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懷念逝去的歲月,珍藏這一份美好】舊文稿系列--關于集體漁業對船核算及有關問題之我見

穆岙肖彎

<p class="ql-block">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木岙漁村成為了金塘島上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村里也出了不少名老大,漁民的收入和集體的經濟實力皆名列全區前茅,周邊村莊的村民們都羨慕不已。</p><p class="ql-block">  后來體制下放,漁業隊集體解體,前方實行了對船核算,我們這個村則迅速由興致衰,冷庫賣掉了,船塢賣掉了,后方資產也都賤賣了,被私有化了,集體的積累也分給了個人,只要在村里下過海,都可以分到一份,我離開穆岙村已幾十年了,并且早已成為了一名國家干部,也同樣分到了幾百元的積累錢。作為從這個村子里走出來的漁家之弟,一直關注著村里的變化,村興則喜,村衰則憂。</p><p class="ql-block">  三年前,我與同村的好同學興祥一道,到螺門、毛峙、螺頭等幾個漁業村走訪了一番,看到這些村尚殘留的一些冷庫、倉庫等后方設施,皆破敗不堪,廢棄在那里,無人過問。想想這些曾經名揚舟山的漁業富裕村,如今都一個個敗落成這個樣子,咱倆也只有望村興嘆。</p><p class="ql-block">  八四年至八六年,我正在電大舟山分校黨政專修班脫產讀書,我的畢業論文,就圍繞漁區體制改革中的對船核算問題展開。當時對船核算在漁區被吹得很響,幾乎形成了一股潮流,而我卻逆潮流而動。</p> <p class="ql-block">(圖為黨政專修班全體同學畢業合照)</p> <p class="ql-block">  沒想到,因為自己寫的這一篇論文,竟然引起了老師和同學們的極大關注。一響思維超前的班主任,看了我的論文,倒是極力支持我這樣寫,而指導老師看了我的論文,居然覺得我膽子太大了,要求我將論文中的觀點必須改過來,否則他不敢擔任我的論文指導老師。一位舟山漁業界權威專家看了我的論文,評價說:“文章鋒芒畢露,后生血氣方剛”。顯然他的評價里帶有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的意味。</p><p class="ql-block">  我只好另換指導老師,也為了論文順利通過,能順利畢業,于是將論文的觀點作了大幅度的修改。現在想起來,年輕時的我,確實不知天高地厚,那時的漁區體制改革的大氣侯,是不允許我這樣寫的。但當時我并沒有想得那么多,完全是憑著一股熱情,一份帶著對漁民兄弟的深厚感情,去完成這篇論文寫作的。</p><p class="ql-block">  一直以為這篇論文早已丟失了,前幾天,突然從舊箱底里翻到了第一稿論文的原稿,還保存著,這著實讓我有點驚喜。</p><p class="ql-block">  三十六年過去,世殊事異,吾亦老矣。如今重讀這篇文稿,往事歷歷浮現。懷舊思今,感慨系之。</p> <p class="ql-block">(曾為我們主講的幾位教授照片)</p> <p class="ql-block">  集體漁業對船核算及有關問題之我見</p><p class="ql-block">--舟山電大分校八四級黨政專修班朱善福 </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六年五月)</p><p class="ql-block">  我們改革漁區的經濟體制和實行生產責任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改革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甚至阻礙生產力發展的那些環節和方面,從而使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不斷完善和發展。但改革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必定會有失誤和挫折。當前,漁區議論最多的就是關于對船核算問題。爭議的焦點是肯定對船核算還是否定對船核算,它對漁業生產力的發展是促進了,還是阻礙了。</p><p class="ql-block">  本文擬就此問題談點膚淺的看法,并對改革過程中有關幾個問題和今后發展趨向作些探討。</p><p class="ql-block">  一、實行對船核算不符合社會主義生產關系自我完善的客觀要求。</p> <p class="ql-block">  要對漁區出現的對船核算問題有一個比較清醒認識,首先必須弄清它的概念和性質。聯系我縣目前實行對船核算的實際情況,進行如下剖析: </p><p class="ql-block">  從生產資料來看,對船核算是將原漁業大隊集體所有的船網等生產工具,下放到由對船集體所有和使用。就其性質來說,仍屬于勞動漁民集體所有制。