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眼前這棟闊12.3米,深11.6米的兩座兩層連成一體的樓房,就是唐紹儀的出生地。后座為唐紹儀祖父于清朝年間所建,前座為唐紹儀于1929年擴建。清咸豐十一年十二月初三(1862年1月2日),唐紹儀誕生(家中排行第四)在這里,正巧屋前的萬年青開花。唐母梁氏認為四兒有富貴命,花費更多心血培育他成長。</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正門石門額陽刻“望慈山房”為唐紹儀親筆所書,這便是唐紹儀的私人別墅。前座二樓有望臺伸出,可遠眺唐母梁太夫人塋地,因此此樓又稱“望母樓”。相傳唐紹儀每天清晨都鵠立于二樓望臺憑眺母親。后來唐家開發中山港時,唐紹儀就將望慈山房門前的街道命名為“山房路”,延續至今。</p> <p class="ql-block"> 唐家灣鎮的山房路作為唐家古鎮的核心街道——猶如一條穿越時空的紐帶,將珠海這座城市與唐家古鎮的悠久歷史緊密相連。漫步在這條古樸典雅的老街上,青磚綠瓦、木刻磚雕,無不傳達著歷史的低語,讓人感受到歲月的滄桑與變遷。山房路上最有名的建筑當屬唐紹儀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 唐紹儀,字少川,是晚清與民國前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具有重要影響。1874年,唐紹儀作為第三批留美幼童赴美留學,后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學習,1881年被召回國。他曾被清政府指派為中英西藏問題談判全權大臣,簽訂《中英續訂印藏條約》,確定中國對西藏的領土主權地位。</p> <p class="ql-block"> 1912年,唐紹儀加入了同盟會,后來成為了中華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1912年6月15日,唐紹儀因不滿袁世凱種種行為提出了辭呈。1915年,袁世凱復辟,唐紹儀聯合其他同盟會重要成員,一起聯名致電袁世凱勸其退位。</p> <p class="ql-block"> 五四運動期間,他曾去電巴黎,要求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他的女婿顧維鈞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為維護了中國的主權、外交權益做出了自己的巨大努力。</p> <p class="ql-block"> 唐紹儀晚年歸鄉后,接受中山縣訓政實施委員會主席一職,兼任中山模范縣縣長,推動縣治從石岐遷至唐家,實施以唐家為中心建設中山模范縣計劃,縣長辦公室就設在“望慈山房”。唐紹儀高居民國總理、俯就中山縣縣長,身行天下、心懷故鄉,書寫了自己不凡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 1910年,當時唐公目睹清廷腐敗,日薄西山,于是退隱還鄉,在老家置地300畝建私家園林,并以珍藏的一顆水晶球命名園子為“小玲瓏山館”。</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唐公由孫中山監誓加入同盟會,出任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理,成為“走向共和”的關鍵人物。1921年,唐公響應中山先生“與眾樂樂”的倡議,把私家園林對民眾開放,并更名為“共樂園”。</p> <p class="ql-block"> 唐紹儀故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踏入唐公舊宅門,風云往昔汗青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生跌宕留印跡,正氣英魂勵后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故居靜默立時光,見證當年意氣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世事滄桑任多變,唯留風范永流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您的光臨我的感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謝謝您的閱讀欣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江|
广汉市|
阿合奇县|
仁布县|
泌阳县|
靖州|
简阳市|
北辰区|
威信县|
大渡口区|
贡山|
中卫市|
南华县|
平武县|
霍山县|
乌拉特后旗|
香河县|
吴忠市|
绵竹市|
扎鲁特旗|
浏阳市|
芦山县|
安溪县|
铜陵市|
明光市|
顺义区|
璧山县|
都安|
宁国市|
恩平市|
巴里|
麟游县|
凤台县|
双峰县|
乐亭县|
平顶山市|
剑川县|
托里县|
宁津县|
永登县|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