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幾個朋友問我,日本人把山茶花叫什么?</p><p class="ql-block">這里一并回答,日本人管山茶花叫做椿。很神奇吧!這個椿不是莊子《逍遙游》里的八百年為春的椿(因為我們目前認知的植物里沒有那么大的樹,像男人一樣的樹),不是香椿,不是臭椿,也不是我們文化概念里的茶花。</p><p class="ql-block">在日本把山茶寫做漢字的椿。(椿(ツバキ)是一種常綠喬木,學名為Camellia japonica,屬于山茶科山茶屬。它是日本原產的植物,廣泛分布于日本本州、四國、九州等地,也被引入到朝鮮半島南部和臺灣等地。——摘自百度)</p><p class="ql-block">日本人喜歡茶,因為喜歡茶也喜歡山茶花。在日本現在還有很多用椿命名的東西。我們知道茶道在日本很興盛,我們和一些喜歡喝茶的西方人喝茶方式也很喜歡借鑒日本茶道的東西。日本人對茶,對茶圣是尊崇的,對喝茶講求天人合一,用特殊的形式尊重自然饋贈我們的茶。他們喝茶的禮節、和室的布置、喝茶悟道感恩自然的感覺等,都從形式上是超越了我們的喝茶。</p><p class="ql-block">說實話我不喜歡日本人,但我喜歡他們做事認真的感覺。如果不談民族之仇國恥之恨外,我覺得這個民族還是有我們很多值得學習的東西的。在我們的歷史上只有元(元朝統治者曾有次出兵沒搞定他們)和近現代我們都知道的一個時段外,日本人是一直追著咱們這個大哥跑的,他們尊崇強者,其實誰又不是呢?他們學咱家東西,學得認真仔細,還有自己的發展。咱家的文字、儒學、佛學、書法、詩歌、茶道、香道、花道等等,在他們那都有獨到的繼承與發展。拿他們穿的和服來說,從唐以來一直堅守到現在。我們的禪被他們衍生出詫寂,詫寂在某種程度上是發展了的禪意。而這時,我們忘記了我們曾經引以為傲的我們的茶。我們在某種形式上端起了咖啡,穿上了西服,精神上失去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自信。</p><p class="ql-block">我不反對喝咖啡,那也是一種文化。我個人還認為咖啡在我們而言,應該是一種對帶有現代科學和文明精神意義的優秀文化認同。我也喜歡喝咖啡,而且非常喜歡和享受早起工作前的那一杯咖啡,很香很提神。</p><p class="ql-block">但我們不能忘記茶。這個鴉片戰爭的導火索,西方人打醒我們的引子。鴉片戰爭前茶在歐洲是只有貴族才能享用的東西。那些參與戰爭的大多數士兵,當時在咖啡館里喝咖啡都是奢侈的。</p><p class="ql-block">文化自信上,我們好像趨利了點,少了對我們老祖宗的尊重。還好我們有大先生和“大先生們”開出的很多很好的精神良方,我們民族還有這些脊梁們讓我們又重拾自信。</p><p class="ql-block">我們能安靜地喝茶,挺好的。有一個懂你的人陪你喝茶,挺好的。</p><p class="ql-block">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今日方知我是我。</p><p class="ql-block">(這篇兩周前就寫完了,但總感覺不好,改了又改。自己文章不擅說理,不能合為時而著。所以一拖再拖不敢拿出來。這時一朋友鼓勵了我,不過我還是刪掉了很多我不擅長的部分。下面是她彈的《長相思》,在這里感謝她并分享給大家聽。)</p> <p class="ql-block">下面這段文字來源網上</p><p class="ql-block">山茶(學名:Camellia japonica L.),別名洋茶、茶花、晚山茶等,為山茶科山茶屬的一種灌木或小喬木植物。其葉革質,橢圓形,無毛,下面淺綠色,無毛,葉柄無毛;花頂生,紅色,無柄;花瓣6-7片,外側2片近圓形,離生,被毛,余5片基部連生倒卵形,無毛;蒴果圓球形,每室有種子1-2個,3爿裂開,果爿厚木質。花期1-4月。果期9-10月。</p><p class="ql-block">山茶原產于中國、日本、韓國等地,后引種于印度、越南、阿薩姆邦等地,在中國野生僅見于浙江東部及沿海島嶼、山東半島沿海島嶼及臺灣地區。其常生于海拔300-1100米山丘上的樹林中和海岸附近。山茶喜光,適宜在疏林下生長;喜溫暖濕潤環境,不耐堿性土壤,喜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宁县|
炎陵县|
昌图县|
高雄市|
长垣县|
牙克石市|
定结县|
沅江市|
岳池县|
太湖县|
洱源县|
红桥区|
黄山市|
凤台县|
凤城市|
弥渡县|
龙川县|
甘孜|
辽阳县|
柞水县|
城口县|
扎鲁特旗|
济宁市|
南皮县|
白沙|
安西县|
巴彦县|
潜江市|
山阳县|
大田县|
汶川县|
阿拉尔市|
余姚市|
信阳市|
泗洪县|
无棣县|
水富县|
乌鲁木齐市|
昌宁县|
阿瓦提县|
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