但這個集體的概念與原有集體的概念已經不同,其范圍大為縮小,漁民對生產資料有直接的賣買、租賃、轉讓的處置權。</p><p class="ql-block">  從收益分配制度上看,對船核算是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在三者關系處理中,它除了扣去國家稅金和上交一些公負費外,其余都歸單位分配或安排。單位一般留些下汛生產費用外,不留任何用于更新或擴大再生產基金,以后如需要增添工具或更新船只,再按勞力進行集資。單位內每個漁民收入的分配,目前仍采取職務工分制,實行按勞分配。</p><p class="ql-block">  從生產組織上看,對船核算既是以一對船為基本經濟核算單位,同時又是以一對船為基本生產單位。對船內部一般由老大組閣,勞力安排采用自愿組合和老大挑選相結合的方法。各作業單位都有選擇漁場、生產作業、直至轉產的自主權。因此,它已經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基層經濟組織,并不是一種所謂聯產承包責任制。</p><p class="ql-block">  從水產品處理上來看,實行對船核算的單位,水產品從漁業大隊統一處理,集中入賬,改變為分散到對船自行處理。對船掌握了水產品處理的權力,可以自行決定和改變魚貨投售方向,也可以直接拿到市場上處理。當然,目前仍要受國家計劃的指導和調節。</p> <p class="ql-block">  上述分析說明,對船核算是在勞動、資金自愿組合的基礎上,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自擔風險的合作漁業經濟組織。它雖然和漁業合作化前的長元制經營方式有著本質的區別。但事實上,對船核算是在徹底否定和解體原有集體核算體制的基礎上出現的,也就是把原有生產規模的經濟實體分成對船小隊的經濟實體。這種把實際已經形成的漁業生產力,重新分成對船小隊的規模狀態,既不利于促進和推動漁業生產力不斷向高層次方向發展的現實需要,也違反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自我完善的客觀要求。</p><p class="ql-block">  對于過去以大隊為核算體制的勞動漁民集體所有制,一方面我們要充分肯定它在發展群眾漁業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由于長期“左”的影響,沒有及時地根據生產力發展實際,作出相應的調整和完善,致使在集體所有制內部產生吃“大鍋飯”、平均主義的弊端。我們今天改革群眾漁業經營核算體制,就是為了革除這些弊端,把集體經濟的優越性充分地發揮出來,使勞動漁民集體所有制更加完善和鞏固。</p><p class="ql-block">  近年來中央對農村幾個一號文件中,一再強調完善聯產承包制,堅持統分結合的經營體制,強調堅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中央(85)5號文件中提出允許船網等基本生產資料,下放到作業單位所有和使用,也正是出于有利于多種經濟形式并存這一點考慮而提出來的。允許放,并不是說一定要放,并不是叫我們不顧各地、各隊(村)生產力狀況,都去一放到底,都去恢復傳統性生產時代的經營方式。漁區體制改革中出現的這種偏差,是下層的改革推動者,對中央5號文件精神機械的、偏面的理解造成的,實際貫徹中又簡單的照搬農業的做法,完全脫離了漁業生產的實際,搞一刀切。</p> <p class="ql-block">(畢業紀念冊部分男同學的畢業照頭像)</p> <p class="ql-block">  應該看到,我們海洋捕撈的單船或對船就是一個最基本的作業單位,從長遠的觀點分析,如果把社會主義公有制形式---勞動漁民集體所有制,長期建立在這樣一個基本作業單位基礎上是難以得到鞏固和壯大的。振興群眾漁業,實現漁業現代化,也決不能建立在對船核算的生產規模上。事實上,在實行對船核算的情況下,連船網等基本生產資料價值,也已經很難保證不受損失或轉化為私有。因為它一沒有實行嚴格的折舊政策,把在生產過程中所損耗的價值保存下來,使在原來實物形態完全報廢時,有更新重置的能力,以達到維持簡單再生產的要求。二沒有提取一定的積累,不僅使再生產資金投入、擴大經營規模,客觀上已造成困難,而且在生產欠收的情況下,還很容易把現有財產化為私有,從這一點來說,實行對船核算,是不利于堅持集體公有制的。</p><p class="ql-block">  二、對船核算同當前海洋漁業生產特點的矛盾。