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5.4.19周新里手機隨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周新里(周新古鎮)位于無錫市經開區太湖街道(原東?鎮),是具有百年歷史的工商文化古鎮。主要有三大儒商舊居:煤鐵大王周舜卿舊居、工商先驅俞文彬舊居、上海鐵業大王張卓仁舊居。</p> <p class="ql-block"> 周舜卿(1852-1923)在十六歲時跟隨族叔到上海,在“利昌煤鐵行”學徒起家,幾經打拼,終成“煤鐵大王”。1902年周舜卿衣錦還鄉,選址東?,購買土地百余畝,辟街道、建市屋、造橋梁、設店鋪、辦工廠,兩年多建成一座獨具江南水鄉風貌的新集鎮,取名“周新里”,寓意是周舜卿建造的新市鎮。這也是江蘇省內唯一由個人獨資建筑的市鎮,因此聲名遠揚。</p> <p class="ql-block">↓周新里新貌概覽圖</p> 繅絲廠舊址 <p class="ql-block"> 1904年農歷正月,周舜卿在家鄉周新鎮開辦了無錫第一家機械繅絲廠——裕昌絲廠(現為“周新劇場”)。投資紋銀8萬兩,購置意大利式舊繅絲車96臺用其引擎,后發展到330臺,全盛時期有工人720名。生產的“錫山”、“金魚”牌絲產品遠銷海外,這個絲廠在無錫近代工業和絲業發展中具有量程碑式的意義。</p> 周舜卿舊居 <p class="ql-block"> 《雷雨》中“老爺”周樸園有句經典臺詞:“無錫是個好地方”。據說,周樸園的原型就是周新鎮的創始人周舜卿。</p> <p class="ql-block">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煤鐵大王”周舜卿以一己之力,出錢置地,辟街道,建市屋,造橋梁,辦學校,打造了一座興盛一時的江南名鎮。無錫歷史上第一家繅絲廠、無錫最早的信成銀行、無錫最早的錫金商會等,都與周舜卿息息相關。</p> <p class="ql-block">↓先賢周舜卿大事年鑒</p> 俞文彬舊故 <p class="ql-block"> 讀過幾年私塾的俞文彬,在十七歲時跟隨周舜卿去上海學做生意。十幾年后,俞文彬成了周舜卿上海公司的賬房先生,榮歸故里,在南街街梢蓋了氣勢宏大的俞家宅院,現位于閃溪河北岸,保存完好,正對古色古香的俞家石橋。</p> <p class="ql-block"> “俞宅”分東、西兩路,東路為俞文彬舊居,晚清江南民居風格,硬山式屋頂,馬頭形封火墻,南北五進,庭院花木蔥蘢。前廳后院、前堂后舍,布局對稱。</p> 南新樓&京堂橋 <p class="ql-block"> 在<u>閃溪河</u>與<u>廟橋港</u>(南罵蠡港)交匯的沿河老街轉角處就是木結構的二層矮腳樓“南新樓”,為四開間木排門兩層樓臨街店鋪。“南新樓”是當時周新里街上最大的娛樂休閑并舉的老字號茶樓。</p> <p class="ql-block"> “京堂橋”原名周京堂橋,建于清宣統元年(1909年),由清授四品京堂周舜卿出資建造,南北向橫跨曹皇涇(梁塘河),為單孔石拱橋,1982年古橋改建。為再現周新古鎮風貌,追懷周舜卿造福鄉梓之善舉,在古鎮內廟橋港(南罵蠡港)上,再新建此橋,因泄洪需要,改作三孔,名【京堂橋】。</p> 老街巷&沿河民居 <p class="ql-block"> 周新里曾經是遠近聞名的江南繁華之地。只是后來,由于種種原因,這個依河而建的小鎮,最終還是迷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p> <p class="ql-block"> ↓三米寬的石板路如珍珠一般串聯起兩邊的商鋪。周新橋將石板路分隔為南北兩段,俗稱“南街頭”“北街頭”。</p> <p class="ql-block">↓沿河西岸,房屋臨水而建,有一小部分建于水面,下方用石條打樁,臨河靠窗的地面鋪上木板,縫隙中可見潺潺流水。</p> <p class="ql-block">↓沿河東岸建有兩層過街樓式民居,底層沿河濱水騎廊(俗稱“涼棚”)長三百米,上鋪兩米寬石板路,典型的晚清江南水鄉風貌。</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周新里小鎮幾年前經政府重金修繕,百年老街已煥然一新。不過,在小鎮一角仍然保留了曾經的舊貌,可找到一些周新里的歷史建筑和文化遺跡。</p> 張卓仁舊居&戲臺 <p class="ql-block"> 廟橋港(南罵蠡港)東岸沿河過街樓東側,原有張卓仁、張卓賢兄弟故居各一幢,現存其一。</p> <p class="ql-block"> 張卓仁(1876-1929),揚名鄉南橋人。十二歲赴上海制造局當學徒,經過不懈努力于多年后自營“張順泰鐵行”,號稱“鐵業大王”。1915年創辦“協記商號”,自置輪船七艘,經營長江以及亞歐航線,暮年衣錦還鄉于廟橋港東岸二巷建宅,即現存的張卓仁舊居。</p> <p class="ql-block">↓中西合璧的民國石庫門小洋樓</p> <p class="ql-block">↓原址新修的大戲臺</p> <p class="ql-block">↓小朋友在張卓仁舊居前的小廣場美術寫生</p> <p class="ql-block">↓我家的小外孫女和她的繪畫作品</p> <p class="ql-block"> 面目一新的周新老鎮現今仍然延續著傳統街巷風貌,并且具有江南文化和現代氣息,打造成面向太湖的“生態文化會客廳”。行走在周新里,老墻、青磚、飄檐、瓦當都包含著周新里獨特的“故事”,在角角落落觸碰到老街的韻味,但同時也能在商鋪中感受到年輕的活力。與眾不同的周新里,給您第一次前來“打卡”就能留下深刻的印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白县|
仙居县|
桑植县|
辽宁省|
陆丰市|
巴彦县|
尤溪县|
汾阳市|
柳州市|
昌吉市|
墨脱县|
铁岭县|
深圳市|
敦煌市|
磴口县|
原阳县|
新津县|
昆山市|
万源市|
平谷区|
扬中市|
慈利县|
灵宝市|
虞城县|
铜山县|
高青县|
墨玉县|
永平县|
东乡族自治县|
蓬安县|
收藏|
鹿泉市|
革吉县|
普兰县|
黄梅县|
岳西县|
松江区|
宁城县|
浮山县|
禄劝|
策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