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讀田遇春老師《一路風景》隨感</p><p class="ql-block">下雨</p><p class="ql-block">我不是最愛讀書的人,但也愛讀書。一次很偶然的機會得贈了田遇春老師的散文集《一路風景》,看書名就有點期待,不為別的,只是因為我喜歡風景,喜歡生活的美好。工作之余,在辦公室空課的閑遐時光,有閑適心情時剛好適合靜下心來讀讀這些文字。不常讀,偶爾一兩個人的靜謐時光,我才翻開靜靜地品讀幾篇,近一周時間,才略讀一遍,有些篇目中的文字卻印象深刻,過目不忘。</p><p class="ql-block">田老師的散文其實寫得都很美,畫面感極強,情景相融,寫景抒情恰到好處,不少文章都如一首首極美的山水田園詩,所謂“一路風景”,既是田園風光,自然風景,也是人生一路走來坎坎坷坷中最美的風景與回憶,充滿陽光,積極向上。</p><p class="ql-block">《一路風景》文字優美,工于描寫,行文流暢,如娓娓道來,那極強的畫面感,常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在《雪花中的痛苦與歡樂》中作者寫到:“此時的桃花更加艷麗,在晶瑩欲滴的雪樹枝蔓上,紅得奪目的是桃花,白得炫目的是雪花,互相映襯,遠望雪原上的點點殷紅,如早春的報春花掙脫泥土的羈絆,探出一朵朵蓓蕾把春姑娘眺望。”通過這些語句,我看到了疑是春妝卻雪妝的美圖,一朵朵嬌艷欲滴的桃花在白雪的映襯下含羞帶怯猶如女子抱琵琶半遮面的嬌羞,也看到了春妝圖背后那種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那是久雨初晴的期盼與驚喜,是歷經風霜后的豁達,歷久而彌香。《春天里的村莊》“三月的日子,呼啦啦地吹得樹枝搖曳不定,云彩如漂。那伴隨著冬天的寒冷一夜間被吹得飄飄裊裊遁去,陽光走出陰冷的日子,把一顆熾熱的心掛在窗口,一臉笑意寫在蔚藍的天空,一身的輕松洋溢在春風里。”這是多么美好的語言,多么美好的情景。這些語言的描寫,同樣給人無限遐想和再創造的空間,透過文字我仿佛看到作者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坐觀天邊云卷云舒的閑適,也看到了作者恬淡安然的笑臉和一心向陽的生活態度。</p><p class="ql-block">行文流暢,生動有趣的描寫中,不失樸實自然,不刻意雕飾。如《十月的故鄉》中勞動場面的描寫:“我曾在金黃的稻田里揮鐮,身后是年輕勤勞的同村女伴,她們靈巧的手播種下另一個希望,右手就是她們的武器,一個像手槍一樣的勞動工具——豆樁。豆樁是一種較為原始的播種工具,圓錐形的頭,手槍把一樣的扶手,在水稻田里錐一個杯子一樣大小的洞,丟進一顆蠶豆。靈巧的雙手交替進行,各負其責。”在這些語句的背后,我仿佛看到了身著各色白族服飾的女子,爭先恐后,辛勤勞作的恬靜畫面,及對生活懷著美好的期盼的女子們用汗水也用自己的心譜寫人生的序曲,經營著一個個幸福的家庭,也看到了生活的艱辛與希望。</p><p class="ql-block">田老師的散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理相生,無喜無悲而云淡風輕。《云水禪心》的樂音在我耳畔流淌,心在文字間徜徉,也在文中山水間流連。《茅屋前的沉思》寫到:“這是一種生活,雖然清貧,卻充實和淡定。無墻無瓦的房子,或許藏著一顆善良的心。”“生活就是這樣,像日月朝升夕落,一成不變,也像坡地上的莊稼一茬又一茬的種下收割,輪回不止。”如《上善若水》:“人生若如江河之水一樣,不爭名奪利,不居高自傲。上善若水,從善如流,如水人生,隨緣而安,人生之道,莫過于此。”或許文字如人,人如文字。</p><p class="ql-block">這本書中的文字給我的總體感覺是和諧、寧靜、平和而豁達,如作者本人,我與田老師認識和打交道的時間極有限,不過文聯組織活動時認識,一起參加過幾次活動而已,所謂君子之交,不過如此,可每每見他,無論何時,無論跟誰一起,總見他樂呵呵的,像一縷陽光。我覺得文字與人一樣,沒有更多的跌宕起伏,卻平和而寧靜,需要寧靜平和的心態靜靜地去品讀,同時,在閱讀中也能使人達到更大的寧靜與平和。在我看來,類似的散文過分虛妄的或太心浮氣躁的人可能讀不進去,卻適合更多修身養性的人去品讀,也適合長期生活在鮮花與掌聲里,卻有著內心深深的寧靜的人去品讀,必得如品茶一樣去細致地品鑒,或許,那是人生經歷風雨后的坦然、寧靜和豁達。</p><p class="ql-block">2025-04-20修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辛集市|
内丘县|
葫芦岛市|
乌兰察布市|
阳信县|
恩施市|
淳化县|
吉水县|
阿瓦提县|
渝北区|
乌恰县|
大渡口区|
丰顺县|
高州市|
苍梧县|
镇康县|
凤山市|
封丘县|
资阳市|
高密市|
鹿邑县|
安徽省|
东兴市|
长阳|
嵊泗县|
汾阳市|
吕梁市|
温州市|
昌邑市|
娄底市|
永春县|
博野县|
保康县|
通河县|
甘南县|
延长县|
北宁市|
汕尾市|
临汾市|
启东市|
台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