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心里種花,人生才不會荒蕪”,保持內心的美好與希望,生活才會充滿生機。2025年4月19日,我們有幸來到——煙臺山</p> <p class="ql-block">煙臺是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明洪武三十一年在煙臺設立“奇山守御千戶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了,如今叫“所城里”,基本上完整保存了下來。</p> <p class="ql-block">順“所城里”北走500米沿海邊有座42米的小山包,大家都稱“煙臺山”。明代時,為防倭寇侵擾在山頂建“狼煙墩臺”,“煙臺”名字也是由此而來。</p> <p class="ql-block">1860年清政府和英國簽下了不平等條約《中英天津條約》,含煙臺在內的10座城市劃為通商口岸,煙臺于1861年正式開埠。第二年英國和法國首先在煙臺山上建立領事館。</p> <p class="ql-block">隨后美國、挪威、德國、瑞典、荷蘭、丹麥、意大利、奧地利、比利時、日本、俄國、西班牙、芬蘭、朝鮮等國紛紛都在煙臺山和周邊建領事館。</p> <p class="ql-block">目前有近一半領事館的建筑保留下來了,保護最好的是丹麥領事館,這是一座磚石結構的歐式建筑,坐落在煙臺山的西北部,里面各個房間的家具和裝飾品都是從丹麥運來的,原汁原味地再現了當年的人居生活。</p> <p class="ql-block">煙臺山上有八座領事館,其余大部在山的周邊。只有俄國領事館不建在煙臺山附近,距離煙臺山有1公里外,成為煙臺濱海廣場南部的一棟獨立建筑。</p> <p class="ql-block">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海軍每年都來煙臺海邊度假,當年煙臺山周邊成了洋人的 天下,很長一段時間是煙臺最繁華地段之一。</p> <p class="ql-block">一、俄國領事館舊址現為俄羅斯俱樂部,四面坡“人”字形屋頂,外墻面是灰磚青水墻,拱形門窗,拱上方飾以弧形線角,中間斷開,建筑形制厚實,簡捷,裝飾處理有象征手法。1881年俄國在煙臺設代理領事,但一直是由英國人代理。</p><p class="ql-block">1904年2月8日,爆發日俄戰爭,戰場在我國東北境內,波及到煙臺。8月戰敗的俄國驅逐艦“勒斯里太里”號逃來煙臺,但俄國領事館也無法處理,卻被日本押去大連。</p> <p class="ql-block">1905年1月2日有4艘俄國水雷驅逐艦從大連經廟島逃來煙臺,次日又有三艘俄國水雷艇逃來煙臺,這些艦艇都被解除武裝,他們抵煙后,棄船上岸,投奔俄國領事館,日俄戰爭結束后,11000余俄國人遣送來煙,旋即回國或轉赴上海。</p><p class="ql-block">1919年蘇聯十月革命后閉館。1923年蘇聯在煙臺設立領事館,仍在原館址辦公,1925年閉館。</p> <p class="ql-block">二、煙臺山“美國領事館舊址”,是1864年由美國設立的重要外交機構,建筑風格融合歐洲古典主義與美式折衷主義,現作為歷史文化遺產對外開放,并設有“煙臺開埠陳列館”展示近代史實。 ?</p> <p class="ql-block">它初期歸天津領事館管理,1896年正式獨立運作,1904年曾升格為總領事館。見證了鴉片戰爭后,煙臺作為通商口岸的開放歷程。這里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館內檔案照片記錄了領事外交與民間交流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三、冰心紀念館:在1903年至1911年隨父親謝葆璋(煙臺海軍學堂創辦者)居住于煙臺,其住所均鄰近大海,具體包括以下地點:</p><p class="ql-block">冰心一家初到煙臺時的首個住所,位于煙臺山下與會英街交匯處。冰心在此開始識字,并記錄客廳懸掛的長聯。