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日,春光明媚,微風不燥,我乘地鐵11號線到嘉定西,轉太嘉快線到太倉市朝陽車站。太倉雖然是蘇州代管的縣級市,人口只有50多萬,但經濟實力很強,去年GDP達到1880億元,城區道路寬闊筆直,綠樹成蔭,車輛川流不息,高樓大廈麟次櫛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南園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為明朝萬歷年間首輔王錫爵賞梅種菊之處,后歷經滄桑,多次興廢。如今我們所見的南園,是在原址上重建的,雖為新園,卻不失古韻,完整地傳承了江南古典園林的精髓。入園處的門樓古樸莊重,飛檐起翹,仿佛在訴說著南園的悠悠歷史,讓人未入園中,便已心生向往。</p> <p class="ql-block"> 踏入南園,整體布局疏密有致,以山水為中心,亭臺樓閣、曲徑回廊、假山池沼巧妙地穿插其中,宛如一幅徐徐展開的山水畫卷。</p> <p class="ql-block"> 園內建筑皆為典型的江南風格,粉墻黛瓦,飛檐斗拱,精致而典雅。每一處建筑的細節都處理得恰到好處,木雕、磚雕、石雕精美絕倫,彰顯著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p> <p class="ql-block"> 園林風格清幽雅致,充滿了文人氣息,一步一景,景景皆詩,讓人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充滿詩意的時代。</p> <p class="ql-block"> 沿著園內小徑前行,來到繡雪堂。堂前植有梅花,每逢冬日,梅花盛放,如雪花般潔白,“繡雪”之名由此而來。堂內布置典雅,陳列著一些書畫作品,濃厚的文化氛圍撲面而來。坐在堂中,品一杯香茗,賞窗外梅景,好不愜意。</p> <p class="ql-block"> 香濤閣是園內的制高點,登閣遠眺,整個南園的美景盡收眼底。綠樹碧水,亭臺樓閣,交織成一幅美麗的畫面。微風拂過,送來陣陣花香,令人心曠神</p> <p class="ql-block"> 大還閣是一座兩層樓閣,造型精美。這里曾是王錫爵之子王衡讀書的地方,如今里面陳列著一些古代的書籍和文房四寶,讓人不禁聯想到當年王衡在此刻苦攻讀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 鶴梅仙館環境清幽,館前的庭院中種有梅花和翠竹。梅花傲雪凌霜,翠竹挺拔修長,二者相互映襯,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意境,仿佛真的有仙鶴與仙人棲息于此。</p> <p class="ql-block"> 寒碧舫造型宛如一艘漂浮在水面上的畫舫。坐在舫中,看碧水悠悠,荷葉田田,荷花搖曳生姿,仿佛置身于江南水鄉的畫境之中,充滿了詩意與浪漫。</p> <p class="ql-block"> 漂影軒臨水而建,軒內視野開闊。在這里,能看到水中倒映著的亭臺樓閣、綠樹繁花,隨著水波蕩漾,光影變幻,如夢如幻,“漂影”之名名副其實。</p> <p class="ql-block"> 長廊蜿蜒曲折,串聯起園內的各個景點。長廊的墻壁上嵌有許多碑刻,內容豐富,有詩詞歌賦,也有名家書法,漫步其中,既可觀景,又能感受濃厚的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 南園的橋主要有四座,全是石橋,卻各有特色,各有風格。知津橋是南園最引人注目的一座單孔拱形石橋,橋面離水面 3.4 米,遠望之,如飛虹臨水,亦美亦壯。</p> <p class="ql-block"> 井亭,建于南園西門邊,靠知津橋西南兩土坡間的平地上,其亭為明式石亭,高四米多,高敞古樸。石柱上的對聯“手弄石上月,口吟滄浪辭。”乃揚州八怪之一金冬心的筆體。</p> <p class="ql-block"> 憶鶴堂是為紀念王錫爵的愛鶴而建。堂內陳列著一些與鶴有關的書畫和工藝品,讓人感受到王錫爵對鶴的喜愛之情。在這里,仿佛能看到那只優雅的仙鶴在庭院中翩翩起舞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婁東園林展示館則是一個了解太倉園林文化的窗口。館內通過實物、圖片、文字等形式,詳細介紹了太倉園林的發展歷程、建筑特色和文化內涵。</p> <p class="ql-block"> 太倉南園,這座古老的園林,不僅是一處美麗的自然景觀,更是一部生動的歷史文化教科書。它承載著太倉的歷史記憶,傳承著江南的文化基因。它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歲月的長河中散發著永恒的光芒,讓人流連忘返,沉醉其中。</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寿县|
通辽市|
大丰市|
乌苏市|
九寨沟县|
延长县|
灵寿县|
岳阳县|
西峡县|
望江县|
手游|
大石桥市|
平陆县|
尤溪县|
榆中县|
英山县|
天水市|
姜堰市|
仁寿县|
肥乡县|
交城县|
吴川市|
东台市|
通化市|
屯昌县|
崇礼县|
瓦房店市|
鄂托克前旗|
新泰市|
乐业县|
陆良县|
土默特右旗|
仲巴县|
班玛县|
衡水市|
将乐县|
栖霞市|
湘潭县|
溆浦县|
银川市|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