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那一年(1979年10月)踏上當兵的路,退伍四十多年后一直在銘記,也一直有回憶,前些天,響應戰友“群”的再三號召,唐軍成戰友欣然動筆寫了一份《軍旅自我簡介》推發到《岸炮團戰友群》。</p> <p class="ql-block"> 軍旅自我簡介</p><p class="ql-block">唐軍成:</p><p class="ql-block"> 1961年6月13日出生。</p><p class="ql-block"> 湖南邵陽五峰鋪鎮東陽村蔣家組人。</p><p class="ql-block"> 1979年10月入伍至1980年底,遼寧省盤錦市岸炮一團生產連看水班戰士。</p><p class="ql-block"> 1981年初至1984年,在遼寧省盤錦市岸炮一團生產連看水班擔任班長主持看水班工作。</p><p class="ql-block"> 1984年底退出現役,回鄉務農。</p> <p class="ql-block"> 看看唐軍成這張發黃模糊的老照片,怎能不憂生命易老,只能在內心修復。</p> <p class="ql-block"> 入伍第一年,他與二十八位同年入伍的戰友一起分配在岸炮團盤錦生產連。</p> <p class="ql-block"> 二十八名戰友分配在:炊事班:機務班,衛生室,飼養班,種菜組,植保班,看水班。</p> <p class="ql-block"> 每年冬季,遼寧盤錦冰天雪地,寒風刺骨,滿目蒼涼。氣溫通常在零下二十多度,看水班、植保班的戰士都要乘車到遼河干涸的河灘揮鏟肥沃的黑土,每天上、下午輛車裝滿運回連隊,撒在五百多畝的稻田,借以改良土壤。每年鏟黑土都持續在冬末春初,三個多月的時間里。</p> <p class="ql-block"> 左:黃朝華(湖北黃石市兵)。右:唐軍成(湖南邵陽縣兵)。</p> <p class="ql-block"> 當年我們生產連看水班的班長是孫國榮山西籍人(1978年10月入伍)。</p><p class="ql-block"> 副班長是呂連興,他是我們同年(1979年10月)入伍經大約半年歷練后競升的。</p><p class="ql-block"> 看水班戰士有:呂再清,陳公平,唐軍成,彭海成,羅夫元,彭正權,鄧良元,彭樹亮,張愛國。全班共計一十一人。</p><p class="ql-block"> 連部做了看水分工,具體到負責每一號田塊。</p> <p class="ql-block"> 唐軍成戰友當時被安排在看水班,他是從湖南邵陽農村入伍,雖說自小干過農活,卻尚不懂得北方盤錦生產連看水班的工作職責:除去與地方看水員協調從軍民共用的水渠開閘放水外,還要負責保持稻田播種季節的引水和雨季排水的巡查護理工作。</p> <p class="ql-block"> 看水班的工作特點很特別,盤錦水田的泥鰍又大又粗,繁殖也特別多特別快,就算熟食也硬得難以下口。所以,就形成了當地一句諺語:“盤錦姑娘有點怪:“黑黑的皮膚,蘆葦桿的腰身,走起路來不如泥鰍鉆得田埂快。”由此想象,泥鰍就成了看水班戰士的天敵。必須夜一程,晝一程,日月輪轉,徘徊巡查在田野。泥鰍鉆開的泥洞漏水,堵了又開,開了又堵,循環往復,浪漫得如同情侶纏綿著戀愛。</p> <p class="ql-block"> 還看水是最辛苦的差使,時間、環境都要把控好,尤其是施肥后田里缺口要來回觀看,少有不慎,施肥就白費了。一年“花前月下”的浪漫戀愛也就基本上完了。</p> <p class="ql-block"> 岸炮一團生產連的建制也很有特色,新入伍的戰友都是在這里勞動一年,就會被軍務股下令調往旅順基地岸炮獨立團的各個戰斗連隊或機關分隊。我們岸炮獨立團設有六個營,十二個戰斗連隊,大都是海岸駐防,也有在島嶼駐防的。</p> <p class="ql-block"> 我們那批戰友當兵一年后,盤錦生產連留下衛生員蔣放鳴,也留下了骨干唐軍成、唐光照、艾高生擔任班長,帶領一年一屆來自五湖四海的新兵戰友。