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圖是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誕生地——藍毗尼,位于今天尼泊爾南部的提羅拉科特)</p> <p class="ql-block">(續(xù)前)</p><p class="ql-block"> 405年,法顯和道整從摩頭羅國向東南行走18由延到達僧伽施國(今印度北方邦法魯哈巴德縣)。在僧伽施國龍精舍(即寺廟)夏坐,夏坐結束后向東南行走7由延到達罽(ji)饒夷城(今印度北方邦卡瑙節(jié)縣)。渡恒河后向南行走到沙袛大國(今印度北方邦法扎巴德縣的阿約提亞城)。從沙袛大國向北行走到拘薩羅國舍衛(wèi)城(今印度北方邦伯爾拉姆布爾縣西北),訪袛園精舍。從舍衛(wèi)城東行走到伽維羅衛(wèi)國(今尼泊爾南部的提羅拉科特),訪論民園(今藍毗尼園,是釋迦牟尼的誕生地)。從論民園東行到達藍莫國(今尼泊爾帕薩縣伯拉西鎮(zhèn))。繼續(xù)東行到達拘夷那竭城(今印度北方邦戈勒克布爾縣的卡西亞村),訪希連河雙樹間佛祖涅槃處。繼續(xù)東行到達毗舍離國(今印度比哈兒邦穆扎法爾布爾縣的比沙爾),訪菴(an)婆羅國、重閣精舍。從毗舍離國南行渡恒河到達摩竭提國的巴連弗邑(今印度比哈兒邦巴特那城)。從巴連弗邑南行到達王舍城(今印度比哈兒邦的拉杰吉爾)。在當?shù)厣藥废拢@來到王舍城附近的耆阇崛山,親歷佛跡,悲嘆無緣親見佛陀,潸然淚下。在山上獨宿一晚,返回王舍城。途中訪問竹林精舍。從王舍城向西南到達伽耶城(今印度比哈兒邦的伽雅城)貝多樹下,訪佛陀成道處。再向西南到達雞足山,訪大迦葉(佛陀大弟子)圓寂處。從雞足山返回巴連弗邑后,沿著恒河繼續(xù)西行到達迦尸國的波羅萘城(今印度北方邦的瓦拉納西),訪鹿野苑佛陀初轉法輪處(即釋迦牟尼第一次宣講佛教,并且接收五人為第一批弟子的地方)。繼續(xù)西行到達拘睒(shan)彌國(今印度北方邦阿拉哈巴德市的科桑村)。返回伽尸國波羅萘城,再順著恒河東下回到摩竭提國的巴連弗邑。</p> <p class="ql-block">(說明: 印度佛教的若干處圣地如下 : </p><p class="ql-block">①釋迦牟尼誕生處——藍毗尼(位于今天尼泊爾南部的提羅拉科特);</p><p class="ql-block">②釋迦牟尼悟道成佛處(位于今天印度比哈兒邦的巴特那附近);</p><p class="ql-block">③鹿野苑(釋迦牟尼第一次宣講佛教、并且接收五人為第一批弟子的地方,位于今天印度比哈兒邦的瓦拉納西);</p><p class="ql-block">④釋迦牟尼涅槃處,位于今天印度北方邦的戈勒克布爾附近。另外: 王舍城、舍衛(wèi)城、曲女城等也是印度佛教的重要遺址)</p> <p class="ql-block">(下圖是印度佛教四大圣地之一的鹿野苑,位于今天印度北方邦的瓦拉納西)</p> <p class="ql-block">(下圖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阿旃陀石窟群外景圖,位于今天印度的馬哈拉施特拉邦)</p> <p class="ql-block">注: 本文參考了《法顯傳》(南京: 鳳凰出版社(原江蘇古籍出版社)2022年6月第1版)、《絲綢之路全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等著作。</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續(x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江县|
元朗区|
浮山县|
晋江市|
新建县|
五寨县|
永寿县|
施甸县|
巴南区|
沭阳县|
洛扎县|
福鼎市|
客服|
遵义县|
洮南市|
龙里县|
庆安县|
阿坝县|
漳州市|
诸城市|
泽库县|
虹口区|
城步|
毕节市|
胶州市|
申扎县|
兴城市|
车致|
古丈县|
普宁市|
石家庄市|
龙胜|
南江县|
凤翔县|
绥江县|
获嘉县|
隆昌县|
吉安县|
江津市|
瑞安市|
敖汉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