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 ? ? “雨紛紛”的季節,帶著外孫女去了趟濟南踏青,領略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風光。從西安坐高鐵到濟南,近五個小時的車程。經過舟車勞頓的奔波,入住酒店時,已是“饑腸轆轆”。趕忙打開桌上的瓶裝水,“咕嚕”灌下。對我們初來乍到的一家四口,客房里的標配水,明顯“存量不足”,便打電話給前臺。不一會,服務員就拎著一提的礦泉水(12瓶),樂呵呵地送到了房間。將山東人“管夠喝”的豪爽與熱情,都揉進了瓶裝水中,解渴又溫馨。</p><p class="ql-block">? ? ? ? 餐畢,我站在酒店四十九層的旋轉餐廳,俯瞰城區全景,建筑樓宇鱗次櫛比,趵突泉、千佛山、大明湖三大名勝的輪廓,盡收眼底。對照著女兒事先做好的旅游攻略,按文索驥,調整時間和線路,讓行程變得更順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照片提供:莊國芳</span></p> <p class="ql-block">? ? ? ? 最先去的是趵突泉。它與周邊的漱玉泉、金線泉等連成美麗的城市公園。園內有李清照紀念堂、濼源堂、觀瀾亭等文化景點。由于我們比清明小長假早到一天,游客不算太多。工作人員正在門前忙碌地整理蛇形排隊護欄,以應對假日人流高峰的到來。</p><p class="ql-block">? ? ? ? 時值人間四月天,春意盎然。我和家人徜徉在這美麗的公園,環池細細,柳絲飄垂,心情隨著綠水泛起的漣漪而靈動起來。濟南自古就有“泉水甲天下”之美譽,趵突泉又是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在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時,賜封為“天下第一泉”,被列為國家5A級景區。扶欄看去,泉池有半個籃球場大小。水從地下石灰巖溶洞中噴涌而出,形成三股泉流,像開水滾沸,晝夜不息。正如作家老舍在《趵突泉的欣賞》中所寫的那樣:“冒,冒,冒,永遠不疲乏,永遠不退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 ? 女兒感慨地對我說:“以前看老舍的散文感觸不深,現在讀起來,寫的真是好!”她蹲在僻靜的金線泉池邊,用手機打開文章,給女兒誦念起老舍宛若水洗般的文字描述:“有的好幾串小碎珠一齊擠上來,像一朵攢整齊的珠花……這比那大泉還更有味。”寥寥數語,將泉涌的“水泡泡”,勾勒的惟妙惟肖。外孫女聽得認真,看得仔細,懵懂眼睛里折射出粼粼的波光,猶如泉水一樣清澈透亮。如此這般“看圖識字”,陪孩子度過一段好春光,很愜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照片提供:溫淑華</span></p> <p class="ql-block">? ? ? ? 去珍珠泉游覽,迎面看見掛有國徽的山東省人大常委會牌字。探頭朝里面張望,莊重肅穆的“人民會堂”四個金色大字映入眼簾。我誤以為錯走了地方,怯怯止步。身旁的游客告訴我,景區就在行政大院內。這里不收門票,只有保安在維持交通秩序。走進大院,一邊是高高的人大辦公樓建筑,另一邊是清代巡撫衙門舊址和珍珠泉景觀,中間用欄桿隔開,自然又通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 ? 珍珠泉源于泉涌氣泡如珍珠狀,故得其名。氣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十分養眼。池中錦鯉游弋,與泉涌相映成趣。幾條碩大肥壯的魚兒,慵懶地爭搶游客拋下的面包渣,惹得小外孫女投喂不止,久久不舍離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照片提供:林 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 ? 我移步換景,環顧周遭,亭臺樓閣、曲廊蜿蜒、小橋流水等景致,掩映在郁蔥的樹木中,猶如欣賞著一幅的水墨畫。走到一棵樹前,被其軼聞趣事所吸引。那是1960年的春天,毛主席在這里會見省市機關干部時,遇見此樹,以手拈枝,聞有淡香,問道:“什么樹?”