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11 月 14 日,我與家人懷著滿心期待,自駕奔赴廣東開平。聽聞自力村碉樓聲名遠揚,心馳已久,終得親往。踏入自力村,仿若踏入一幅詩意畫卷,那獨具特色的碉樓錯落有致,與田園風光相得益彰,構成了別具一格的嶺南景致。<br> <br>每一座碉樓都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宛如一部部無言的史書,靜靜訴說著往昔故事。漫步其間,碉樓文化瑰寶與詩意田園風光深深烙印在心底,令我至今難以忘懷。為留存這份美好記憶,特制作此美篇,以作紀念。 開平碉樓文化旅游區簡介<br><br>開平碉樓文化旅游區由廣東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中的自力村碉樓群、馬降龍碉樓群和被譽為"中國華僑園林一絕"的立園三部分組成,是集華僑文化、園林藝術、中西建筑、文物古跡、五邑風情、非遺民俗等多元素于一體的綜合型景區。旅游區內中西合璧的碉樓、高雅獨特的園林、傳統古樸的民居與周邊的山水、田園完美融合、相映成趣,勾勒出一派別具風情的人文景觀。<br>開平碉樓是中國鄉土建筑的一個特殊類型,是一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筑藝術于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筑,是中國鄉村民眾主動接受西方建筑藝術并與本土建筑藝術融合的產物,體現了華僑文化與西方文化間開放、包容、沖突與融合發展的典型特征。西方不同時期、不同風格流派的建筑藝術與嶺南鄉土建筑在開平巧妙融合、和諧共處,表現出特有的藝術魅力,成為中國華僑文化的典范之作和獨特的世界建筑藝術景觀。 開平碉樓文化旅游區自力村景區圖 自力村景區服務處外景 開平碉樓簡介<br><br>開平碉樓是一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筑藝術于一體的多層塔樓式鄉土建筑,源于明朝后期,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達到鼎盛時期。從使用功能上分,可分為居樓、更樓等類型。從建筑材料上分,可分為石樓、夯土樓、磚樓、鋼筋混凝土樓等。上部造型有中國傳統硬山頂式、懸山頂式,也有國外不同時期的建筑形式、建筑風格。開平碉樓的最大特點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選取不同的外國建筑式樣綜合在一起,自成一體,是中國移民文化以及世界不同族群之間文化相互影響、密切交融、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見證。 自力村景區售票處 游客拍照打卡 自力村村口 碉樓外貌 開平碉樓文化與建筑藝術展廳外景 開平碉樓文化與建筑藝術展廳入囗 序 碉樓 藝術<div><br></div><div>開平碉樓是國外建筑文化藝術大規模移植中國鄉村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在開平碉樓建筑中,我們可以看到外國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筑藝術。古希臘的柱廊,古羅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歐洲中世紀的哥特式風格,歐洲城堡構件,葡式建筑的騎樓,文藝復興時期和17世紀歐洲巴洛克風格的建筑等在僑鄉開平隨處可見。<br>這些不同風格流派的建筑元素在開平表現出極大的包容性,匯聚一地和諧共處,形成了一種新的綜合性很強的建筑類型。開平碉樓不僅展現了中西建筑和裝飾形式復雜而燦爛的融合,也展示了建筑與周圍的鄉村景觀和諧共生,見證了明代以來以防護為主的僑居建筑的史績與繁榮。