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流放寧古塔……”這句在清宮劇中頻繁出現(xiàn)的臺詞,讓無數(shù)人知曉了寧古塔這個令人心生畏懼的地方。然而,誰能想到,這個曾讓罪犯聞風喪膽的苦寒之地,竟就在我身邊——寧古塔原址,位于距離我160公里外的黑龍江寧安市。</p> <p class="ql-block">自得知寧古塔近在咫尺,我便心心念念想去一探究竟,想體驗一次“流放”之旅。今日,終于如愿以償。驅車兩個多小時,我們抵達了這片充滿神秘色彩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剛一下車,妹妹就迫不及待地四處張望,嘴里嘟囔著:“這里不應該有一座塔嗎?塔呢?塔在哪里?”是啊,沒來之前,我和妹妹一樣,腦海中總會浮現(xiàn)出這樣的畫面:一座高聳的塔下,一群衣衫襤褸的囚犯在冰天雪地中,在工頭的皮鞭下艱難勞作??墒聦崊s大相徑庭,寧古塔并沒有塔,它不過是清代當?shù)貪M族語地名的音譯,意為“六個”,如今被稱作寧安。而且,這片所謂的“苦寒之地”也并非想象中那般可怕,作為在這里出生長大的人,我深知它是一個物產(chǎn)豐饒、四季分明、空氣清新的宜居之所。</p> <p class="ql-block">在寧安市兩條街道的交匯處,我們找到了那塊刻著“寧古塔”三個大字的石碑,它靜靜佇立,仿佛在訴說著過往。隨后,又在另一個道口尋得寧古塔將軍衙門舊址的紀念碑。打卡拍照不過短短五分鐘,兒子笑著調(diào)侃:“開車兩個多小時,五分鐘就逛完了?!蔽疫B忙解釋:“哪能呢,寧安可是座古城,古跡多著呢,咱們慢慢看?!?lt;/p> <p class="ql-block">寧安城內(nèi),藏著一座清代的城隍廟,位置頗為奇特,隱匿于一個居民小區(qū)之中。我暗自猜想,許是最初它建在城邊,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張,才被納入了市區(qū)。這座城隍廟始建于清康熙六十一年,現(xiàn)存正殿在原址修復,依舊保留著清代建筑風格。得知它由道家傳承,。許是緣分,在抖音里就刷到了廟里的小道士,得知城隍廟由他師父管理且不常開放。熱心的小道士在外地學習,還幫我聯(lián)系上了他師父——邢道長。與邢道長溝通后,我們約定了拜訪時間。第二天,邢道長特意趕來開門,帶我們參觀廟宇,詳細介紹建筑、設施、供奉以及道家文化。見到城隍神時,我難掩興奮,跟著邢道長行了道家三拜九叩禮,還參拜了三清尊神和各路神靈。交談中得知,邢道長從父親手中接過守護城隍廟的重任,在物欲橫流的當下,這份堅守令人肅然起敬。邢道長還說,這座城隍廟能守護方圓三百里百姓平安健康,想到它也能庇佑百里之外的家,我滿心歡喜。置身于這座融合清代建筑風格與道家文化的殿堂,青磚飛檐的古建筑與四周現(xiàn)代化高樓形成鮮明對比,仿佛時空在此交錯,文化在此碰撞,如夢似幻。</p> <p class="ql-block">離開城隍廟,我們直奔望江樓。它坐落于牡丹江邊,是清光緒七年為督辦邊務的欽差大臣吳大澂所建。整群建筑采用“磨磚對縫”技法,布局精巧,磚雕精美,古樸典雅。雖歷經(jīng)歲月滄桑,多數(shù)建筑已毀,僅存一座小樓孤零零地立在江邊,但它依然是寧安市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標志。比起望江樓的美,我更敬佩與之相關的吳大澂。最初知曉這個名字,是在吉林琿春中俄邊境的土字碑。清朝光緒年間,吳大澂臨危受命,奔赴邊疆。在與沙俄的勘界談判中,他據(jù)理力爭,成功重立土字碑、收回琿春黑頂子地方、爭得圖們江口出海權。他以“一寸土地盡寸心”的愛國情懷,捍衛(wèi)了國土與民族尊嚴,也讓我對這座望江樓多了幾分敬意。</p> <p class="ql-block">馬駿紀念館是黑龍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他是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革命活動家,“五四”運動杰出的青年領袖之一,是周恩來、鄧穎超的親密戰(zhàn)友。1928年2月15日被軍閥張作霖殺害,英勇就義時年僅33歲。馬駿烈士的一生是英勇戰(zhàn)斗的一生,在中國近代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p> <p class="ql-block">寧安城還有一處不得不看的古跡——大石橋,它是黑龍江省現(xiàn)存唯一的清代青石單孔曲拱橋,曾是百年前的通商要道,歷史價值極高。