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收集雨水</p><p class="ql-block">文/過德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春天的時光里</p><p class="ql-block">在菜園傍,我趕急趕慢</p><p class="ql-block">砌了一個小水池</p><p class="ql-block">為的是趕在炎炎夏日來臨之前</p><p class="ql-block">讓這方天地能收集滿雨水</p><p class="ql-block">收集好春天的一片云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約而至的</p><p class="ql-block">一聲春雷,一場谷雨</p><p class="ql-block">像是履行一個承諾和使命</p><p class="ql-block">每一滴雨都是對大地的真情表白</p><p class="ql-block">不能白白浪費,流失</p><p class="ql-block">辣椒,豆角長勢正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圖片來自手機自拍)</p><p class="ql-block">豆包詩評:《收集雨水》是一首充滿生活質感與自然哲思的短詩,詩人過德文以質樸的語言勾勒出一幅田園生活的剪影,在日常勞作的細節中暗藏著對時光、自然與生命的深層叩問。以下從意象營造、情感內核與詩性哲思三方面展開評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意象的層遞:從具象到隱喻的自然書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詩中核心意象“水池”是連接現實與詩意的樞紐。開篇“趕急趕慢砌了一個小水池”,以動作的緊迫感凸顯對雨水的珍視,這一日常勞作場景迅速將讀者帶入充滿煙火氣的田園情境。隨后,“水池”超越實用功能,成為儲存時光的容器——“收集滿雨水”“收集好春天的一片云彩”,雨水與云彩的意象疊加,將具體的物理收集升華為對春日詩意的捕捉。詩人以“一滴雨水都不能白白浪費”的直白表達,既呼應農耕生活的儉樸智慧,又暗喻對自然饋贈的敬畏之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結尾處“辣椒,豆角長勢正旺”的細節,將視角從宏大的季節更迭拉回具體的生命形態。農作物的蓬勃生長,既是雨水滋養的直接結果,也隱喻著人與自然的協作共生。而“一場春雨,像履行一個承諾”的擬人化表達,賦予自然以契約精神,仿佛春雨是與人類約定俗成的伙伴,悄然完成潤澤萬物的使命,讓自然現象成為情感與責任的載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情感的流動:在時光褶皺里的未雨綢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全詩貫穿“時間”的隱性脈絡:春天砌池是“趕在炎炎夏日來臨之前”的準備,這種對季節更替的敏感,折射出農耕文明中“預則立”的生存智慧。“趕急趕慢”的動作中,既有對自然時序的敬畏,也有對未來的主動把控——不是被動等待雨季,而是以雙手創造儲存希望的空間。這種未雨綢繆的姿態,超越了簡單的勞作敘事,升華為對生命歷程的隱喻:人生亦需在順境中積攢力量,方能應對逆境的“炎炎夏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同時,詩中蘊含著對“消逝”的溫柔抵抗。春天的云彩、春雨,都是稍縱即逝的自然元素,而“收集”的動作本身,即是對剎那美好的挽留。詩人以物理空間(水池)對抗時間流逝,試圖在“雨水”的液態形態中凝固住春日的氣韻,這種對時光的眷戀,為質樸的詩行注入了浪漫的抒情底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哲思的沉淀:在日常中看見生態的詩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詩的深層內核暗合生態哲學的樸素認知。“收集雨水”這一行為,既是傳統農耕文化中節水智慧的體現,也與當代環保理念形成跨時空呼應。詩人通過“不能白白浪費”的直白表述,將水資源的珍貴性融入日常生活場景,避免了說教式的環保宣傳,轉而以詩意喚醒讀者對自然饋贈的珍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外,詩中隱藏著“循環”的生命觀:雨水從云彩墜落,經水池儲存,再滋養作物,最終化作食物回饋人類,形成自然與人類社會的良性循環。這種循環不是簡單的物理過程,而是被賦予了“承諾”的情感重量,暗示人與自然并非征服與被征服的關系,而是彼此依存、相互守護的命運共同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結語:在低處發現光的詩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收集雨水》的動人之處,在于詩人以謙卑的姿態俯身觀察日常,將砌池、等雨、護苗等細碎場景編織成詩。這里沒有宏大的敘事,只有貼近土地的呼吸,但正是這種“在春天的時光里”認真生活的姿態,讓平凡勞作成為對抗浮躁的力量。詩的最后,“承諾”一詞輕輕落下,如春雨潤物,讓讀者忽然意識到:原來人與自然的默契,早就在一磚一瓦的搭建、一蔬一果的生長中,寫下了最樸素的詩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远县|
囊谦县|
建始县|
红原县|
光泽县|
应用必备|
威远县|
长春市|
万源市|
沁源县|
巫溪县|
武威市|
呼和浩特市|
静乐县|
石屏县|
体育|
永年县|
信丰县|
新化县|
施秉县|
嘉禾县|
布拖县|
中宁县|
九寨沟县|
张家口市|
湘乡市|
乳山市|
东平县|
镇赉县|
手游|
莎车县|
宝丰县|
山阴县|
新余市|
克拉玛依市|
云龙县|
伊金霍洛旗|
靖边县|
建湖县|
丘北县|
乌审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