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之畫,無所不能……”[6]從1932年至1936年間,鄒碧痕一直活躍于漢上畫壇,后由于戰爭影響,似乎銷聲匿跡,直到1946年6月才又在《武漢日報》上出現他的賣畫廣告,但時間很短暫,之后再未出現。</p><p class="ql-block">上文已述及,《武漢日報》所記載的資料具有相對的可靠性與權威性,然而它提示出的這位曾經在20世紀30年代武漢美術界非常活躍的畫家,我們現有的資料里卻鮮有提及。僅在俞劍華編著的《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查到了“鄒介”這個人名,原文如下:“鄒介(1889—?)【現代】字碧痕,湖北人,居漢口。工畫。按藝甄初集載鄒介號苾蘅,湖北潛江人。善畫花鳥及松,1930年作松蕉圖。疑即其人。【中國畫會會員錄】”[7],互聯網上所提供的鄒介的簡單生平資料就是來源于此處。此外,我們在互聯網上進行補充搜查,也僅僅得到一些非常有限的、零散的信息。</p><p class="ql-block">根據史料提供的訊息整合可知:第一,鄒碧痕,原名鄒介(1889—?),字碧痕,號苾蘅,湖北潛江人,居漢口,工畫。第二,在繪畫方面,王霞宙和龔孟賢在《武漢中西畫家總評》一文中將鄒碧痕歸類為武漢的花鳥畫家群體,并評價為“鄒碧痕的《花鳥》氣極清潤”[8],同時我們根據《武漢日報》上所刊登的廣告,可以模糊地分辨出,鄒碧痕廣告中所用的國畫作品皆為花鳥畫。另外,互聯網上能夠檢索到的僅有鄒碧痕現存繪畫作品的拍賣資料,即題為鄒碧痕或鄒介所作的五幅作品:《花鳥》(1946年)、《采菱圖》、《花卉》(1936年)、《青山訪友圖》、《秋山晚翠》,估價在RMB4,000—8,000左右,其中《花卉》經過不同拍賣公司的輾轉拍賣。此外,互聯網上還檢索到了兩條信息簡要提及鄒介和唐醉石交往友善,唐醉石為鄒介刻印較多、頗費心力。由以上資料綜合可知,鄒碧痕20年代開始從事美術創作,山水人物走獸花鳥各類之畫無所不能,其中尤擅花鳥畫,繪畫風格氣韻高清,他是漢口第一位舉辦個展的畫家,并連續三年舉辦三次個展,在當時的武漢美術界具有一定影響力。</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宁县|
巫山县|
衢州市|
界首市|
监利县|
旅游|
离岛区|
孝感市|
区。|
大田县|
泰来县|
兰西县|
郸城县|
轮台县|
长岭县|
台南县|
抚顺县|
当涂县|
白玉县|
石家庄市|
郑州市|
谢通门县|
淮滨县|
鄄城县|
丰城市|
宁城县|
临澧县|
安塞县|
华蓥市|
儋州市|
郓城县|
福建省|
迁安市|
屏山县|
南充市|
屯门区|
辰溪县|
微山县|
嫩江县|
襄垣县|
永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