</p><p class="ql-block">  由于海洋捕撈生產是在海洋上進行的,因而它的勞動對象和勞動條件不同于農業,有其自身的特點:</p> <p class="ql-block">  首先,漁業生產特別是海洋捕撈受漁業資源、氣象海況、水域環境等多種自然條件的制約和支配,其制約和支配的程度遠比農業生產大得多,給漁業生產帶來了不穩定性;</p><p class="ql-block">  其次,海洋捕撈生產不僅勞動艱辛,而且常遇到自然災害的襲擊,其風險性很大;</p><p class="ql-block">  再次,海洋捕撈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周密的組織,不僅作業單位內部必須緊密配合,協調一致,而且還需要與岸上或海上的指揮機構、兄弟單位保持密切的聯系,同時它對后方基地依懶性也很大,需要后方提供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的服務。因此,海洋漁業的社會化、專業化程度是很高的,不象農業生產有大量作業可以單家獨戶進行;</p><p class="ql-block">  第四,海洋捕撈漁場具有公有性,決定著生產上的競爭性,只有船只工具先進,技術力量強、經濟實力濃厚,才能在競爭中取勝。而目前配備一對大型機帆船,就需要二十多萬元資金的投入,因此,海洋漁業生產又具有投資大的特點。</p><p class="ql-block"> 由于這些特點,形成了海洋漁業生產一些特有的客觀規律。這就決定了海洋漁業生產要更好的適應這些特點,需要有一定的經營規模和經濟實力。這樣,才能在生產過程中實行較大范圍的協作和互助,以克服和戰勝因不穩定和風險災害造成的種種困難,才能集中較多的資金來統一使用解決漁業投資大的問題,才能在不斷增加積累的基礎上,發展和擴大再生產,以增強競爭能力,使漁業生產不斷向高層次方向發展。如果漁業生產在勞動組織、生產規模、經營方式等方面不適應或者違反了海洋漁業生產實際和客觀自然規律,必定不能順利和有效地進行漁業生產,甚至使漁業陷入危機。</p> <p class="ql-block">(劉新起同學的畢業照頭像及留言)</p> <p class="ql-block">  從我縣對船核算的實踐表明,這種核算體制是經不起漁業客觀自然規律檢驗的。一是對船核算在漁區推行僅僅一年,就使全縣漁區的大型或中型漁船減少了24艘,尤其是一些本來規模較小,生產基礎相對較差的隊,由于實行對船核算后,資金、技術更加薄弱,或遇到海損災害等事故后,就很難再恢復生產而解體或轉產,這些單位解體后,大部分又轉為一家一戶或幾戶合起來從事沿海傳統性小型作業。這樣還造成近海沿海作業發展失控,使已經衰退的沿海水產資源同捕撈強度的矛盾更加尖銳;</p><p class="ql-block">  二是使原來規模較大的隊(村),減弱了生產競爭能力,這表現在帶頭船在生產中失去了指揮、組織協調作用,生產分散,魚情魚發相互封鎖,增大了生產的盲目性,難以發揮應有的生產水平,而本來低產或中等水平的單位,下放后由于技術力量受到一定削弱,而又得不到相應調整,致使生產能力更加下降,更嚴重的是由于生產狀況不佳,船員之間引發矛盾,造成內部不團結,出現了從前集體經營體制時不可能發生的長時間拋錨停產的現象。</p><p class="ql-block">  三是對船核算后,漁民集體觀念更加淡薄,互助協作精神減少,小生產狹隘心理有所發展,只顧分到是食,吃孫子飯,剝老牛皮的思想越來越嚴重,生產中違章作業,海損事故以及打架歐斗、偷盜漁獲物、漁具和其它生產資料事件顯著上升,這也是勞動力素質在思想道德水準方面的下降。</p><p class="ql-block">  總之,對船核算后,我縣部分漁業隊(村)生產力出現畏縮的趨勢。這種畏縮和逆向發展的趨勢,充分證明,實行對船核算不利于按客觀自然規律進行漁業生產,是漁業生產力發展的一種倒退。</p> <p class="ql-block">(部分同學的集體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三、對船核算不能使漁業生產力諸要素得到更有效和合理的結合。</p><p class="ql-block">  生產力諸要素的結合方式及其結合的程度,或者說生產關系的體現形式,總是要隨著社會歷史條件(主要指社會制度)和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從群眾漁業的發展歷史看,建國前,群眾漁業在勞動工具簡陋、生產水平低劣,勞動者素質又極其低下的歷史條件下,其生產經營方式必然表現為一家一戶的分散的個體生產。建國后,勞動漁民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實現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直接結合,這使廣大漁民的生產熱情得到空前的激發,生產力得到極大的解放。但仍限于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勞動漁民的合作經濟形式還是建立在只船或對船小小隊的基礎上。隨著漁業生產的發展,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只船或對船小小隊,已不能適應海洋捕撈生產的特點和生產力水平發展的需要。這就客觀上要求擴大生產規模。