假若當年仍延續從士兵中提干的軍規,這四個被留在生產連的戰友,正常情況下肯定會先后提拔成部隊軍官。</p> <p class="ql-block"> 從《軍旅自我簡介》得知唐軍成戰友在盤錦一干就連續了五年,其中帶兵四年,他用熾熱的軍人情懷,在工作中率先示范,在連隊里愛兵育兵。他伴隨北方盤錦軍營一千八百多個日夜黃昏,堅持熱愛,遇見四屆新的戰士,也遇見了更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這是他第一年所帶過的湖北籍新兵</p><p class="ql-block">(前排中間的是陳又新,后排中間是看水班的肖長明。)</p> <p class="ql-block"> 唐軍成、唐光照、艾高生、蔣放鳴四位當年一起留在生產連的戰友,也同樣在北方的營地都鍛造、變身成年輕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他們在軍旅沉淀自己,綻放獨特的帶兵光芒。</p> <p class="ql-block"> 青春呀有幾個五年?唐軍成他把五年最美好的青春奉獻給部隊,他做著極其平凡的農耕軍種,踏上軍旅的五年吃過干辛吃過萬苦,他從不后悔。他深深地愛他的戰士也記著他們的名字,他更深深地愛著北方那片多情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唐軍成《軍旅自我簡介》最后一句:“回鄉務農”,多么厚重而撲實,徹底掩蓋了他本色不改退伍后多年擔任村支二委成員的工作履歷。在戰友“群”里靜守退役軍人謙虛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 他從來沒有把自己在故鄉:湖南邵陽縣五峰鋪鎮東陽村當村干視為一種官銜,或是視做一種撈取私利的平臺,還是視做回鄉給父老鄉親出力辦事的機會,正如他當年與幾個村干為了硬化本村村主道,尋找轉業安置在湖南省邵陽市交通局任辦公室主任的李光明戰友,利用自己的社會行政人脈,疏理關系,欲求爭取政府投入一些資金予以援助。不管結果怎樣?他還是盡到了一個為民謀福的真心,自己親歷親為參加一些義務勞動,在這一屆村班子任期中,終于硬化了本村的村主道,兌現了回鄉為父老鄉親出力辦事的錚錚諾言。</p> <p class="ql-block"> 在生命的長河中,我們二十八位戰友,大部分只是在遼寧盤錦生產連共旅一年,四十多年后卻依然做著盤錦連隊那方土地的夢。</p> <p class="ql-block"> 這是此文作者一夜真實的夢境,夢在當年盤錦連隊。那里營房、坪地、稻田仍是原有的模樣。變化的是連隊四口池塘邊沿,間隙均稱地生長著根深、粗壯、葉茂的白楊,倒映在清清漣漪的水面,點綴在被開發成茫茫農田的遼河平原,勾勒出一幅與當年不同的池塘、白楊相映成輝的美麗畫廊。這白楊就像一屆一屆流水兵營的軍人,用鋼鐵的毅力、美好的眷戀,鐘情在遙遠的北方,深愛在這方沃土,扎根在遼西營盤。</p> <p class="ql-block"> 夢見著奉獻青春的足跡卻永遠永遠地留在那里。把流血流汗、艱苦奮斗、無愧軍營的精神融進了血液,揉入了軍魂。</p> <p class="ql-block"> 一夢醒來,恍然大悟。那一年踏上當兵的路,鑄就軍人的氣節,聆聽了軍營的清脆鳥鳴,收獲了軍旅的溫柔花香。</p> <p class="ql-block"> 唐魁元,二0二五年四月二十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县市|
察隅县|
勐海县|
崇阳县|
集安市|
都匀市|
葫芦岛市|
新野县|
霍州市|
民勤县|
临高县|
邵武市|
华宁县|
循化|
保山市|
威宁|
义乌市|
沈丘县|
延川县|
西丰县|
富锦市|
商南县|
包头市|
响水县|
广昌县|
永泰县|
平阳县|
黄浦区|
诸城市|
辰溪县|
安平县|
呼伦贝尔市|
华宁县|
阳江市|
金溪县|
陈巴尔虎旗|
漳浦县|
武强县|
祥云县|
炉霍县|
万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