</p> <p class="ql-block">官邸舊址建于1863年,磚木結構,四面坡瓦屋頂,四周設外廊,室內木地板,天花吊頂,有壁爐,建筑面積514平方米,屬于典型的英國亞洲殖民地外廊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冰心紀念館分5個部分,9個展室,展示了冰心與煙臺珍貴歷史照片80余幅,文物20 余件,書籍期刊66件,報紙5份,文獻(復制品)11件,沙盤模型3個,冰心漢白玉雕像1件,冰心銅雕1件,從不同側面再現了冰心與煙臺的歷史畫面。</p> <p class="ql-block">在煙臺山建立冰心紀念館,旨在利用冰心與煙臺的歷史淵源,借助煙臺山文化旅游窗口,展示冰心手稿、著作、照片及實物,把冰心的愛心作品、生活片段,在煙臺保存下來,傳承下去,強化冰心文學研究,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推動煙臺文化大市、強市建設。</p> <p class="ql-block">這首詩表達了冰心對文學創作的追求和期望。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在讀者心中默默地產生影響,當讀者在生活中遇到痛苦或歡樂時,能夠模糊地想起那些曾在她的文字中描寫過的情景。這種默默的影響和共鳴是冰心作為作家最大的滿足和快樂?。</p> <p class="ql-block">冰心的名言:“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源自她的詩集《繁星·春水》,這是她“愛的哲學”思想的核心表達。該詩集通過歌頌母愛、自然與童真,構建了冰心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并成為其文學創作的重要標志。?</p> <p class="ql-block">?四、煙臺山爬山虎墻轉角?:光影斑駁的墻角,電影質感的拍攝地自然與意境之美,轉角遇見美,是歲月賦予的詩和遠方?。</p> <p class="ql-block">春風起,轉角處,金黃滿地,溫暖如初遇的你。"轉角遇見你,如同星光閃耀,點亮了我最美的年華"。</p> <p class="ql-block">五、煙臺山旗袍博物館?:是全球首家以中華旗袍為主題的互動體驗式博物館,通過旗袍這一傳統服飾語言記錄和反映人文與歷史。</p> <p class="ql-block">館內收藏了包括:林徽因、宋美齡、陸小曼等歷史名人穿過的旗袍實物。展示300余件具有歷史意義的旗袍及1000余件當代創新作品,包括名人穿戴的旗袍實物和傳統工藝品。</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六、煙臺山燈塔:為煙臺市標。1867年(清同治六年)煙臺東海關在崆峒島建成盧遜燈塔,時為煙臺境內第一座燈塔,后改為煙臺燈塔。1868年(清同治七年)東海關在煙臺山頂原峰火臺上,建起帶木柱屋頂的簡易燈樓和旗桿,指揮著來往進出煙臺港的船只和預報天氣風信情報。</p> <p class="ql-block">1905年(清光緒三十二年),設三等明滅燈一盞,燭力33000支。這時在崆峒島設的煙臺燈塔改稱為崆峒島燈塔。煙臺山燈塔設專人管理瞭望,從遠望看到入口船只后分左右懸球,于旗桿上以示眾周知,待船進港拋錨后方可掛旗。除此外燈塔還日用幾種掛標、夜用燈籠來向港內船只,預報各海區風信預報,如此簡陋的信號沿用了幾十年。</p> <p class="ql-block">七、煙臺山忠烈祠:是一座封閉式院落建筑,坐北朝南,由正殿、東西廂房和大門組成。正殿供奉三國名將關羽和宋朝抗金英雄岳飛的塑像,東側配祀關平、周倉,西側配祀岳飛部將張憲。</p> <p class="ql-block">?煙臺龍脈最旺的三個地方為塔山、南山和龍山,其中塔山是核心區域。? ?煙臺主城區南側龍脈的核心地帶,是道教全真教七真人在此修建太平庵的千年圣地。山體因古塔得名,現存三和塔等建筑群,歷史上曾有鎮蛇仙的傳說,承載著“天地人精氣神”的象征意義。中國龍脈體系中最具代表性的三個省份是陜西、河南和山東,這三省因位于核心龍脈走向且孕育了華夏文明的核心城市而被視為“最厲害”?。</p> <p class="ql-block">八、煙臺山烽火臺是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為抵御倭寇而建的軍事設施,因使用狼糞點燃烽煙而得名,煙臺市也因此得名。烽火臺是古代沿海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于預警和傳遞敵情。