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張家港的沙洲公園內,藏著一座小巧精致的江南園林——楓華園,在春日下展露其濃濃的江南雅韻……<div> ——題記</div> 四月,勝日尋芳楓華園…… 據資料介紹:楓華園是在清代中葉許宅的舊址上,于1991年按江南園林重建。2017年7月被列入《蘇州園林名錄,園林編號:067號》。 走進楓華園……好似踏入了一幅徐徐展開的江南水墨畫中,散發著江南園林溫婉細膩的韻味。 <p class="ql-block">進入楓華園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用太湖石堆疊的假山,名叫:白鹿峰。</p> <p class="ql-block">假山“白鹿峰”并不高,但堆的錯落有致,玲瓏剔透。假山頂上有一亭子,亭子在樹木的映襯下,給人一種寧靜而優雅的感覺。</p> 貼著入園的圍墻是曲折“百扇碑”長廊,東西橫貫楓華園。 <p class="ql-block">漫步在長廊間,可以欣賞到長廊外滿綠的春景,很美!</p> <p class="ql-block">出了長廊,走進“近川榭”,坐在“美人靠”上休息,吹著徐徐春風,很是愜意。</p> <p class="ql-block">楓華園不僅有一座太湖石堆疊的假山,還有一座用黃石堆疊的假山,名叫:梅山。仰望“梅山”氣勢磅礴,棱角分明,與周圍的綠樹相互映襯,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p> <p class="ql-block">沿著假山旁的小徑拾級而上,登上梅山之巔,整個楓華園的美景便一覽無余。</p> <p class="ql-block">梅山頂上的四方亭。</p> <p class="ql-block">下了梅山,穿過圓洞門,來到楓華園的主體建筑“近川堂”。</p> <p class="ql-block">這座古樸典雅的“近穿堂”外形莊重,堂前采用朵云石壘成臺階,寓意:腳踏祥云,青云直上。</p> 跨過小小的“楓華橋”,就是一座漂亮的雙亭。 <p class="ql-block">走過雙亭,走過曲橋,圍墻上建有一座無名半亭。</p> <p class="ql-block">回到曲橋上,環顧四周,園內的景色盡收眼底,小橋流水、廳堂水榭、古木參天,仿佛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p> <p class="ql-block">池水邊有一座臨水而建的榭,名叫“綠淦亭”。</p> <p class="ql-block">掩映在茂密綠樹下的“綠淦亭”,由詩云:水榭亭臺小徑幽,一簾花影柳絲柔。波光云樹魚兒戲,翠瓦朱檐映碧流。</p> <p class="ql-block">來到“秋燈閣”,大門緊閉,無法入內參觀。繞到秋燈閣后門,同樣大門緊閉,有些遺憾。</p> <p class="ql-block">秋燈閣前立有施耐庵的塑像。據說,施耐庵在沙洲河陽山隱居十年,常來楓華園內的“滄江書舍”與老友許恕吟詩作對,留下了“秋江送別”等詩篇。</p> <p class="ql-block">過橋就是“滄江書舍”。據稱,滄江書舍是元朝澄江書院院長許恕建造,江南文人墨客們常來書舍聚集。</p> <p class="ql-block">走過“滄江書舍”,來的停泊在河邊的石舫,站立石舫船頭,可以眺望河中小島與周邊景色。</p> <p class="ql-block">楓華園布局精巧,一步一景,既有江南園林的婉約,又融入了當地的人文風情。</p> <p class="ql-block">楓華園,這座江南園林,以其獨特的歷史底蘊和秀美的自然風光,讓人遠離塵世的喧囂,沉浸在江南園林的詩意與浪漫之中。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謝謝你的關注與欣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2025.4.21</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磐安县|
广汉市|
龙口市|
渑池县|
博野县|
平远县|
永吉县|
定安县|
巴塘县|
安泽县|
鄂托克前旗|
玛多县|
临澧县|
芒康县|
屯门区|
黎平县|
桃园县|
临沧市|
澳门|
佛学|
新化县|
师宗县|
察哈|
兴和县|
霍山县|
蒙山县|
嵊泗县|
萍乡市|
博客|
清远市|
黄梅县|
烟台市|
修水县|
佛学|
安岳县|
海南省|
金寨县|
迁西县|
桓仁|
兴业县|
贡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