隨行人員請來老園丁作答:“它叫桂柳香,是濟南的稀有樹種”。毛主席聽后面露笑容,親切叮囑:“要好好保護。”此后,人們壘砌樹池,精心護理。這棵桂柳香更像棵親民樹,普通,不俗。它長在機關大院數十載,生出自己的風景。那隨風搖曳的枝條,仿佛訴說著紅色傳承和歲月變遷的故事,也見證周邊老城街“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繁榮與安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濟南游剪影</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漫步在大明湖畔,淡淡的花香撲鼻而來,神清氣爽。美麗的湖水,碧波蕩漾。湛藍的天空,風箏飛舞。賞花的人群,笑逐顏開,感受著春天氣息的流淌。扮裝靚麗的外孫女,天性活潑,翩翩蝶舞在綠植中聞香,相機定格住“她在叢中笑”的倩影。忽見游覽觀光車駛過,循環播放著耳熟能詳的“開道曲”——《泉水叮咚響》。這首伴隨著一代人成長的經典歌曲,不僅喚醒了我們對美好時光的記憶,也契合我們游園時“草見踏春心”的愉悅之情,十分應景。于是,我和妻子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來。外孫女見狀,撿起了一根嫩芽初綠的柳樹條,像串糖葫蘆似的,讓我們單手握枝排成隊列,踏著音樂的節拍,闊步走在湖邊的大道上。“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響。跳下了山崗,走過了草地,來到我身旁……”霎時,引來游客圍觀,歌聲、笑聲在大明湖畔蕩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照片提供:夏 麗</span></p> <p class="ql-block"> 從大明湖回來,經過酒店附近的琵琶泉。或許是外孫女學琴敏感的原因,她率先擠進人群,仔細觀瞧,一臉茫然。我擠上前去,只見水清見底,別無幻彩,說不出所以然。這時,聽到旁邊操著本地口音的年輕媽媽,給她孩子講解:“因為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泉涌會發出像似琵琶撥弦的“瑟瑟”聲,所以叫琵琶泉。”</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側耳細聽,嘈雜紛亂,根本分辨不出的泉涌聲。年輕的媽媽看出了我的疑惑,笑呵呵地說:“這是那邊景觀介紹里講的。”</p><p class="ql-block"> 這時,外孫女抬起頭,篤定地對我講:“我能聽見聲音。”</p><p class="ql-block"> “什么,你能聽見?”我驚愕地問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妻子趕忙過來護犢子,打圓場說:“孩子正學琵琶呢,有音樂識別的感覺。你老了,聽不見了,不見得孩子也聽不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照片提供:白 明</span></p> <p class="ql-block">? ? ? ? 我深吸一口氣,恍若驚覺:歲月雖模糊了聽覺,卻讓想象愈發明亮。或許真正的泉韻不在耳畔,而在代際相傳的期許里——就像外孫女那稚嫩小手攥著柳枝一樣,終將在未來某個春天,化作撥動琴弦的柔荑。等她長大后,我定要再來一趟,讓她坐在泉邊,抱著琵琶,彈著琴弦,唱著歌兒,和著泉水,“叮咚,叮咚”地流向生活的遠方……</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14px;">2025年4月19日</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桑日县|
阜南县|
南投市|
龙山县|
凤庆县|
文山县|
黄梅县|
南平市|
穆棱市|
定州市|
灵武市|
彭山县|
龙口市|
北川|
美姑县|
宝丰县|
和林格尔县|
韶山市|
珲春市|
焉耆|
扶沟县|
容城县|
肥城市|
沙河市|
宾阳县|
桦甸市|
中超|
临汾市|
岱山县|
昌黎县|
巴青县|
襄樊市|
宕昌县|
河南省|
怀来县|
梧州市|
恭城|
通许县|
托克逊县|
工布江达县|
龙州县|