實現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在更大范圍內的結合,便逐漸形成了以大隊為核算的經營體制,并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得到鞏固和壯大。這種生產力諸因素結合方式及其結合程度的不斷完善和提高,其內在動因,就是反映了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客觀規律要求。</p> <p class="ql-block">(圖為畢業10周年同學們在白泉鎮活動時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馬克思說:“不論生產的社會形式如何,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始終是生產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離的情況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產因素,凡要進行生產,就必須使它們結合起來”。</p><p class="ql-block">  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彼此分離,不能形成實際的生產力,如果彼此結合得不協調,也就可能削弱生產力,如果彼此結合的方式違反了客觀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就更有可能阻礙生產力的發展,甚至可能破壞生產力。今天集體漁業的生產力和社會歷史條件,畢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特別是相當一部分隊(村),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生產規模和生產能力。對于這種隊(村),再用以船核算的形式來組織漁業生產力,這顯然不能使生產力諸要素得到合理而有效的結合。</p><p class="ql-block">  首先,從生產力諸要素中人的因素來講,不僅勞動者的素質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如勞動者生產經驗、操作技術、科學文化知識、身體素質等,而且廣大漁民從同海洋長期斗爭的切身實踐中深深感到,只有依靠集體經濟的力量,才能戰勝一切自然災害的襲擊,只有聯合起來,才是漁業真正走向現代化的出路。漁區廣大漁民早就要求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逐步擴大經營規模,鞏固壯大集體經濟,使自己的聰明才智,在更大范圍內得到發揮和運用。這說明實行對船核算,將原來已經形成的生產規模,重新分成對船小小隊,是得不到極大多數漁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圖為班小組同學合影)</p> <p class="ql-block">  其次,從生產力另一個重要因素勞動對象,即水產資源來講,一方面經過三十多年來的發展,水產品總產量成倍增長,另一方面,近十年來,由于水產資源總捕撈量過度,至使近海水產資源明顯衰退,單產徘徊不前,并呈逐年下降的趨勢,經濟效益明顯降低,使漁業面臨嚴重困境,要擺脫目前這種困境,擺在當前漁區的一個緊迫任務,就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對近海沿海水產資源的繁殖和保護,這就勢必要開辟外海漁場。而對船核算不僅不利于外海漁場的開辟,而且近年來,一些對船核算單位反而出現了逆向發展的趨勢,作業漁場越捕越近,這已經與群眾漁業迫切需要向外海遠洋發展,加強沿海近海資源保護,形成了尖銳的矛盾。</p><p class="ql-block">  其三,從生產力構成因素中的勞動資料來講,生產工具已經實現了機械化,不僅大中型機帆漁船已成為我縣海洋捕撈的主力,而且無線電通迅、定位儀、魚探儀等助漁導航設備都已進入了漁業生產領域,漁船技術裝備正在向機械化或半自動化方向發展。這就要求必須有一種強有力的手段和形式,實現其勞動者對勞動資料的支配和管理,而對船核算由于分割了原集體范圍內勞動者之間對勞動資料的共同占有權,勞動者已被固定在一個作業單位內,難以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其對勞動資料的支配和使用權,而且在傳授先進生產技術和采用先進勞動工具方面,也因為受到狹隘利益的束縛而給自己捆住了手腳。</p> <p class="ql-block">(幾位女同學畢業照頭像)</p> <p class="ql-block">  實踐證明,對船核算同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也是不相適應的。由于對船核算不能使生產力諸要素合理地結合起來,其規模小,經濟實力弱,這就決定了它也必定不能使生產力諸要素得到最合理地利用。