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19日上午,我們離開棗莊市薛城區,驅車近百公里來到孔子故里曲阜市。</p> <p class="ql-block">曲阜市,魯國故都、孔子故里,山東省轄縣級市,由濟寧市代管,地處山東省西南部。曲阜曾是炎帝舊都、黃帝出生地,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由于是先秦時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孔子誕生、講學、墓葬和后人祭祀之地,因此被稱之為“東方圣城”,也被西方人譽為“東方的耶路撒冷”。同時,曲阜市還是魯班故里,孔尚任隱居地。</p> <p class="ql-block">曲阜孔廟、孔林和孔府,簡稱曲阜“三孔”,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儒客朝拜之圣地。推崇儒學的表征,以豐厚的文化積淀、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1994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將三孔景區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孔廟,是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由魯哀公在孔子生前的故宅基礎上改建而成的,后經歷代王朝,特別是唐宋,以后不斷整修、擴建,規模越來越大,現已成為占地六百多畝的古代杰出建筑,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并列為全國三大古建筑群。與南京夫子廟、北京孔廟和吉林文廟并稱為中國四大文廟。</p> <p class="ql-block">圣時門</p><p class="ql-block">清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皇帝根據《孟子·萬章下》中“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時者也”的論述,欽定孔廟正門為“圣時門”,意為孔子是順應時勢的圣人,其思想具有永恒的時代適應性。</p> <p class="ql-block">弘道門是孔廟的大門,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清世宗雍正據孔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語命名并書寫匾額。</p> <p class="ql-block">這棵圓柏已有1600多年樹齡了</p> <p class="ql-block">大中門始建于宋代,當時稱為“中和門”,是宋代孔廟的正門。明代擴建時改名為“大中門”,并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同文門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八年(983年),明清時期,同文門經歷了多次重建,如今已成為孔廟的第五道門。清雍正八年(1730年),清世宗將其更名為“同文門”,寓意“書同文行同倫”,強調文化的統一性。</p> <p class="ql-block">奎文閣是孔廟主體建筑之一,原來是收藏御賜書籍的地方,以藏書豐富,建筑獨特而馳名,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藏書樓。</p> <p class="ql-block">十三碑亭?</p><p class="ql-block">?是奎文閣與大成門之間的十三座碑亭,保存唐至民國碑刻,包括帝王御制碑文(如明成化碑),記錄歷代尊孔政策及書法藝術演變。</p> <p class="ql-block">杏壇</p><p class="ql-block">相傳為孔子講學之地,以簡樸的亭臺和古樹聞名,體現“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p><p class="ql-block">孔廟主殿,與北京故宮太和殿、泰安岱廟天貺殿并稱“東方三大殿”。殿高24.8米,重檐九脊黃瓦頂,四周環繞云龍浮雕石柱,內部供奉孔子及弟子神位。始建于公元前478年,歷代帝王在此舉行祭孔大典,象征儒家文化的至高地位。</p> <p class="ql-block">寢殿</p><p class="ql-block">寢殿?是曲阜孔廟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孔廟的東側,與孔廟主體建筑相連。寢殿是孔子后裔居住和生活的場所,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p> <p class="ql-block">圣跡殿</p><p class="ql-block">的圣跡殿是孔廟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位于孔廟的東路,是祭祀孔子及其后裔的重要場所。</p> <p class="ql-block">后土祠</p><p class="ql-block">供奉土地神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魯壁</p><p class="ql-block">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為加強中央集權,采納丞相李斯的建議,下令焚燒除《秦史》以外的列國史記,并禁止私藏儒家經典。