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天跟團去了一趟鞍山千山。收獲滿滿。</p><p class="ql-block">一,旅行路線</p><p class="ql-block">走高速。沿著丹錫高速入京哈高速大概在遼中開始轉入彺鞍山方向的高速。全程三百多公里(導航顯示294公里)。</p><p class="ql-block">早晨5:45乘車途經錦州錦州、凌海市、盤錦、遼中、遼陽、鞍山到達鞍山東部鐵東區千山風景區已經是上午十點多了。</p><p class="ql-block">回程原路返回。</p><p class="ql-block">二,旅行的風景在路上</p><p class="ql-block">坐在大巴車內,看著沿途風景,刷刷滴從眼前飛馳而過,別一樣的風景,別一樣的心情。我這里說的別一樣的風景是指和在家里經常見到的家鄉風景不同,所以心情也不一樣。</p><p class="ql-block">過了錦州,進入凌海市,這里是遼西走廊,地理上狹長的遼西走廊靠海,地勢平坦,地貌以平原為主,山在北方,有隱隱的輪廓而已。雖然已經是暮春時節,到谷雨了,凌海市的鄉村田野里還沒有耕種的跡象,人們已經開始整地,翻地,耙平,準備春耕。</p><p class="ql-block">過了凌海,進入盤錦,仿佛進入水鄉。田野里四處望去,都是水。去年收割后的稻田,仿佛才從冬眠中睡醒過來,慵懶,疲倦。盤錦以盛產水稻為主,從車窗望出去,稻田里白亮亮的水光,白鷺過飛翔空中或在稻田里覓食。遠處有井架,盤錦產石油,不過現在據說已經沒啥可開采了,已經油盡地竭了。</p><p class="ql-block">過了盤錦高升,進入遼中南部地區。進入遼沈平原。這地方也是糧食主產區。地理上屬于遼沈平原,以生產玉米,水稻為主。高速兩邊,廣袤鄉村,低矮的小人字架瓦房,一戶挨著一戶,家家小房小院。</p><p class="ql-block">進入遼陽后,就開始看見了遼東的山,長白山余脈。遼陽縣和鞍山的立山區緊挨著。過鞍山立山區,走鞍山城南到景區大概還有二十多公里。城市都是那樣,高樓鱗次櫛比,車流像河流滾滾喧騰。</p><p class="ql-block">三,匆匆的景區行</p><p class="ql-block">下了車,我獨自一人往前走。進入景區茫茫人流,慌慌的人流,走到游客中心見一人朝我招手,喊我。覺得納悶,茫茫人海,異地他鄉,誰會認識我呢?走近一看是個高中時代上兩屆同學,也是我們鄉的另一所中學的退休體育老師老佟。這就是他鄉遇故知了。心里有了一點底氣。老佟在等他們的同事,還沒退休的幾位老師,這隊伍就更大了一些,他們三對夫妻加上老佟我們兩個,八人。有個小隊伍了。</p><p class="ql-block">導游規定下午三點半集合返回。</p><p class="ql-block">老佟和長嶺兩人在前面開路,跟隨著游客大隊沿著景區木棧道往前走,我們先上千山北面景區,拾級而上,登一線天。人太多。就跟著大隊伍往前走就是了,拍照都是匆忙之間的事。所以,這次千山行,拍的照片也不滿意。等到了一線天山頂,老佟他們又繼續向東攀爬天外天。我沒有繼續跟他們走。一是他們走的太快,也沒看著啥風景,就是個走!就是爬山!沿途山路上那么好的風景都沒有好好的賞玩。我沿著“下天橋”開始下山,到東閣后,又原路下山,去了靈巖寺。在靈巖寺轉了一大圈,返回到停車場,還有二十分鐘到導游規定的集合時間。</p><p class="ql-block">四,千山鐘靈毓秀釋道同源</p><p class="ql-block">千山位于鞍山鐵東區東南十七公里。是長白山的余脈。鞍山千山景區有以下幾個特點。</p><p class="ql-block">一是山勢峭拔險峻。千山就是由于這條長白山余脈上無數山峰聳入云霄,宛如千朵蓮花盛開而得名千朵蓮花山,簡稱“千山”。登上一線天,四維一望,群山萬壑,高聳入云,千山競秀,萬壑崢嶸,云蒸霞蔚,加之古木參天,植被茂密,非常有生機,有靈氣!真可謂鐘靈毓秀聚千山!</p><p class="ql-block">二是千山的石怪。千山屬于花崗巖地貌。裸露的巖石,渾圓,樸拙,剛硬幾乎隨處可見。其石奇形怪狀,不一而足。有的似金蟾望月,有的似猴子探海,有的像老子傳道,最可怪的是有塊石頭木魚石,敲擊有聲似和尚的木魚!</p><p class="ql-block">三是古木多。有松樹,柞樹等一些古老樹種。這些古樹或依山傍水,或植根于懸崖絕壁,或立身于道觀、佛寺前,為這座名山裝點得活潑生機。</p><p class="ql-block">四是峽谷幽深,溪流淙淙。整個千山山勢呈東北西南走向。山勢峭拔,所以溝壑幽深,峽谷蓊郁,環境清幽,是個道家佛家修行的好去處。也是夏天消暑納涼好世界!</p><p class="ql-block">五是道觀,佛堂依山而建,層次郎然。青山藏古寺,幽谷隱佛堂。