如它無力實行綜合經營,物資設備綜合利用;也無法使勞動者實現正常的流動和技術力量的合理配備,從而使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受到了限制,更不可能興辦較大的公共福利事業和實行豐欠、災害等調節。</p><p class="ql-block">  需要指出是,有些隊實行對船核算后,后方原有集體的各種設施已處于無人管理狀態,被廢棄的廢棄,轉讓的轉讓,漁區原有集體經營時形成的現有生產力正在被逐步的削弱。我們應當看到,在當前資源衰退,能源不足、勞動力過剩,漁業經濟效益逐年下降的情況下,如按照對船核算這種體制發展下去,會使漁區集體經濟停滯不前,最后可能將導致搞垮一對船,一個村。</p><p class="ql-block">  因此,無論從現代化漁業發展方向和宏觀經濟的觀點分析,還是從漁民的長遠利益考慮,搞對船核算走的是下坡路。</p><p class="ql-block">  四、對有關幾個問題的再認識。</p><p class="ql-block">  1、不能片面夸大和強調漁區分配上的平均主義。對過去漁區所實行的分配制度,我們必須要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一方面,要確認原漁業集體內部在分配制度上所實行的是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原則,這不僅表現在集體內部勞動者的經濟效益直接受其生產狀況的影響,最主要的還表現在勞動者之間在分配關系處理上通過職務工分制的形式較好地體現了這一分配原則。</p> <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也必須承認,由于長期受“左”的影響,又沒有充分貫徹和體現好按勞分配的原則,過多的強調統一分配,否認高低產單位之間必要的差別,這樣也影響了高產單位漁民的生產積極性。但是,現在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片面的夸大漁區集體內部分配上的平均主義,認為集體化制度必然導致大鍋飯、平均主義,把搞集體同平均主義劃上了等號,這種認識和觀點顯然是不符合客觀實際的,從這些錯誤觀點從發,就必然得出這樣的三段論:集體核算等于平均主義,而平均主義是需要砸碎的,所以集體核算必須取消。由于大前提是錯誤的,推出的結論也必然是錯誤的,因此,用這些錯誤的觀點和認識去指導實踐,就必然導致失誤。馬克思主義認為,任何一種事物的性質都有其量的規定性,如果超過或突破了這種量的規定性,事物的性質就會發生質的變化,或者說使事物走向原來的反面。我們對群眾漁業分配政策的調正,目的是為了克服平均主義,使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得到更好的體現。但是用完全取消統一分配,以對船核算來取代原集體核算體制的作法是不能達到目的的,根本原因是脫離了漁業客觀實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們知道,漁業生產具有不穩定性,特別是受勞動對象,即魚類資源制約很大,魚類可控程度遠不如農林牧各業,其投入與產出也往往不能成正比,一個漁業村集體內部各個作業單位,在付出相等的物化和活勞動的條件下,產量、產值和效益極不平衡,生產過程中技術性和偶然性因素交叉出現,捕得著一網魚,捕不著一手空,因此,也就往往出現多勞不能多得,甚至少得的矛盾,而對船核算反而加劇了這一矛盾,在同一個村中,出現低產單位的老大收入還不如高產單位的伙長收入,無論如何老大所承擔的責任和所付出的勞動總比伙長所付出的勞動要大得多,所以,我們不能忽視漁業生產這一客觀事實,在分配關系處理上,完全有必要通過一定的措施加以適當調節。筆者的觀點是,鑒于漁業生產的這種特殊性和不穩定性,在完善分配制度上不可去套用農業的辦法,要從漁區的客觀實際出發,即既要克服過去完全平均主義的做法,又要保留適當的統一分配部分,以調節勞動者之間由于生產的不穩定而出現的多勞不能多得的現象。這樣,才能在分配關系處理上,使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原則,更充分更合理地體現出來。才能更大地發揮勞動者的生產熱情。</p><p class="ql-block">  2、不能把過去農業生產上存在的大呼隆現象強加到海洋捕撈生產上來。在分配上,長期來漁業集體內部勞動者之間,各作業單位之間,確實存在著吃大鍋飯、平均主義的現象。但在生產上,我們不能想當然的將漁業等同于農業,也一概斥之為大呼隆。這是受海洋捕撈生產特殊的勞動組織形式和客觀的勞動條件所決定的。</p><p class="ql-block">  其一,由于漁業生產是在海洋上進行的,決定了勞動組織形式必須以對船或單船為單位進行組建,形成了各個獨立作戰的生產作業單位;</p><p class="ql-block">  其二,每一個作業單位都有一定的勞動力人數限制,不能隨意增加或減少;</p> <p class="ql-block">  其三,作業單位內部有嚴格的技術職務分工和崗位責任,在作業時,全體船員必須分工協作,緊密配合,如一人完不成其操作任務,就會使整個作業過程受到影響甚至不能進行。