</div> 上聯:門從積德大<div>下聯:官至讀書高 </div><div>橫批:招財</div><div>牌位:門官神位</div> 居家灶臺陳列<div><br></div><div>左右:鐵鍋+木鍋蓋<div>中前:陶 煲</div><div>中后:陶藥罐</div></div> 墻飾祈福<div><br></div><div>右:天官居一品</div><div>中:天官賜福</div><div>左:賜福滿華堂</div><div><br></div> 門楣:蘭 香 門楣:桂 馥 門楣:松 茂 碉樓群一角 碉樓群倒影 碉樓群典型 游客眾多 開平碉樓 振安樓<div><br></div><div>振安樓是旅居加拿大華僑方文振于民國十四年(1925年)回鄉建筑的居樓,由主樓和附樓組成,總占地面積115.80平方米。主樓高四層,坐西北向東南,鋼筋混凝土結構。首層面闊6.33米,進深4.92米。第三層用七個托腳出挑平臺,并與三面拱券立柱環護形成敞廊。第四層筑綠釉寶瓶欄桿護欄。</div> 開平碉樓 葉生居廬 <div><br></div><div> 葉生居廬由旅港同胞方廣寬(葉生)建于民國十九年(1930年)。由主樓和附樓組成,總占地面積221.39平方米。主樓高四層,坐西北向東南,磚混結構加外墻水泥批蕩。樓體造型簡潔,承襲了當地民居的傳統,強調居住功能的舒適性,是鄉村匠人早期設計的"廬"建筑風格的典范代表。室內外的裝飾皆秉承當時風格,融和中西方建筑元素。</div> 居家灶臺<br><br> 客 廳 臥 室 福頭門楣 銘 石 樓<div><br></div><div>銘石樓由美國華僑方潤文建于民國十四年(1925年)。由主樓、附樓和庭院組成,總占地面積600平方米。主樓坐西北向東南,高五層,磚混結構加外墻水泥批蕩。第五層正面為寬廣敞廊,四角為懸挑"燕子窩"。樓頂中央筑有六角攢尖琉璃瓦涼亭。主樓集防御、居住功能于一體,是早期居住型碉樓建筑的代表。附樓為青磚平頂房,主要功能是廚房,兼存放農具。</div> 右聯:自由主義<div>左聯:民權發達</div> 農具展示 廚房展示 客廳一角 客廳一靣 臥室梳妝臺 臥室床鋪 臥室桌箱 臥室大櫥 歺廳一角 樓主銅像 銘石樓樓頂中央六角攢尖琉璃瓦涼亭 銘石樓樓頂眺望之一圖 銘石樓樓頂眺望之二圖 銘石樓樓頂眺望之三圖 銘石樓樓頂眺望之四圖 銘石樓樓頂眺望之五圖 銘石樓樓頂眺望之六圖 銘石樓樓頂眺望之七圖 銘石樓樓頂眺望之八圖 銘石樓樓頂眺望之九圖 遠眺云幻樓 云幻樓<br><br>云幻樓是旅居馬來西亞華僑方文嫻先生于民國十年(1921年)回鄉建筑的居樓。由碉樓和庭院兩部分組成,總占地面積998.4平方米。樓高五層,坐西北向東南,鋼筋混凝土結構。平屋頂,造型簡樸。首層面闊8.02米,進深8.55米。"云幻"兩字體現了樓主對當年社會政治動蕩的彷徨和不滿,包含著他對辛酸的游子生涯的感慨。 瀾生居廬<br><br>瀾生居廬由美國華僑方廣寅(瀾生)建于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由主樓、附樓和庭院組成,總占地面積332.81平方米。主樓高三層,坐西北向東南。磚混結構三間兩廊布局,室內外灰塑、木雕、壁畫等傳統裝飾皆極為精美;附樓為三間兩廊<br>布局,磚木結構,傳統坡屋頂。內部庭院、噴泉的設置反映了主人對生活的更高追求。<br> 瀾生居廬庭院 瀾生居廬外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瓮安县|
宽城|
义马市|
同仁县|
千阳县|
新密市|
安阳县|
榆社县|
临海市|
肇源县|
武邑县|
深水埗区|
漾濞|
咸阳市|
南陵县|
三原县|
新密市|
鄯善县|
永德县|
沛县|
甘肃省|
宁都县|
甘孜县|
上犹县|
拉萨市|
吕梁市|
漳平市|
玛多县|
准格尔旗|
丹东市|
抚顺县|
甘肃省|
兰西县|
高青县|
铅山县|
武定县|
恩施市|
舟山市|
长葛市|
孟津县|
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