</p><p class="ql-block">六是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共同匯聚的山谷釋道同源。北山以道家的無量觀建筑群為主。南山以靈巖寺的佛家文化為宗。道家是中國的本土文化,佛家屬于外來文化,幾千年來佛家已經中國的本土化了正像靈巖寺那副長長的橫幅上書寫的“佛教中國化痛圓中國夢”!</p><p class="ql-block">七是千山的摩崖石刻以及各個道觀寺院的楹聯為這座遼東第一山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在千山,許多高山險峻的巨石上有許多現代人或當代人的摩崖石刻,有的字跡雄渾樸拙,有的飄逸灑脫,有的靈動俊朗。這些刻在巨石上的字跡,為千山這座名山平添了許多文化內涵,彰顯了遼東乃至遼寧人的深厚的文化底蘊。千山每個道觀或者寺院都有楹聯,而且字跡都非常有特色,譬如千山景區正門那副“南海八千路,遼東第一山”是啟功的字,正門內的那副“千峰插雲漢,萬壑起松風”隸書寫的特別蒼勁老道厚重!靈巖寺護法殿那副楹聯“明月照靈巖禪凈雙修,清風拂古寺煥彩一新”行書字跡非常飄逸空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千山行花絮</p><p class="ql-block">(一)在東閣遇見一位老道師,姓張。</p><p class="ql-block">我在一線天下來到東閣溜達,在護法觀前,看見一個道師,坐在院落外的石凳上,聽歌。是彭麗媛演唱的歌曲。他跟著唱。我原以為他是在念經,走近跟前,才發現他是在跟著歌唱家的演唱旋律哼哼歌曲,人家唱的是歌,他哼哼的那就是說話。我問他貴姓,他說了兩三遍,我也沒聽清楚,最后他打手勢“弓—長—張”,我才聽出他姓張。他口音我不習慣,他說我耳背!</p><p class="ql-block">這道師白發皤然,兩眼灼灼,面色紅潤,頜下幾縷長髯,頗有幾分仙風道骨。我問他高壽?他用鞍山口音回說“道家不言壽。”是啊,道家與天同壽,我怎么這么唐突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和尚也開始經商了。在靈巖寺有個御供包子坊,是靈巖寺和尚開的。外面廣告寫著試營業。</p><p class="ql-block">據說這包子坊可有歷史了。說是清世宗的母親出家靈隱寺。皇帝有一年到靈巖寺看望老人家,覺得老人家苦修,就從宮廷選派兩個廚師,給老人家做飯伺候吃喝。廚師采山中野菜作的素餡包子,非常好吃,寺里開始用來招待游客。到現在制作工藝依然還是傳統手藝。包子餡主要有花生仁一顆,蓮子,芹菜,豆腐,等等共八種素食材。</p><p class="ql-block">也打算去買些,到店門,店長說(你咋想的呢,沒了!早來啊!)</p><p class="ql-block">帶著一點遺憾,悻悻離開靈巖寺。御供包子坊試營業,就說以前只是對內僅供寺內僧人居士或者客人用,現在開始試營業,就說開放了,開始對外。</p><p class="ql-block">看來生意挺火,剛過中午,就賣沒了。</p><p class="ql-block">六,千山行有感</p><p class="ql-block">跟團坐大巴行程三百多公里,耗時十五個小時,來回往返加上景區游歷各占三分之一。匆匆而去匆匆而返。就算是今生到過千山。像一只蜻蜓,忽然飛到千山,點水式的掠過千山,然后又匆匆飛回來。有很多地方都沒有去游覽。跟團就是便宜,六十九塊錢,一天時間,看看千山,感受到千山的巍峨秀麗,儒道佛共聚千山,文化底蘊厚重,也行了,也算不虛此行。</p><p class="ql-block">去過,看過,玩過,感悟過,留下一點文字也算是一種精神上的冶煉和凈化。</p><p class="ql-block">千山的最美季節還是在夏季和秋季。秋季丹楓醉染,夏季各種植被蓊郁旺盛,是游千山的好時節。估計那時候也不是這個價了。</p><p class="ql-block">還有一種感受,登山還真得有團隊相伴,團隊有一種精神力量,有股場,這種力量和強大的場鼓舞著你催促著你勇敢有力量攀爬!我這次爬千山就多虧遇到了老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水县|
柏乡县|
正宁县|
石楼县|
噶尔县|
正镶白旗|
东台市|
凤翔县|
蓬溪县|
格尔木市|
兰溪市|
辉县市|
休宁县|
南部县|
仙桃市|
威远县|
成武县|
邵阳市|
登封市|
扬中市|
浮山县|
五原县|
木里|
巍山|
石河子市|
阿巴嘎旗|
阿克陶县|
合作市|
石屏县|
新化县|
沂南县|
黄山市|
宝坻区|
邯郸县|
庄浪县|
大竹县|
民权县|
张家港市|
琼结县|
天门市|
台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