</p><p class="ql-block">  由于海洋捕撈生產的這種特殊的勞動組織形式和在作業過程中嚴格的技術操作要求,自然地排除了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呼隆的客觀條件。</p><p class="ql-block">  但農業生產卻不同,農業生產由于在陸上進行,土地比較集中又固定,生產過程技術要求低,而耕種一畝田,可以十幾個人,也可以幾十個人,如在沒有承包責任制的情況下,就很容易形成干活一窩蜂的狀況,產生大呼隆的弊端。因此,農業生產的勞動組織形式和生產條件,同海洋漁業生產是完全不同的,我們不能把農業生產上所存在的大呼隆現象,不分青紅皂白地強加到漁業生產上來。</p><p class="ql-block">  正因為海洋捕撈生產在經營組織上具有這一特點,我們就沒有理由去擔心,由于擴大經營規模會帶來生產上的大呼隆。也正因為由于這個特點,使海洋捕撈的每個作業單位,在生產過程中總是表現為獨立的或分散的狀態,這也客觀上要求有一個統一的集體組織和社會力量,從各個環節對生產過程進行一系列的組織、指揮和協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3、在公有制條件下,過分強調生產資料所有權與使用權統一是不恰當的。應該說,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建立,徹底地消滅了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相分離的狀況,實現了勞動者同生產資料的直接結合,勞動者真正成為掌握和支配生產資料的主人。也就是從這個意義上說,生產資料的所有權與使用權,本來就隨著公有制的確立而統一起來了。然而現在有些同志又偏面強調二者的統一,很明顯是把集體同勞動漁民的關系對立起來了,如乎認為集體財產為集體所有,不為漁民所有,這就必然導致一系列認識和實踐的錯誤。如有人認為,原集體所有制,使勞動者和生產資料不能緊密結合,勞動者不能夠充分地成為生產資料的主人,只有搞對船核算,使所有權與使用權的統一,才能使勞動者與生產資料得到緊密結合,這樣漁民也才會把生產工具看成“自己”的加以愛護。如果根據這種觀點來推論,事實上,對船核算也還不能使勞動者與生產資料得到緊密的結合,因為它畢竟還是一個小集體,要使真正緊密結合,那就只有搞一家一戶的個體私有制了。 顯而易見,這種不恰當地強調所有權與使用權的統一,其結果必然會導致公有制向私有制轉化。</p><p class="ql-block">  這里還需要指出的是,中央在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政策中,并沒有關于使用權與所有權必須統一的規定。可以設想,如果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的全部固定資產,也實行所謂誰使用誰應有所有權,全民所有制也不成其為全民所有制了,就是農業的耕地等基本生產資料公有制,堅持長期不變,也不能以強調所謂使用權與所有權的統一,而把土地轉化為農民個人所有,工人是工廠的主人,農民是土地的主人,這是我們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標志。</p> <p class="ql-block">  同樣道理,我們漁業集體組織總是由勞動漁民所組成,集體的財產當然屬于勞動漁民集體所有,二者并不存在對立的關系。至于如何使勞動者把生產工具看成“自己”的加以愛護,關鍵是加強管理的問題,是如何采取各種措施,落實管理責任的問題,以有效的管理手段,提高勞動者的主人翁意識,從而使每一個漁民都負責地去支配和使用屬于集體共同所有的生產資料。</p><p class="ql-block">  4、一個以對船核算的基本作業單位,不能算是兩個經濟體合作意義上的聯合體。有些同志把漁區出現的對船核算或由對船核算解體后,通過自愿集資組織起來的個體作業單位,又稱為新的經濟聯合體,這是把以船核算與經濟聯合體這二個具有不同層次和性質的經濟組織混同起來了。其實這二者概念是不同的。對船核算是單個經濟組織,而經濟聯合體必須有二個以上的經濟組織聯合起來,才能形成。</p><p class="ql-block">  5、實行對船核算后,生產工具向捕撈能手集中的提法,至少在當前是不實現的。農業在普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后,鼓勵承包耕田向種田能手集中,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把這一政策又死搬硬套的用到漁業上,至少在當前的條件下,是行不通的。為了闡明這個問題,這里把有人提出的三種所謂集中形式列出來作一分析。