白天通過升煙,夜間通過舉火,向鄰近的烽火臺傳遞信息,形成一條快速反應的報警鏈。這種機制在明朝的海防體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保護了沿海地區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煙臺山烽火臺的臺基由青磚壘砌,古樸大氣,雄偉壯觀。雖然歷經數百年風雨,但其遺址仍然保存完好,成為煙臺山景區的重要歷史遺跡之一。如今,烽火臺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也是了解煙臺歷史文化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九、煙臺山龍王廟供奉的主神是龍王?,同時伴有風伯、雨師、雷公、電母等配祀神祇。該廟始建于明末天啟年間(約1621—1627年),當時煙臺連年大旱,民眾為祈雨自發籌資修建。 ?</p> <p class="ql-block">迄今已有數百年歷史。據傳農歷八月十八為四海龍王神會之日,廟會期間民眾會舉行祭祀活動,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廟宇為三間草堂結構,雖規模不大,但因祈雨顯靈而香火不斷。</p> <p class="ql-block">煙臺地區歷史上存在多座龍王廟,其中以煙臺山龍王廟最為古老且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十、煙臺山丹麥領事館:丹麥領事館建于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整體為石結構,共三層(地面兩層加地下室),采用北歐城堡式設計,墻面以粗獷的咖啡色花崗巖毛鼓石砌筑,屋頂為登臨式平臺,配有石包護欄和墻垛式女墻,外觀厚重獨特,被譽為煙臺近代建筑中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館內陳列的辦公及裝飾用品均由丹麥駐華使館專程運送至煙臺,作為兩國友好交往的紀念,包括小美人魚雕塑和風車等丹麥文化符號。丹麥領事館舊址是其中重要景點,周邊還有美國、英國等領事館舊址及自然景觀。</p> <p class="ql-block">位于煙臺山西領事路北端,依山傍海,緊鄰龍王廟,環境幽雅,兼具觀海與賞景功能,被稱為“神靈”之地。山上卻集中了8座領事館。這8座領事館均為鴉片戰爭以后列強在山上修建而成,其中除了德國領事館被大火燒毀外,其余均保存完好。圖中為煙臺山上的丹麥領事館。</p> <p class="ql-block">有記載稱該建筑實為德國商人史密茨1920年重建的私人住宅,后被誤認為丹麥領事館。但丹麥官方曾認可其為“丹麥在亞洲保存最完整的領事館之一”。最先在煙臺建使館的是英國,美國緊隨其后。此后在短短的42年時間里,煙臺這個被列強稱為中國北方小漁村的彈丸之地,足足有18個國家在這里建了領事館,而其中有8個國家都選址在了這座不高的“煙臺山”上。</p> <p class="ql-block">十一、煙臺山惹浪亭:它的楹聯由當代楹聯藝術家賀宗儀題寫,其內容為:“ ?身至瑤臺,賞一亭惹浪。心連寰宇,祈四海安瀾”。</p><p class="ql-block">融匯古今,精巧別致,屹立于海浪撞擊的礁石之上,遠觀如水中畫舫或煙霧中的仙閣,從不同角度呈現多變風貌。</p> <p class="ql-block">?觀海與日出?:被譽為“芝罘日出”最佳觀賞點,晨霧散盡時可見玫瑰色日餌噴薄而出,海天染成橘紅,景象壯麗。據傳為觀看海市蜃樓的絕佳位置,清代《福山縣志》記載“唯煙臺海市最為奇觀”。動靜皆宜?:波平時可聆聽海浪細語,浪急時則見“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磅礴場景。</p> <p class="ql-block">十二、煙臺山英國領事館:英國領事館1867年正式開館,館址在煙臺山東路,占地約60余畝,由領事館及多處附屬建筑組成。先期的建筑材料及構筑手法,除結合煙臺本地特點之外,還根據煙臺山當地景致特點,采用英國在其亞洲殖民地的“外廊式”設計。</p> <p class="ql-block">此設計有單面廊、雙面廊、內包廊及環廊等,面向風景觀賞最佳方位,具有通風、遮陽、隔溫等特點。