這一事件被稱為“焚書坑儒”,導致大量儒家典籍被毀。孔子第九代孫孔鮒為保護儒家經典,將《尚書》《禮》《論語》《孝經》等重要典籍偷偷藏于孔子故宅的墻壁夾層中。這一舉動被稱為“魯壁藏書”,目的是避免這些經典被焚毀。</p><p class="ql-block">為紀念孔鮒藏書的壯舉,明代在孔廟內修建了“魯壁”。這堵墻壁不僅象征了儒家經典的保存,還因其獨特的“壁”字寫法(多出一點)而引人注目,寓意墻中有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棵古樹樹皮很獨特</p> <p class="ql-block">孔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孔府,又稱衍圣公府,位于中國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曲阜城內、孔廟東側。是孔子的世襲衍圣公的后代居住的府第。洪武十年(1377年)始建,弘治十六年(1503年)重修,曾占地240畝。孔府共有廳、堂、樓、房463間。九進庭院,東、西、中三路布局。</p> <p class="ql-block">圣人之門位于孔府中路的第二道大門,建于明代,是孔府建筑群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門楣上高懸明代詩人、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手書的“圣人之門”豎匾,彰顯了孔子及儒家文化的崇高地位。</p> <p class="ql-block">重光門</p><p class="ql-block">又稱“儀門”或“塞門”,明代建筑,因上懸明嘉靖皇帝朱厚熜御賜“恩賜重光”匾額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大堂</p><p class="ql-block">大堂是衍圣公迎接圣旨、接見官員、處理重大公務及舉行儀式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孔府前上房?是孔府內的重要建筑之一,位于孔府中路的最南端,是孔府的主體建筑之一。前上房不僅是衍圣公會見族人的內客廳,也是舉辦宴會的地方。中堂上懸掛著“宏開慈宇”的大匾,并掛有一幅慈禧親筆寫的“壽”字?。此外,前上房西間是衍圣公平時的辦公室,名為簽押房,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貽曾在此辦公?。</p> <p class="ql-block">孔府前上房懸掛的壽字是寫給孔子第75代孫的?。這幅巨大的壽字是慈禧太后親筆書寫贈予孔子第75代孫的</p> <p class="ql-block">孔府后花園</p> <p class="ql-block">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專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時最久,面積最大的氏族墓地。自漢代以后,歷代統治者對孔林重修、增修過13次,以至開成現今規模,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周圍林墻 5.6公里,墻高3米多,厚1米。郭沫若曾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自然博物館,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編年史”。</p> <p class="ql-block">孔子墓地</p> <p class="ql-block">孔子死后,弟子們帶來各自家鄉樹種栽植在孔子墓周圍,孔林內樹種很多。子貢所植楷樹(即黃連樹)在明代因遭雷擊枯死僅存樹樁,后人立碑建亭以示紀念。</p> <p class="ql-block">孔子墓</p> <p class="ql-block">乾隆駐蹕亭</p><p class="ql-block">乾隆駐蹕亭,是清朝乾隆皇帝在巡視孔林時,為了休憩而設立的亭子。這座亭子不僅代表了乾隆皇帝對孔子的極高尊崇,也展示了古代皇家建筑的精致與華美。</p> <p class="ql-block">為今天拜謁三孔作詩一首</p><p class="ql-block">《謁三孔》</p><p class="ql-block">古柏參天掩圣鄉,千年俎豆薦靈光。</p><p class="ql-block">杏壇雨潤弦歌遠,闕里風清德澤長。</p><p class="ql-block">碑刻猶存秦漢韻,庭槐曾護魯宮墻。</p><p class="ql-block">行來每仰先師訓,萬仞宮墻仰浩茫。</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宁省|
广宗县|
响水县|
龙海市|
塘沽区|
益阳市|
日照市|
神木县|
林州市|
荔波县|
安新县|
宿松县|
商水县|
普格县|
银川市|
河南省|
惠来县|
崇州市|
盐津县|
资阳市|
尉氏县|
河北省|
马山县|
鄂托克前旗|
财经|
达州市|
长沙市|
宜川县|
江孜县|
宁陕县|
聂荣县|
马关县|
德江县|
巫山县|
苍南县|
金山区|
沙河市|
久治县|
武胜县|
扬中市|
黄大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