</p><p class="ql-block">  第一種是讓群眾自愿選擇,將生產工具交結捕撈能手掌握和使用。這實際上是原大隊體制下放時采取的一種勞動組合形式,不存在生產工具誰向誰集中的問題;</p> <p class="ql-block">  第二種是淘汰差的船只,使留下來的船只技術裝備更臻完備。這種形式只是使作業單位相對精干,一般高產單位不可 能去拼吞被淘汰和解體的漁船和勞力。</p><p class="ql-block">  第三種就是以整個隊、或一部分、或某些個人隨帶工具、資金同高水平的隊集中,這也無集中的現實條件。因為,大隊的經濟實體已經解體,每個作業單位都各自形成了獨立的經濟實體,作業單位若效益差導致解體,要么直接淘汰,要么轉產跳槽,不可能以整個隊或所謂一部分向高產的隊集中。至于解體后一些船員個人向高水平隊集中,實際只是該作業單位內部缺勞力時,通過協商后補充進去的,這同所謂的生產工具向捕撈能手集中根本是兩碼事。</p><p class="ql-block">  總這,目前在對船核算的條件下,已經失去了生產工具向捕撈能手集中的現實可能性。而實踐證明,也是不可能實現的。要使生產工具真正向捕撈能手集中,只有在實行以漁業合作社為核算這一經營體制的條件下,才可能得到實現。</p><p class="ql-block">  6、生產長期上不去,不能單一責怪于體制問題。一個漁業村的生產好壞,受多方面因素制約,如經營管理體制、領導決策水平、資源狀況等。過去,有些村生產長期處于落后狀態,并不完全是體制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觀上的問題(當然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事實也是這樣,那里的領導班子過硬,經營決策有方,那里的生產就充滿活力,反之,生產就上不去,甚至下降。例如我縣有名的木岙漁業隊,在七十年代初還是一個窮隊,他們至所以能后來居上,根本一條,就是千方百計強化集體經濟基礎,強化領導班子的管理決策水平,強化一大批生產能手和技術骨干。如果那時也因為他們生產水平低,就據此說漁業隊集體核算體制,不適應他們的管理水平而把它撤銷,就不可能發展到今天這樣高的生產水平的。</p> <p class="ql-block">  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但生產關系具有反作用,人不能違反客觀規律,但人有強烈的主觀能動性,并不是客觀規律的奴隸。在遵循客觀規律的前提下,能不能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則是一切事業成敗的關鍵。因此,我們要使漁業生產不斷向前發展,不僅要在完善經營體制上做文章,而且還必須在強化人的素質上做文章。如果我們改革生產關系、上層建筑不是立足于加強、完善、發展的基礎上,推動生產力向更高層次發展,而是立足于那個村的管理水平差,就把那種經營體制套上去,這樣做其路子必然會越走越窄。試問,那些實行對船核算后生產仍然不振的作業單位,應該采用什么樣的經營體制來適應呢?那就只能搞個體經濟形式了。 </p><p class="ql-block">  五、結語與探討</p><p class="ql-block">  對于三中全會以來漁區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有目共睹的。但經營體制的改革,只是漁業改革的一部分,對船核算在漁區的出現,并在極大多數漁業隊(村)推行,并不是象有的同志說的那樣,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而是由于我們主觀上沒有從實際出發,違反了客觀規律,搞一刀切所導致的必然結果。實踐已經充分證明,對船核算既不適應漁業生產的特點,也違反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自我完善及其漁業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它已經嚴重地阻礙了漁業生產的繼續向前發展。</p> <p class="ql-block">  漁區雖有不少同志也都從實踐中看到了對船核算的弊病,但總是心有余悸,不敢承認和否定改革中出現的錯誤和問題。這種態度是不可取的。凡實踐證明是錯誤的東西,就必須理直氣壯的予以否定或糾正。我們今天所進行的這場改革,從本質上說,也是對現實中存在的弊端和不合理因素的否定,從而使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如果死守陳規,人類社會就停止不前了,我們的改革也會成為一句空話。因此,我們必須堅決地拋棄那些妨礙漁業生產力發展的老觀點、舊框框,堅決沖破狹隘的眼界和保守思想的束縛,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不但要敢于正視現實,也要敢于改革現實,大膽地糾正和克服前進中出現的問題,決不能習慣于做表面文章。