室內按歐式習慣設計,有壁爐及線角裝飾。風格以簡潔、樸實為主。后期建筑則多以英國本土的建筑風格為主。其中較大一幢磚木結構的兩層樓房采用了“券廊式”風格。</p> <p class="ql-block">美麗的煙臺山,不僅自然景色迷人,而且也是名勝古跡薈萃的地方。觀海坪是位于北側臨崖小路旁一片草坪,雖然面積不大,也無陪襯,但它在煙臺人的心中,卻有著相當重的分量。被譽為“萬景臺”。如若有亦夢亦幻般的海市蜃樓奇觀出現時,這里便是最佳觀察點。</p> <p class="ql-block">煙臺開埠后,煙臺山周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山前和東海岸線一帶,樓房林立,商家連門,綠樹紅瓦,交相襯映。藍天碧海之下,頗具詩情畫意,更似異國風光。特別是煙臺山下的太平海灣,隨著港壩的聳起和沿岸建筑物的興建,更把海灣內千帆涌動,漁歌互答,巨輪進出,海鳥飛翔的畫面,勾畫得巧妙、動人。如此時登臨煙臺山,站在觀海坪四顧遠眺,那碧海藍天,山光水色,盡收眼底,可謂是處處詩境,遍地畫意。</p> <p class="ql-block">十三、煙臺山朝陽街:位于山東省煙臺市煙臺山前懷,是近代煙臺一條繁華的商業街。</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南起煙臺北馬路,北到海岸街,全長400米。因其為南北走向,又在煙臺山之陽,故名朝陽大街,1912年改稱朝陽街。</p> <p class="ql-block">列強們在煙臺建立領事館后,各國的洋行、商行紛涌而來,相應酒店、妓院、賓館、舞廳等更是在煙臺山周邊星羅棋布。</p> <p class="ql-block">1923年該街鋪成柏油路面,這是煙臺第一條柏油路。1939年設街下暗水溝并改鋪水泥路面。</p> <p class="ql-block">朝陽街是近代煙臺一條繁華的商業街,老煙臺著名的洋行、商號云集于此洋行,工廠、商號、銀行、娛樂場所的中英文招牌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1880年,德國商人在街北段路東開設盎斯洋行,這是當時煙臺最大的花生出口商,此后,該街樓房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煙臺朝陽街,盡管一家家酒吧、迪廳都洋溢著現代氣息。</p> <p class="ql-block">街北頭路東的順昌商行造型別致,令人耳目一新;其對面的克利頓飯店則因1912年孫中山先生在此下榻而名聲大振。孫中山曾短暫停留煙臺,而下榻的地點就是位于朝陽街北端的克利頓飯店。孫中山在歡迎大會上作了重要演講,強調振興實業的重要性,對振興煙臺乃至中國的民族工業留下了有力的聲音。</p> <p class="ql-block">朝陽街始建于1872年,因其南北走向,又在煙臺山的陽面,故名朝陽大街,1912年改稱朝陽街。由于緊鄰煙臺港,它憑借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迅速成為中外貿易的重要樞紐。當時的朝陽街,商賈云集,熱鬧非凡。街道兩旁,各具特色的建筑拔地而起,哥特式等西方建筑風格與中國傳統建筑元素相互交融,形成了獨特的城市風貌。</p> <p class="ql-block">不寬不長的朝陽街,有著講不完的故事。創辦于光緒二十六年的福順德銀號,在煙臺的金融典當史上,曾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創始人梁善堂的經歷堪稱傳奇。彼時,海參崴匯聚了大量闖關東的膠東地區華人勞工,梁善堂便是其中一員。他不甘于平凡的打工生活,憑借敏銳的商業洞察力,發現當地適合勞動者的服飾既昂貴又稀缺,于是果斷投身商海,專門回膠東收集估衣到海參崴販賣。</p> <p class="ql-block">在那個資金跨國流通極為不便的時代,中俄兩國間的資金匯兌非常難。梁善堂利用其頻繁往返兩地的便利條件,額外承擔了為同鄉親友往家里捎錢的任務。他秉持“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原則,每次抵達煙臺后,都會不辭辛勞地按照地址一一將錢款送到對方家中,有時還會附帶一封珍貴的家書。