結過婚的或年老的男人免談。 銷售少數民族傳統銀器的銀器店 寨子里帶我們游覽侗寨的女導游介紹說,他們祖祖輩輩居住在偏遠山區,這些年政府幫助他們遷居到這里。現在家家戶戶都有事做,有編織、養殖、制作銷售銀器、展示少數民族風俗等。收入統一交合作社,村民衣食住行由合作社統一安排,一日三餐都在合作社食堂。村民安居樂業,90歲以上老人占比很大。<br> 但據我們所見,寨子里除了我們和導游、少數展示侗族民俗風情生活場景的、以及銷售少數民族銀器的人之外,未見到過一個老人和小孩。說明寨子里的這些人都是負責專門接待游客的,游客參觀完一走,他們也下班回家,這個寨子就是他們的工作場所。如果真像是導游介紹的那樣,這里是實實在在的侗族居住地,人們到這里可以與侗族民俗風情零距離,那當然是最理想的。<br><br> 五、旅游與購物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發展,旅游業方興未艾。尤其是2019年新冠疫情前,中國游客的足跡已遍布世界各地。不論是出境游還是國內游,除個別高端定制團,購物都是標配,低價團尤為突出。團費按成本定,你就吸引不來游客,何談靠旅游拉動經濟。在這一形勢下,由政府牽頭,商家、廠家、旅游部門聯手打造的低團費旅游購物團應運而生。通過這個模式游客量上來了,具體到各旅游團,其購買力有差異,但總體是可觀的,這就是低價團能夠經久不衰的基礎。 這一模式曾伴隨著強買強賣、商品售假、野蠻待客等亂象橫生,引起國家和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經治理后得到扭轉。尤其是2013年4月25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又經2016年、2018年兩次修正,旅游市場已經完善規范起來。 我們這個桂林六日游團也屬于低價團,購物點就有六個。多數購物點都在商品宣傳介紹上下功夫,讓游客感到物有所值,都取得了不菲的銷售業績,實現了廠家、商家、旅游部門與游客“四贏”。<br> 但在最后一個購物點,桂林雞血玉博物館遇到了雜音。進店前桂林地導就對大家說,這個購物點與她的業績無關,她也不推薦大家購買,其余話就不多說了。大家都帶著不買就聽聽看看的心態,走進了這個購物點。一30歲左右自稱是該企業董事長女兒的女士接待了我們,開宗明義不要求大家購買,只是給大家介紹一下桂林雞血玉,希望大家回去多給宣傳下他們的企業和產品。又說這月28日中央電視臺有個評選活動,希望大家到時能給他們企業投個票。大家都抱著配合的態度,希望早點結束,異口同聲說沒問題。不料該女士話鋒一轉,說請你們拿999元,咱一起喝個酒交個朋友,你們愿意嗎?大家說中。沒想到她一個眼神就上來了幾個手持POS機的員工,這就要掃碼收費。大家這下看出了不正常,有些就直接出來了。后聽說有三人交了費,之后又退了,這事就不了了之了。如有一、二十人交費,他們極可能會趁機誘導大家購買玉器以達到牟利目的。 回來上網查了下,這家桂林雞血玉博物館還真是有前科。有游客在桂林旅游被帶到這里買玉石,支付了兩萬多元,后發現所購商品實際上是普通石英巖,價值僅數百元。這些游客在意識到受騙后,向桂林市旅游局投訴,部分款項得以退還。也有女士被誘導支付999元購買的雞血玉,實際上只值幾塊錢。由此可見,全面貫徹落實旅游法,規范旅游市場,讓旅游業行穩致遠還在路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后旗|
普定县|
栾城县|
闵行区|
汤阴县|
嘉兴市|
鄂州市|
肇源县|
福海县|
南安市|
晋中市|
右玉县|
巴彦淖尔市|
延长县|
洛隆县|
湖北省|
布尔津县|
合川市|
根河市|
伊金霍洛旗|
沐川县|
吕梁市|
桃园县|
育儿|
新绛县|
华蓥市|
年辖:市辖区|
东宁县|
四川省|
鄯善县|
林芝县|
永安市|
尉犁县|
灵石县|
许昌县|
阿巴嘎旗|
德保县|
宾川县|
剑阁县|
罗江县|
邢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