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放開手腳,把漁區的體制改革繼續推向深入。</p><p class="ql-block">  根據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鞏固、消化、補充、完善的指導方針。筆者認為,在繼續改革和完善群眾漁業經營體制中,既不搞回到過去老路上去的做法,又要符合和達到完善的客觀要求。這個要求是:使群眾漁業經營核算體制,不但能夠充分發揮集體經濟的優越性,而且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作業單位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具體設想及依據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一,正確處理統與分的關系,建立起雙層經營體制的漁業合作社。漁業經營體制改革和落實生產責任制,集中到一點,就是如何處理統與分的關系。過去大隊集體統得太多太死,現在對船核算又走向另一個極端,二者都是違反漁民群眾意愿的,都給漁業生產帶來消極影響。克服二者弊端的有效辦法,就必須在漁業村內部建立起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的漁業合作社。其實質內容就是要根據不同村的生產水平和經營規模,建立多種形式的聯產承包責任制。</p><p class="ql-block">  筆者的主張是:對于生產水平較高、經營規模較大的隊(村),宜建立大頭在統,小頭在分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對于生產水平較低,規模較小的隊(村),宜實行大頭在分,小頭在統的所謂大包干責任制。當然統分的比例和具體內容如何確定,還必須從各地的具體實際出發,堅決避免新的一刀切。只有建立這種以聯產承包責任制為內容,以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為形式的勞動漁民集體所有制,才能使集體經濟的優越性和作業單位的主動性兩發揮。這樣的雙層經營體制,一定能得到廣大漁民歡迎和擁護的。</p><p class="ql-block">  第二,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適當地擴大經營規模。無可爭辨的事實表明,凡經營規模較大的隊(村),生產水平一般比較高,凡經營規模較小的隊(村),其生產能力一般也就比較弱,我縣大、中、小三種不同的隊,與高、中、低三種不同生產水平的隊,基本上是相吻合的,從整個舟山看,情況也基本類似。這種生產水平高低同經營規模大小,所存在的正比關系,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受漁業特殊的客觀自然規律所決定的。</p> <p class="ql-block">  我們必須要從漁業生產的特殊性和客觀規律出發,重視海洋捕撈生產的規模效益,在一定的范圍內,組成具有一定規模并以雙層經營體制為基礎的集體經濟實體,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擴大生產規模,這樣,漁業生產力的發展,就有了賴以依托的社會化組織形式。</p><p class="ql-block">  第三、走聯合之路。經濟聯合體是社會化大生產發展的必然產物。漁業生產又是一個社會化、專業化程度很高的行業,它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國家工業化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依賴于各部門、各行業的支持。這就客觀上要求漁業生產必須從各方面同這些部門和行業,實行廣泛的聯合。而且,群眾漁業要走出去,向外海遠洋進軍,單靠一個作業單位或一個村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實現聯合勢在必行。目前,漁區漁工商聯合企業的出現,已經為我們開辟了一條新的聯合之路,它所顯示的優越性和取得的經濟效益,也充分說明了走聯合之路是振興群眾漁業的根本途經。</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游戏| 太保市| 静宁县| 紫金县| 荣成市| 横峰县| 桂平市| 临泉县| 巴青县| 舟山市| 溆浦县| 昌吉市| 鞍山市| 阳江市| 康定县| 武乡县| 淄博市| 钟山县| 兴仁县| 疏勒县| 含山县| 二连浩特市| 兖州市| 阿克陶县| 吕梁市| 寿宁县| 涟源市| 湖北省| 资源县| 嘉禾县| 内乡县| 郴州市| 松江区| 门源| 宜兰县| 区。| 麟游县| 乐山市| 常宁市| 缙云县| 嘉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