歷經(jīng)戰(zhàn)火與風雨的洗禮,石柱、石板、石桃坑坑洼洼,橋面上兩道深深的車轍印,見證了世間的巨變,訴說著歲月的滄桑。</p> <p class="ql-block">石橋旁邊有個石碑群,是從唐朝到民國不同時期留下的石碑,后面三個只剩龜趺,碑身已經(jīng)遺失,它和興隆寺的千年龜趺不同,這幾個龜趺都是龜頭,而興隆寺龜趺是龍頭。</p> <p class="ql-block">據(jù)說當年有一處泉水從大石橋橋下流瀉形成小瀑布。清代流人張縉彥流放寧古塔期間,游覽大石橋時見泉水自石隙中噴薄而出,恰似“天上潑撒晶瑩純潔的白雪,雪翻浪涌”。他推敲再三,遂以“潑雪”命名。現(xiàn)今大石橋下流水幾近干涸,當年的泉水不見影蹤。此行沒見到潑雪泉,只見到一個石牌。</p> <p class="ql-block">位于寧安渤海鎮(zhèn)的興隆寺,曾是唐朝時期渤海國上京龍泉府的皇家寺院。如今,渤海國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興隆寺卻留存了下來。這座寺院雖不大,卻珍藏著極具價值的千年文物。現(xiàn)存建筑為清代重建,寺內(nèi)融合了唐代和清代兩種建筑風格,有千年寺址、千年石佛、千年石燈幢、千年龜趺、千年古樹,堪稱“五個千年”。寺內(nèi)的千年龜趺,又名渤海霸下,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龍頭龜身,五爪踏云,極為罕見,可惜碑身已遺失。我輕輕撫摸它布滿坑洼的身軀,感受著歲月留下的印記。</p> <p class="ql-block">依次參拜觀音殿、關帝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后,鎮(zhèn)寺之寶——千年石燈幢(石燈塔)映入眼簾。這座石燈塔高六米,由玄武巖雕成蓮花狀,雖歷經(jīng)千年風霜,表面斑駁,卻依舊能看出雕刻的精美絕倫。石燈幢后是三圣殿,供奉著千年石佛。盡管佛頭和手臂是后修補的,卻依然透著一股靈氣。站在三米高的石佛前,內(nèi)心的浮躁瞬間消散,仿佛能隨著石佛穿越千年,感受他所經(jīng)歷的人間疾苦、世事變遷,看滄海桑田,不過彈指一揮間。</p> <p class="ql-block">后院的千年古樹高大壯觀,形狀酷似鹿頭,鱷魚皮般的樹干寫滿滄桑,見證歲月流轉。</p> <p class="ql-block">興隆寺西面是古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殘垣斷壁依稀可見,2021年,該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列入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fā)現(xiàn)”。</p> <p class="ql-block">東大街牌樓盡顯古城特色。</p> <p class="ql-block">鐘樓街市場,充滿人間煙火氣的街市,各種小吃現(xiàn)做現(xiàn)賣,你可以舉著一串魷魚或一個牛肉餡餅邊吃邊逛,美味,愜意。</p> <p class="ql-block">踏上歸途,寧安古遺跡之行已然成為我記憶中璀璨的篇章。每一處古跡都承載著往昔的故事,它們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民族文化傳承的瑰寶。我相信,每一位到訪者都會和我一樣,被它們獨特的魅力所吸引,被歷史的厚重感所震撼。愿我們共同守護這份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讓這些古老的遺跡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更加迷人的光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林市|
凤山市|
新晃|
慈利县|
新乡县|
大丰市|
拉萨市|
忻城县|
玉山县|
扎兰屯市|
璧山县|
宁河县|
连云港市|
玉屏|
金湖县|
丹阳市|
正蓝旗|
如皋市|
长寿区|
政和县|
海口市|
兰考县|
天等县|
河南省|
岑溪市|
留坝县|
湘西|
高雄市|
滦南县|
介休市|
汾西县|
右玉县|
嵊泗县|
磐石市|
铜川市|
临泽县|
麟游县|
义马市|
开阳县|
海南省|
怀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