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只為給車充個電,出發前便在臺回山導航了充電站。沿著蜿蜒山路前行十多公里,翻過一個山頭,終于抵達停車場準備充電。這是一處能容納數百輛車的寬敞停車場,此時已停了不少車輛,而進入停車場的車輛依然絡繹不絕。下車后,只見三三兩兩的人群朝著同一個方向走去,心中不禁生出疑惑。仔細一瞧,原來這里是篁嶺景區的停車場,江西婺源的五A級景區,以油菜花和秋曬聞名遐邇。正值油菜花盛開的季節,想要避開人群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才明白,臺回山和篁嶺不過是同一座山的兩個面,一邊是熙熙攘攘的游客,一邊則是當地人的悠閑生活,兩者差距之大,令人感慨。</p> <p class="ql-block">既然剛剛看過臺回山的油菜花,也就不再去湊篁嶺的熱鬧了,于是驅車向景德鎮進發。沿途,一個個具有鮮明徽派建筑風格的村落散布在國道兩旁,而順著國道一側流淌的一條溪流與國道一起被兩側的群山環抱。青山碧水間點綴著金黃的油菜花,我怎么看都覺得仿佛置身于安徽的新安江畔。原來婺源是徽州文化的發源地,歷史上曾長時間隸屬于徽州府管轄,后來又多次在安徽與江西之間歸并。正因如此,婺源傳承了徽派文化,其風土人情和建筑風格都與其他江西城市大相徑庭。</p> <p class="ql-block">一路前行,一路風景如畫,沿線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景區,隨便停車一拍便是大片。本想著回程時再去婺源轉一轉,可實在抵擋不住沿途景色的誘惑,索性順路進入江灣景區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江灣北依后龍山,南環梨園河,曾是古時郡縣古道上的商業重鎮,也是一個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古鎮。始建于隋末唐初,初名“云灣”。北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蕭江第八世祖江敵遷居至此,子孫繁衍成巨族,遂改名為江灣。</p> <p class="ql-block">景區位于古鎮一角,匯聚了御史府、中憲第和三省堂等晚明清官邸商宅,還有滕家老屋、三省堂、敦崇堂等一批徽派古建筑,以及蕭江宗祠、江永紀念館、梨子巷、南關亭等景點。這里濃縮了江灣乃至婺源的許多歷史縮影,堪稱一座反映婺源歷史的博物館。蕭江宗祠又名永思祖,始建于明朝萬歷六年,被譽為江南七十座著名宗祠中最好的一座,位列婺源古代四大古建之首。其門樓翼角形似五只展翅飛翔的鳳凰,因此又被稱為五鳳樓。宗祠內做工精良,雕刻細膩,外門樓四根門當象征著名門望族。</p> <p class="ql-block">梨子巷是一條仿古風格的老街,因婺源四大特色產品“紅、綠、黑、白”中的“白”(江灣雪梨)而得名。街面以“一店、一品、一景”的店鋪風格布置,古色古香。這里采用具有婺源地方特色的傳統商業模式,經營著當地的特產和飲食,讓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江灣的老街上,歷史如同一幅幅畫卷般在眼前徐徐展開。在這里,你可以深入了解婺源的過往,感受百姓的生活與秉性,領略民俗民風。街面上的店鋪也力求展示婺源的地方特性與歷史場景,讓人身臨其境,感同身受。</p> <p class="ql-block">鼓吹樓是江灣景區內“傳統民俗演藝”的固定場所,同時也是江灣婚俗嫁娶的禮堂。這座老建筑不僅保存完好,還被賦予了新的功能,成為展示婺源傳統文化的場所,更加逼真和自然。</p> <p class="ql-block">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在這里也得到了專門的展示,游客可以參與其中,親身體驗那段獨特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走出古鎮,來到梨園河邊,眼前呈現出一幅田園牧歌般的畫卷。金黃的油菜花田中,幾頭黃牛悠然自得;清澈的梨園河上,一座用木頭搭建的木橋延伸到對岸,游人漫步其上。年長者會在此回憶起年少時的鄉情,年輕人則能體驗到老一輩人口中講述的故事場景。生活的節奏在此刻仿佛變得緩慢下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阴县|
星子县|
龙游县|
抚州市|
连江县|
巴青县|
新泰市|
三都|
定安县|
墨脱县|
宁河县|
锦州市|
富宁县|
定西市|
安平县|
高尔夫|
米脂县|
鄄城县|
正蓝旗|
武陟县|
肥西县|
牡丹江市|
射洪县|
镇雄县|
昭平县|
上栗县|
克拉玛依市|
石河子市|
莫力|
县级市|
衡南县|
都昌县|
贡嘎县|
鄂州市|
五台县|
仲巴县|
龙口市|
忻州市|
攀枝花市|
汶上县|
洱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