隨著委托他匯款的人越來越多,梁善堂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潛在的商業機會。</p> <p class="ql-block">時光流轉,福順德銀號已經不復存在,但在今天仍然可以感受到銀號當年所倡導的誠信、高效和保密原則在后世商業領域中的廣泛影響。而福順德銀號舊址在引入“中國最美書店”鐘書閣后,也華麗蛻變為一個充滿書卷氣的文化空間,歷史古建筑與秉持創新理念的實體書店有機結合,讓這里迸發出新的活力,吸引了無數游客駐足打卡。于是,他順勢在煙臺創辦了福順德匯兌莊,并將其發展成為一家享譽全國的銀號。</p> <p class="ql-block">但若漫步街頭,那西式建筑的華麗裝飾和墻上影影綽綽的外文字母,仍能使人浮想聯翩,思緒隨之穿越時空,盡情體味百年街巷那深深的韻味。朝陽街不僅是商業的繁華之地,更是文化交流的匯聚點。許多名人曾在此留下足跡,為這里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氣息。</p> <p class="ql-block">1921年,國內形勢風云變幻,是年8月,孫中山應袁世凱之邀北上會談。在煙臺期間,孫中山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熱烈歡迎。“為今之計,欲商業興旺,必從制造業下手……。此外,他還參觀了張裕葡萄酒公司,并為其題寫了“品重醴泉”四個大字,以示對煙臺民族工業的褒獎。后來為了紀念孫中山與煙臺的歷史淵源,朝陽街還曾一度改名為“中山街”。</p> <p class="ql-block">十四、蓬萊仙閣喂海鷗的地方主要有兩個:蓬萊沙灘和八仙過海景區。成千上萬只海鷗聚集在這里,它們時而飛翔、時而嬉鬧、時而停歇,很多市民和游客紛紛來到這里打卡,樂享假期別樣風景。</p> <p class="ql-block">在八仙渡海口附近,記者看到海鷗翩翩起舞,時而盤旋于藍天,時而飛落于海面,與周邊古香古色的建筑和碧水藍天交相輝映,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p> <p class="ql-block">海鷗翔集的仙境美景,不僅讓我們陶醉其中,市民和旅游者,給海鷗們帶來美味的食物。</p> <p class="ql-block">尋覓久違的輕松和快樂,有的還興奮地走近海鷗,高聲歡呼,構成了一幅海、天、鳥交融一體的和諧美景。</p> <p class="ql-block">十五、煙臺里蹦島最值得游覽的三個地方:分別是音樂公路、悅享沙灘和五彩斑斕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音樂公路?:音樂公路位于養馬島大橋東3公里處,進入里蹦島的公路上。這條長約2公里的音樂公路,鋪有不同間距的凹槽,車輛行駛時會產生不同的音樂節奏。車速40邁時音樂節奏合適,聲音不大;車速70邁時音樂節奏加快,聲音洪亮,非常適合拍照和體驗?。</p> <p class="ql-block">悅享沙灘?:悅享沙灘位于里蹦島,以新鮮化和個性化為主打,氛圍年輕態,融入了多元新潮元素。這里是一個放松和享受海濱風光的好地方?,這里被稱為東南亞的馬爾代夫。</p> <p class="ql-block">里蹦島:是“龍湖地產”以未來眼光丈量時代的前提下, 斥巨資打造的海上度假新天地。島上以新鮮化、個性化亮點為主打,以年輕態的氣氛為基調,融入多元的新潮元素,被筑造為中國東部沿海度假王國,開啟了海上度假新浪潮。</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6日晚晚7:53 完成!</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平市|
皋兰县|
徐水县|
乐都县|
于都县|
辽宁省|
科技|
龙口市|
台北县|
呼伦贝尔市|
聂拉木县|
双江|
崇左市|
台中县|
图片|
博野县|
克拉玛依市|
大姚县|
潼关县|
温宿县|
哈巴河县|
南涧|
九江市|
广德县|
泉州市|
句容市|
抚顺县|
辽源市|
静乐县|
曲阳县|
林周县|
恩平市|
南城县|
尚义县|
杂多县|
会宁县|
景宁|
达尔|
剑川县|
阜新市|
城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